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值得骄傲的“第一”!|空中茶摊vol.148

 

 vol.153
千里同好  坚于金石
茉莉花茶喷喷香,闽都文化空中聊,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南仙空中茶摊节目,今天和大家攀讲的是南仙茶摊第259期,由郑毅老师整理讲读,由陈苏老师讲授的《千里同好 坚于金石》的内容。

邮票展览是向社会推广与普及集邮活动的一种形式,举办邮票展览是表明该地区形成集邮氛围的重要标志。中国早期的集邮展览是中国集邮活动兴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集邮史上的重要事件。

1914年7月,为了准备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福建搞个展览会在福州城内三牧坊第一中学校内举办,展期长达两星期,该展览会以展出福建土特产为主,但在展场上还展示了中外邮票。其中中国邮票部分由福州邮商魏叔彝提供,世界各国邮票由美国人卜威利提供。魏叔彝经营的世界邮票社在会场设摊售卖邮品。展览会场还设有临时邮局,由南街学院前福州城内邮局办理并刻用了橄榄形的木质纪念邮戳,用黑色的油墨盖销。可称为福州第一次邮展。这些内容都记载在1947年《绿榕邮刊》创刊号中魏叔彝所写的《福建第一次纪念特戳考》文章中。

足见1914年7月18日至31日举办的“中外邮票展”不仅是福州第一次邮展,也是福建第一次邮展、中国第一次邮展。尽管中国第一次邮展规模不大、出品人不多,但参观人可谓不少、影响力不可小觑——中国集邮联编著的《中国集邮史》《中国集邮大辞典》等权威书藉的历次版本都有记载。

由此,福州集邮人强烈要求,福建、全国乃至海外的集邮人强烈支持在福州设立“中国最早邮票展览纪念碑”并纷纷捐款。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筹委会收到全国及海外集邮人的捐款10多万元,上至中华全国集联会士、下至中学生,年长者近百岁、年幼者19来岁,多则几千元、少则几十元,……这充分体现了集邮人的互知、互尊、互助、互诚、互信,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的最好诠释。立碑活动还得到福建省文旅厅、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的支持。

一个“中国首次邮展”在百年后的今天被推到了世人的面前。这是福州人值得骄傲的“第一”,是闽都文化具有深厚底蕴的体现。经过福州邮人精心设计,福建惠安石雕工匠精心制作。这座高二米,宽三米,厚一米,呈卧式的雕塑丰碑象征福州三山鼎峙,母亲河——闽江穿城而过,充满着生机活力的福州,托起一枚象征集邮事业的邮票。它郑重地向世人宣告,中国的邮展自1914年7月从这里扬帆起航。石碑正面的邮票上,隽刻着由福建省集邮协会名誉会长、原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先生题写的碑名“中国最早邮票展览地纪念碑”。背面的碑文是引自《中国集邮史》的一段,关于福州最早举办邮票展览的记载。底座表面抛光的黑色花岗岩巨石上,四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影雕法成的照片和邮票。正面“三牧坊”“正谊书院”“福建省立福州中学”老校门和“文昌宫”的历史影像,再现了中国最早邮票展觉地的历史风貌。碑座两侧和背面隽刻着自1878年中国首次发行的大清海关大龙邮票,至1914年初中华民国发行的帆船邮票共12套,其中每套各选一枚,以展示当年乡贤魏叔彝在福建展览上展出的数框国邮之概况。

一座由黑色花岗岩整块巨石构成的,沉稳厚重的基座上托起简约明瞭的碑体造型。如今矗立在福州市繁华的东街之畔,在历史建筑“正谊书院”和造型别致新颖的福建少年儿童图书馆草坪上。让观众和游客随时可以瞻仰记录着“中国最早邮票展”这一世纪文化盛世的丰碑。它正告诉人们,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集邮事业正蓬勃发展,已经从集邮大国迈向世界集邮强国。它正激励广大集邮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邮文化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这里是南仙空中茶摊,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听众朋友们,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指导单位: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办单位:闽都乡学讲习中心
协办单位: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
承办单位:南仙茉莉志愿者服务中心
茶亭街道

讲师简介:

陈苏,中共党员,1949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获国家文化部群众文化专业研究员(正高)职称。从事文化职业工作35年,历任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福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者简介:

郑毅,退休中学高级教师,福州方言研究爱好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