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与艺术的结合,《兰亭十三跋》美不胜收
书法理论与艺术的结合,《兰亭十三跋》美不胜收
元至大三年(1310年)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仁宗和他的老师招贤纳士,邀请赵孟頫赴大都。这一年赵孟頫57岁,乘舟从老家吴兴(今浙江湖州)出发,在到达南浔时,送行的独孤长老给赵氏看了一件至宝《宋拓定武兰亭序》,后经赵孟頫再三乞求得以留下赏玩。于是此次北行一月有余,赵孟頫在船上好好赏玩了一番《兰亭序》,并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十三跋》。
《兰亭十三跋》第一跋
《兰亭十三跋》第一跋原文: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②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译文:兰亭帖自从定武兰亭石刻之后就没了,《定武兰亭》在人间也是少数的,而且是越来越少,因此喜爱文玩的雅士把《定武兰亭》当作至宝。但是很难分辨,而且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有五个字缺损的(北宋薛绍彭故意损坏了定武石刻五个字,然后使得手中的无损版本更加珍贵),一种是无缺损的版本更是难得。此次北上送行的独孤长老随身携带了一本有缺损的《定武兰亭》,到达南浔时拿出来看。我从独孤长老处乞求得到,准备携带入大都。来日回来的时候,和独孤长老再结翰墨情缘。至大三年九月五日,写于舟中。独孤名字是淳朋,天台人。
《兰亭十三跋》第二跋
《兰亭十三跋》第二跋
《兰亭十三跋》第二跋原文: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於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宝应重题。子昂。
译文:《定武兰亭》拓本在宋未南渡时,士大夫人人都有。靖康之变时定武石刻丢失,江南好事者往往在家里刻上一块兰亭刻石,不用想一下子数十百本兰亭帖面世,真假难辨。王顺伯、尤延之等诸位先生,是精于鉴赏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能够从墨色、纸色、笔画的肥瘦浓纤之间分辨真假,丝毫不差。所以朱熹曾经为兰亭题跋说:看来不只是对礼有争论不休啊,作为调侃。传刻的版本太多,很难分辨好坏。但此卷是非常好的版本,五字被损,字迹肥瘦适中。和王子庆所收藏的赵子固版本没什么区别,是石刻版本中的至宝。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船到了宝应重题。子昂。
《兰亭十三跋》第三、四跋
《兰亭十三跋》第三跋原文:
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十八日清河舟中。
译文:兰亭帖的艺术价值真的不可忽视。世间的墨本越来越少,真《定武兰亭》更加难辨。如果有人能够识得真本,定会当至宝一样收藏起来。十八日清河舟中。
《兰亭十三跋》第四跋原文: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题。
译文:河水声如吼,终日难一言。如果不是有兰亭帖可以展玩,将是度日如年。每天都有看上几十遍,收获太大了。
《兰亭十三跋》第五跋
《兰亭十三跋》第五跋原文: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顷闻吴中北禅主,僧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从其借观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胜。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译文:以前的人如果能够得到古代碑刻字帖哪怕是只有几行,专心练习就可以以书名世。何况兰亭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坚持不断学习临摹,还怕不超过别人吗。之前听说吴中北禅寺的僧人(号东屏)有《定武兰亭》,是他的师父晦岩照法师收藏的。我想从他那里借来看看,但没成。而今得到独孤长老的《定武兰亭》喜不自胜。独孤与那个东屏禅师同是僧人,人品怎么差别这么大啊。
《兰亭十三跋》第六跋
《兰亭十三跋》第六跋原文: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①,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译文:学书法的关键在欣赏古人法帖的同时,能够分析古人是怎么用笔的。王羲之书写兰亭时用的是退笔(比较旧的笔),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所以此贴能够成为神品。
《兰亭十三跋》第七跋
《兰亭十三跋》第七跋,此段文字最为有名,对后世书法理论影响深远,原文如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译文:书法必须以用笔为第一位,但是结字方面也要下功夫。结字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用笔的方法自古就没有改变。王羲之的字对古法做出了变革,所以他那种雄秀之气是自然而生的,所以古今都向羲之师法。南齐梁时代的人,结字不是不古,但缺乏俊朗之气,这也因人而异,但古人的法度终归没有失去。
《兰亭十三跋》第八跋
《兰亭十三跋》第八跋原文:
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①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急登舟解缆,乃得休。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译文:二十九日到了济州,遇见了周景远新上任行台监察御史的官职,从大都南下我们于驿站喝酒相聚。人们带着笔墨向周景远和我求书,实在很难阻挡。于是急忙登上船,解下缆绳才得罢休。当天晚上到了济州北边三十里的地方,又重新打开此卷,因此题跋。
《兰亭十三跋》第九跋
《兰亭十三跋》第九跋原文: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译文:苏轼曾经作诗说,天下学杜甫作诗的人,谁能得到皮毛和精髓呢?学习兰亭帖的也是。黄庭坚也说过,世人学兰亭只学了表面,但却没有得到它的精髓。此中道理只有学过书法的人才能明白。
《兰亭十三跋》第十跋
《兰亭十三跋》第十跋原文: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细、燥湿,墨有浓淡,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译文:同一座刻石,因为纸张的厚薄、粗细、燥湿不同,再加上拓时墨又有浓淡、轻重的分别,因此刻石上的笔画肥瘦、轻重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兰亭拓本难辨。但是真正懂得书法的人,一眼便能判断出来,因为真正的奥秘不在拓本笔画的肥瘦和轻重上。
《兰亭十三跋》第十一跋
《兰亭十三跋》第十一跋原文: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闸书。
译文:羲之因为人品高,所以书法才能成为神品。而那些凡夫俗子、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才学书法没几天,便骄傲的不行了。浅薄,让人鄙视。
《兰亭十三跋》第十二跋
《兰亭十三跋》第十二跋,此文只是日常日记,不再做解释了,原文如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七日书。
《兰亭十三跋》第十三跋
《兰亭十三跋》第十三跋只有一句:
兰亭与丙舍贴绝相似。
后来赵孟頫又题了一次:
万金难购兰亭帖,定武刻本妙逼真,区区模拟何足数,独称贞观四名臣。
赵孟頫认为兰亭帖与《墓田丙舍贴》非常相似,《墓田丙舍贴》传为王羲之临摹钟繇的作品。《兰亭十三跋》原作在明代时遭遇了一次大火,烧的只剩下数纸残章,甚是可惜。《兰亭十三跋》不仅阐述了赵氏的书法思想,更是难得精美的一件书法艺术品,是学习赵书的不可多得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