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 《乐善堂崔氏族谱》卷首第十三节 波浪崔氏源流记

《乐善堂崔氏族谱》卷首第十三节

                                 波浪崔氏源流记      




      人之有初犹木之根 水之源也吾中华汉族各氏乃炎黄之孙龙的传人在中华众族的茫茫林海之中吾崔氏一脉亦有最悠久的宏伟历史而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有族谱乃是吾中国宗法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国有历史以载盛衰兴亡 地方有志以记风物人事家有族谱以稽宗亲流源而吾人类为万物之灵为子孙後代辛勤劳作了一生 死後又为何不能名立宗谱永世不忘 传家之久远乎尔身为人子留守祖业必须孝敬双亲尊老爱幼为家之传宗接代岂能不慎宗追远了解家庭的历史根源

  双亲生吾者为家庭延续香火本有千秋之同源虽说百世而不宜若尔不理世系必然难定谱系又何以继承先人而垂以後坤考吾祖始先祖系为炎帝神农氏後裔为姜太公之孙命氏姜太公吕尚有子丁公嫡长子季子公本该为西周齐国的第三代君主在周康王时期季子公让国於其弟叔乙国号乙公得食采於山东崔邑其後世子孙便以邑为氏逐渐形成崔氏吾氏之根源出於姜姓吕氏始祖为季子之子穆伯 又名崔邑邑生沃 沃生野 野生焕焕生岚岚生都都生龙龙生夭他们都是齐国的卿大夫直到延至九世祖杼公为齐正卿据姜吕姓崔氏宗谱之记载崔杼因足智多谋为齐惠公献计献策屡建功勋深受齐惠公的器重但是他却招致高国的两大贵族的嫉恨等齐惠公死後高国两大贵族司机报复蒋杼公逐出齐国流落卫国生良直到齐灵公当政其才被从卫国召回官拜卿大夫辅佐灵公其後废弃庄公 新立景公被封为右相 名声大振其经过志士争霸春秋因左相庆丰谋权专政百计而害之逼迫幼子明公逃之鲁国默不作声吾族之世系延至二十世祖意如公其乃山东武城之商人因救皇後有功官拜秦朝大夫封东莱侯 其生有二子长子崔业字伯基 次子崔绩字仲牟伯基分居清河在刘邦建立西汉的岁月里 其屡建功勋被继续封为东莱侯官复父职其被後世称为清河郡始祖其子昱官至太常封为信侯孙绍官拜襄国太守封为穆王 曾孙雅为光禄勋嗣封为侯玄孙忠为扬州刺史五世孙泰为散骑常待六世孙恪为丞相司直泰之次子景 字子成汉时封淮阳太守恪子殷为郡功曹其生有七子立东 南 西北中五祖房为南租房寓公之玄孙林 字德儒 三国时为魏司空封安阳孝侯林曾孙悦前赵司徒左常史又封关内侯悦三子湛後卫东平府谘议参军湛之子颛为郢州刺史 颛之子蔚 居荥阳为荥州刺史号郑州崔氏蔚三子或居许州鄢陵封许州刺史後代繁衍成许州鄢陵房

  景之子挺字子建 官拜清河刺史 封孝侯挺长子权官拜破虏将军称清河大房 权长子济 字符先 谏议大夫 其十世孙旷为乐陵太守後裔号称乐陵崔氏挺次子密 居清河称清河二房密次子琰字季洼官拜魏尚书 琰长子之玄孙湮为清翼两州刺史湮之子灵和为南朝宋员外散骑常待灵和之长子休为後魏殿中尚书称清河大房灵和之次子寅为後魏太子舍人官拜安乐郡太守称清河小房 琰次子钦公之曾孙琼为後燕车骑史琼长子辑居清河南宋官拜泰山太守号青州房

   意如公之次子崔仲牟 西汉时居涿郡安平 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後称博陵安平房其子融乃博陵之文生融生石 为博陵官吏 石生寂乃博陵官吏寂生钦为博陵之文生 钦生朝 字寅生为博陵安平房之六世祖居涿郡安平西汉时为幽州从事谏刺史官拜待御史 其长子偌因文弱而难仕为安平之文绅朝次子舒 字服之 西汉时官拜四郡太守所在又能名舒长子法为东汉大司空 舒次子篆字子亥 东汉时为郡文学 以名经征指公车举为步兵校尉也为著名的文学家篆之子毅投考甲科而被取为乙科之士选为博陵文科吏其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在愤恨和极度的怒气中急瞎了双目最终因眼疾而不得不隐身安平而不仕毅生 字亭伯其十三岁能通诗 易 春秋 他博学有伟才 精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著文为东汉文学家经学家 子瑗字子玉其早孤 锐志好学 尽能传其父业 东汉为文学家 书法家瑗长子盘为博陵之官吏 安平绅士家其子烈历位郡太守九卿後得为司徒迁太尉盘之孙钧居涿郡安平其初任虎喷中郎将西河太守等职也

   瑗次子 安平房十二世祖 居涿郡安平房其少沈静好典籍父卒隐身墓侧服克 三公并避 为东汉政治家史学家政论家论曰 崔氏世有美才 兼以沈论典籍 逐为儒家文林  瑗随先尽心於贵戚而能终之於居正则其归旨异夫进趣者乎李固高杰之士也与瑗邻郡奉旨以接好由此知杜桥之劾殆其过亦 之论政言当世理乱虽晁错之徒 不能过亦赞曰崔为文宗世蝉雕龙 建新耻杰 催志求容 永亦长岑 干了之明不有直到曷取泥沈瑗不言禄亦离冕辱子真待论感起昏俗

   寔生皓 为安平管吏 博陵文科吏 皓生质 为博陵文官吏质生洪字良伯居博陵安平武帝时为治书御史 转上书左丞选吏部尚书举用甄明後封为大司农 洪生廓 为博陵郡官吏 安平之文绅 廓生赞为博陵文郡吏安平之文绅赞生懿为博陵之官吏安平之文绅其生有八子分为六房而吾祖行三格公也

   斯吾博陵三房凡可为光谱牒者不计远之远深之深也宗分派别世远而不丢失者 谱至格公而下为博陵三房之遗派固根深且远亦下至隋唐宋元经数朝历代光炳青史代无伟人也考吾族根源历历可据承其年代派衍如珠之串 如蝉之联不惟震惊世裔十足赫耀千古矣

   明成化十七年崔禹 崔谦等诸公创修族谱 初封堂号 新立集市始建宗祠奉仲祥公为始祖盖世旁系一次删书断自唐宋虽前有典故而不录用之意言吾族接山东省兖邑府博陵三戟堂之後裔族谱仲祥公位下载仲祥元末明初人 居住山东省兖邑府 喜鹊窝老鹳巷因元代朝纲不振 庶民流离失所吾祖恐遭乱而失谱系 便在元英宗治至元年遂去危而安就有仲祥公兄弟三人背井离乡徙居於安徽省 凤阳府怀远县梅家桥陈村弯朱翁处就养占籍吉水为家焉娶朱氏育子五坟葬梅家桥朱林寺旁其长子彦清三子彦政四子彦明五子彦唐居住梅家桥崔台子元至正十一年辛卯惟次子彦诚公独自迁於阳河波浪沟之北岸买田建宅开垦近百亩良田从此家居於此焉其娶育子二共生九孙因明成祖办保甲之令甚严而吾族在大新集只有九户难成一保在永乐十七年己亥便议立九人後分为十户编为一保民籍此外有五家迁往菜园西耿庄今土楼居住至此吾崔氏一里十户就立於此焉而广祖之长子明公为吾族之长孙命立为十份之十祖也更意味着三十本同亲十份长房根而四十八太祖聚公从明成祖丁酉年起兵八年从军北征洪熙元年乙巳累迁左军都督佥事是年冬战死於昌江故新立乐善堂号族祀忠议祠

   吾族始迁祖业落陈村迄今有五百余年子孙昌盛 瓜瓞绵延主要徙居於怀远宿县灵璧之三县也由於社会更迭 沧桑巨变播迁流寓谱系流传已久族内恐乱便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由崔禹崔谦两人为首及每份成员崔 崔钦 崔愁 崔禄 崔文崔盘崔斗 崔耿崔年 崔应崔吴崔锦乐 崔端 崔房崔绩崔昌等诸公创修宗谱以来後经多次续修使吾族谱系上下贯通并立世语以利後世矣

   清乾隆四年己未在大新集忠议祠第二次修谱并续编世语二十代及始祖仲祥公至七世大字辈的序文世系表关於修谱成员没有详细考记也是吾族第二次修谱之严重损失

  时至道光三十年庚戌也是各姓氏续修整谱的最高峰时期由於吾乐善堂古谱破旧年久代远惟恐有失系之可能发生连之老宗祠也面临倒塌之危吾族父老传集各族入祠定立续订世系 公立世语族谱有难遂续房谱听各为谋第不可更乱世系以免异同为建宗祠於八份人才争议最终由西桥口贵清公出面调解方可成功也

   关於三门崔家不愿参与修祠续谱 要自立派系故得世语十甲皆亲派三门自异宗

谱入宗祠南墙後为门後崔焉吾氏祖辈为教育子孙後裔在以後修谱大业之中不要出现有三门崔同样之话柄更有利於後世对本族之修谱畅通使吾乐善堂之族谱能完好无损的世代相传下去也是吾族祖上所有修谱成员之唯一愿望

                           乐善堂三修族谱阖族奉敬

(0)

相关推荐

  • 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 ----湖北武汉市大余湾村

    大余湾位于武汉黄陂区西北,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 村寨后面群山连绵,乃是木兰山余脉,不远处,滠水河似一条银色的飘带,环绕山岗缓缓流淌.上了山顶,眺望山下,大余湾的全貌一览无遗 ...

  • 历史上有名的世家大族——博陵崔氏

    l 博陵崔氏,源自姜姓,因封地在崔邑而改性崔氏,汉之隋唐的世家大族,西汉时期定居在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因安平归属博陵郡,所以称为博陵崔氏 l 西汉时期,崔朝官至侍御史,他的儿子崔舒.孙子崔篆都是官至 ...

  • 中巷余氏族谱卷首

    历代篡修族谱序跋 宋崇宁癸未原序     张九成 又序 魏了翁

  • 武永虎|读《薛文氏族谱》首卷有感

    往期回顾  ·  孝义在京老乡历年聚会影像大全 ·  武卫东 |  记忆中的北京-孝中同学联谊会 ▼  点击收听  ▼ 作者:武永虎   编史.修志.续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公 ...

  • 《崔氏乐善堂三修族谱》(波浪崔氏源流记)

    人之有初犹木之根 水之源也 吾中华汉族各氏乃炎黄之孙 龙的传人在中华众族的茫茫林海之中 吾崔氏一脉亦有最悠久的宏伟历史 而国有国史 县有县志 家有族谱 乃是吾中国宗法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国有历史以载盛衰 ...

  • 新修青州核桃园《崔氏族谱》序

    盖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吾崔氏本齐太公苗裔,自周流于秦汉,代有伟人.后晋失其统,夷狄纷扰,吾辑祖自清河东迁,世居青齐,号"青州房".北朝魏齐之际,貂蝉相继,入为宰执,出为方牧,为 ...

  • (蚌埠)崔氏乐善堂族谱:博陵三房崔氏源流记

    卷首第十三节 波浪崔氏源流记 人之有初犹木之根 水之源也吾中华汉族各氏乃炎黄之孙 龙的传人在中华众族的茫茫林海之中 吾崔氏一脉亦有最悠久的宏伟历史 而国有国史 县有县志 家有族谱乃是吾中国宗法社会历史 ...

  • 虎墩崔氏族谱》撰修者崔三锡之父 崔印墓志铭

    墓志铭校注:虎墩崔氏22世孙.盐城幼儿师专副教授 崔一良 <大明崔门周道墓志铭> 明故处士崔君墓志铭 泰庠生鹤皋梅月拜撰 郡学生平湖刘岩书篆 崔君讳印,字周道.其先自唐宋以来,世家姑苏,迄 ...

  •  《虎墩崔氏族谱》序(崔三锡)

    <虎墩崔氏族谱>序(4)                 虎墩<崔氏续修族谱世系叙>                        虎墩崔氏九世孙崔三锡    崔三锡,泰州虎墩 ...

  • 胶东莱阳崔氏族谱《博陵郡崔氏族谱》 

    系出博陵,家谱名曰:<博陵郡崔氏族谱> 第一世    仍朝仪大夫崔闰.(居原籍未迁)第二世    元至元时历奉仪大夫莱州知州崔执中(其子孙析居莱阳崔各庄一带).第二世    元历奉直大夫任 ...

  • 【崔氏族谱】安徽霍山光绪《崔氏族谱》

    安徽霍山光绪<崔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