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没什么意思了,boring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一)
周末又陪朋友去看房,从中介嘴里,听到一个故事。
北京的德胜片区学区房,已经没有低于800万元的房源了,而且日出日清。
最近有一套39平的小户型,810万成交的,单价20万/平了。
房源放出来后,立即有40多位买家预约看房。因为北京疫情还没有解禁,签不了合同。有位买家立即去医院做了核酸,然后驱车200多公里去找身在异地的房主,最终买下了这套小户型学区房。
故事把我听得愣住了,学区房都这么抢手了?
又问了下价格,涨幅大概年化10%~15%。而距离德胜一街之割,隶属于海淀区的新街口外大街,学区属性剥离后,房价只有德胜的零头,不足8万/平,而且去年涨幅不足3%,还不如去买银行保本存单的收益高。
无法评价这种现象,但给我的感觉,特别像现在的股票市场:
少数稀缺的标的越来越贵,越贵越抢,价格已经不取决投资回报率,而是取决于买家的出价高低。
绝大多数不稀缺的标的,越便宜的越无人问津,就算租售比(投资回报率)还凑合,买家也稀稀拉拉。
如果觉得上面的话有些拗口,那么换种说法:
西城学区房和白马抱团股一样,承担了流动性的结构性泛滥和通胀预期高企后的蓄水池职能。
价格高低主要不取决于基本面,而取决于市场上的水有多泛滥,投资者的通胀预期有多高。
从整体看,北京的房价管控的很好。从版块来看,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种严重分化的情形,也出现在了股市里。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个人,该如何保卫财富?
流动性结构性泛滥带来的问题在于不均,水多的地方才会船高。
如果选对方向,就可以轻松实现财富增值。如果选错了方向,财富增长慢还算好的,糟糕的话,就会陷入地雷阵里,炸几次就剩不下什么了。
通胀预期高企带来的问题在于钱变毛了,生活日用产品的弹性最小,电子科技产品的弹性最大。
生活日用产品享受不到科技的红利,如果原材料涨价,则生活日用产品也得涨价。
如果在钱变毛的前提下,生活日用产品还有维持利润,则只有两种办法:
降低产品质量;
缩减销售渠道。
通俗点说:
拼多多的股价还得涨。
电子科技产品的价格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规模优势,原材料成本在总价中的占比并不高。
所以,即便钱变毛了,产品利润也存在提高的可能。
此时,提高利润的方法也很简单:
加快技术迭代;
网红爆款上规模。
通俗点说:
特斯拉的股价还得涨。
总结一下,要想在未来守护好自己的财富,需要想明白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水往哪里流?
在债务的三部门里,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已经快到头了。作为跨周期调节的主要工具,ZF债务还有空间。
当然,ZF债务的空间不会再继续加到行政部门身上(ZF债务率已经很高了),而是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加到银行的身上(比如给银行增资,发行二级资本债等)。
银行收到这么多的水,又会拿去干什么呢?
存量任务是化债。
化债就意味着展期、减记乃至重组。
银行掏钱去化债,其实就是给城投/国企的刚兑预期和违约清偿率进行托底。
既然有银行来托底,就要甩开了膀子,敞开了口子,去二级市场上狠狠撸些打折的债券。
因此,高收益债,就是第一个投资机会。
增量任务是小微。
小微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增创收入,第二种是增加就业。
什么样的小微企业,可以大量吸纳低学历就业的同时,还能增创收入呢?
也就是微利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原罪的,有哪些?
个人觉得,一种是农业。另一种就是网红带货和微商渠道。
因此,谁能把“网红 微商 农业”给结合起来,谁就能获得最多的银行信贷支持。
其二,怎么才能受高通胀预期的波及最小?
直营。
从直营生鲜到无印良品到直营烟酒到直销理财产品等等。把生产成本全部传导给消费端的同时,渠道的人工成本不变乃至减少。
科技。
从电动车到光伏发电到3D打印到脑机一体到工业互联到人工智能到飞行汽车到真空高速列车等等。
大资管行业和实体经济的位置进行了互换,从金融吸血实体经济到金融反哺实体经济。
此时,金融就是个血瓶,助攻的角色罢了。
总而言之,除了最后撸一把高收益债,我觉得大资管行业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兄弟们,干产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