圆灯MX-5的那些事
经历了极为辉煌的8年,马自达的人气小跑车Roadster(NA系)终于在1998年迎来了第二代车型(NB系)。除了包括车身刚性、发动机参数、三维尺寸等的调整升级以外,NB系的外观也有了一些变化。
要说最直观的,自然是与车身一样扁平的头灯造型了。跟初代萌萌哒软化你的心不同,NB系显然会严肃一点。好看与否?自然是各花入各眼啦。但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或者说针对NB系的研发方向,马自达内部也进行过一系列的讨论。
第二代Roadster的开发早在1993年,也就初代还在疯卖的时候就正式开始了,对于外观的设计,分布于各地的马自达R&D(负责研发设计的中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虽然依然是早期阶段,但从这些图中已经展现出了第二代Roadster的影子。
到1994年,马自达再次检证设计,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中心再次拿出了完成度(相对)较高的设计模型:
首先当然是广岛的设计:
其次是美国人的想法:
也来看一下横滨中心的设计:
最后是法兰克福分部,没能找到1/1模型图,大家屈就一下,看设计稿:
emmm……
经过反复的讨论,最终保留下来的是广岛以及美国中心的设计。至于为什么,虽然当中的理由如今已难考证,但要推测出原因也不难:横滨的设计用了跳灯,但其实在Roadster的另一个主要市场美国,对头灯高度的限制已经缓和了不少,跳灯帅是帅,但实际存在意义已经不大,而且对于Roadster这种轻量小跑车,重就算了还要维修成本呢;而那个法兰克福的方案,大概就是细节特征太过跳脱于车系吧。
日本案
至于被保留下来的日本(广岛)案以及美国案之间,其实也有颇大的分别,或者说,从两者的设计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文化差异。日本这边的模型其实更多地保留了NA系的元素以及部件,连(看上去)大小也跟NA差不多,这似乎导致一些新元素,例如车灯设计看上去就会有些许不协调。
日本案第二版
所以在做第二个油泥模型的时候,日本人其实也进行过一些修改,例如保留了NA系同样经典的尾灯,而那对圆形头灯则被保留了下来,但马自达还是做了一些让它们更好地融入车身当中的小修改。
日本案第二版
再来看看美国这边,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同样取消了跳灯设计,但美国人的方案更像是将NA系原本的示宽/转向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向上拉伸。而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车身尺寸,据称早期的1/1油泥模型车身宽度达到了1740mm,这可是比之后任何一代Roadster都要大的数字呢,果然美国人都喜欢大,嗯。
美国案
既然打算二选一,马自达也让两个设计中心定一个最终稿出来。日本人基于第二版油泥模型搞了个第三版出来,除了线条更简单,车尾更趋柔和以外,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
而美国人这边显然做了更多的改进:
最后的结果很显然是美国中心胜出。但根据马自达的前工程师贵岛孝雄先生(此君是二代/三大代Roadster的项目负责人。另外在第一代Roadster的时期,在原本的项目负责人平井敏彦离职之后,原本负责悬挂系统开发的贵岛先生取代了其位置)回忆,当时本部其实纠结了好一段时间到底要选哪一个外观。尽管最后是选了美方的,但在基本定下来的时候,日本人这边其实也提了好些修改意见,譬如一定要缩小其车身尺寸,以保留它的精悍特质。所以,到了最后期的模型以及之后的量产版本,NB系的宽度从早期油泥模型的1740mm缩减至接近NA系的1680mm(NA为1675mm,其它尺寸之间的差异难以考证)。可以这么说,要不是美国人与日本人的共同努力,恐怕NB系也不会成为一款同样受到欢迎的小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