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与神探狄仁杰

武则天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女皇之路艰辛万分。她出生于富甲一方的商人家族当中,早在年幼时期就接受了非常优等的教育,而在十四岁的时候人美歌甜,再加上知书达理,于是她被唐太宗盯上召入了宫中,她被封成了才人并且赐号为媚娘。

虽然是被召入宫中而且得到了夫君的宠爱,可是她并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地位而大富大贵,她在太宗的府中做才人长达十二年,知道太宗去世之后还差点成为了陪葬品,而为了保住性命,她选择了去感恩寺当尼姑,而在寺庙的生活也长达一年之久。

到了唐太宗晚年,由于身体抱恙整日不起,武则天不分日夜陪在他身边,为他端水喂药,而陪伴在身边的还有太子李治,一来二去,接触时日一多便渐生情愫。太宗离世之后,李治守孝期满之后便将武则天接回了宫中,从此宠爱加持的她便一步登天。

李治虽为天子可是性格软弱,与之相对的武则天却落落大方,热情待人,不仅心思细密还有着男性的权数,最终权力一点点到了武则天的手中,她也成功的从一朵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到了六十七岁那年自立为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而武则天的皇帝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路上是腥风血雨、杀戮重重,只要有人阻挡她前进的步伐,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她都可以牺牲。李治死后,她使用雷霆手段,大肆诛杀敢于反抗的臣子,晚年以超过60岁的高龄仍然豢养男宠,让人咂舌。

武则天她继承了李世民善于用人的特点,大力提拔有能力的人,她非常清楚,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这么多事情要处理,必须要有能人来帮她,她得知狄仁杰是个人才,就提拔狄仁杰,看到他的办事能力,武则天像得到了一个至宝,对他的建议很看重。

有一年,武则天想让狄仁杰推荐一个大才,狄仁杰说当今的几个宰相能力非常不错,而且忠心;但是武则天觉得,这几个文人太迂腐,做不了大事。于是狄仁杰向她举荐了当时还是长史的张柬之,并说他的能力非常好,有宰相之才,就是年纪大了点。

武则天回到资料库,仔细一查资料,发现张柬之已到了70岁,狄仁杰你这不是给我推荐了个寿星﹖大周正处繁华盛世,贤才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比张柬之年轻和才能与他差不多的人应该是不少,武则天有些失望,但还是给张柬之升了两级成了司马。

过了一段时间后,武则天又要狄仁杰推荐宰相之才,狄仁杰说我推荐的张柬之你还没用,武则天表示不是已经给他升两级吗﹖狄仁杰很郑重的说:张柬之的才能是当宰相的料。武则天又仔细地分析了张柬之,出于对狄仁杰的信任,终将张柬之提拔为宰相。

当武则天的官,随时得注意用词,也得明白她说话的深意,不然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公元691年,有一天,武则天跟狄仁杰聊天,聊着聊着,武则天突然说:“狄卿啊,你在汝南时干的不错,业绩有目共睹,竟然有人中伤你,你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听后不由心中一惊,武皇这不是给我设套吗﹖当时,狄仁杰刚由洛州司马升任为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鸢台平章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可谓权倾朝野!武皇居在深宫怕身边的大臣权力大了,会犯下错误,对他们进行敲打。

《智囊》这样记载:天授二年,以地官侍郎同凤鸠弯台平章事。武后遣日:“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悟者,欲知之乎﹖”

如你正在与领导聊天,本来聊的好好的,领导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而且一副关心备至的样子:“你有能力,也是一个忠臣,竟然有小人说你坏话,我很气愤,你想知道是谁吗﹖你要是好奇,我就告诉你!”

武则天真有这么好心吗﹖如果狄仁杰好奇了,他就输了!

狄仁杰心想:老大,大家都是老中医,你别给我开这个偏方!地球人都知道,好奇心,害死猫。我沉浮宦海多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坑没跳过,可不能上你的当!

狄仁杰回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错了,臣当改正错误;如果陛下认为臣无错,这是臣的幸运。至于谁说臣的坏话,臣不想知道。”

《智囊》记载道[谢日:“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僭者乃不愿知。”]

狄仁杰的这个回答简直绝了!堪称避坑样板!

果然,武则大赞叹说:狄卿,你真是一个厚道人。

领导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为什么德前才后,而不是才德兼备﹖说明在领导的心目中,德永远比才重要。认为下属是厚道人,意即德厚之人,那是极大的肯定!

所以,狄仁杰很受武则天信任,不但倍享恩宠,而且言听计从。南宋蔡戡说“唐武后以一女子不出房闼,屠戮士夫不可胜纪,独狄仁杰徐有功,抗颜正论,无所畏忌,不但免祸,亦多信用其言。”

正因为如此,狄仁杰所荐之人,武则天基本都是照单全用。诸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都是狄仁杰推荐的。

狄仁杰和武则天在历史有什么关系﹖两个人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狄仁杰是科举入仕,从基层做起,他不知道此时的武则天,在唐朝期间李治时期没有被重用,长期以来一直在外面做官。因此,没有机会接近武则天。

武则天登记后狄仁杰才被重用,所以有很多人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其实这些都是胡扯,狄仁杰本身非常聪明能干,一心为国为民。加上自己做了很多成绩,老百姓都称赞,不想提拔官也难。狄仁杰被调到京城后,尽心辅佐武则天,成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

《狄仁杰真相》第一讲,于赓哲便以“非常臣子”为题,讲述狄仁杰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他七十高龄仍然在武周政权中身居高位,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但也正是狄仁杰深谋远虑的人事安排,最终颠覆了武周政权。他竭尽全力辅佐武则天,但又不遗余力促成武周政权回归大唐。

到了晚年的时候她一直很困扰,在她退位之后接任她位置的应该是姓李的儿子还是姓武的侄子呢?于是这个话题被摆到了桌面上与大臣们讨论了许久。最终朝中上下一致认为自古天子不立异姓为继承者,武则天作为当朝的皇帝继承人当属为武,而为了拥护着先朝的老臣们却反对,认为君位应该由子来继承,侄子继承毫无道理。

最终问题被抛给了狄仁杰,三思之后狄仁杰反问武则天说:这不很简单啊,如若到了未来祭祖的时候,前来祭拜的人会是儿子还是侄子呢?听罢之后武则天的内心产生了动摇,之后在朝中上下的老臣子们不断的相劝并且好言相向之后。

为了不引来动乱,武则天最后选择了将李显立为太子,将大唐的江山交还给了老李家。君为民而生,民为君而死,水能载舟却也亦能覆舟,遵从民意顺着天意才能拥有更为长久的统治,千古之后的我们也不得不为武则天的大智慧而折服。

此外,武则天犹豫把皇位传到武家还是李家的时候,他再三劝说武则天将王位传给李氏家族。可以说,皇位可以回到李氏家族,狄仁杰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一般人都说这件事会被砍头,但他说武则天一点也不生气。

武则天拿不了的决定就与狄仁杰讨论。事实上,这与狄仁杰的说话技巧有关,狄仁杰如此聪明的人,自然知道什么不应该说。此外,武则天在60多岁时当上了皇帝。与此同时,狄仁杰也在60多岁。他们两人都是老人,所以根本就没有关系。

同时,狄仁杰和武则天的老家都在山西。他们的家乡相距不远,在朝堂上可以听到乡音十分亲切。另外,在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感到很难过,说:“朝堂空矣”,当时满朝都是人。为什么武则天这样说呢﹖可能是武则天觉得她的老朋友死了,她很孤独。

要说狄仁杰直到70岁的时候还在武则天政权中位居要职,后来狄仁杰身故,武则天还为他罢朝三日,以示悲痛,不过要说他俩的关系,也确实不是像不少演绎作品以及话本小说中那样存在暧昧,而是结结实实的政治关系。

元年700年,狄仁杰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文武百官去了一大堆,唯独狄仁杰获赐宅第,别人羡慕的眼珠子差点掉一地。这年九月,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流着泪说:“从此以后,朝堂空矣。”并废朝三日,以悼狄公。并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这个故事,冯梦龙收录在《智囊》中。读罢,不得不佩服狄仁杰的机智。这沟通技巧,堪称职场教科书。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现在经过文艺作品的演绎,已把狄仁杰定为神探,俨然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在《狄仁杰真相》中,于赓哲将狄仁杰定位为一个很能干的司法官员。“神探要出现场要破案,狄仁杰是个司法官员,他在担任地方及中央司法官员时,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断案上而不是到现场去侦查。我觉得出现场缉拿真凶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审理卷宗,换句话说就是刑事案件的复审工作。”

历史上的狄仁杰的确是个断案高手,有史籍中记载,狄仁杰当大理寺丞时,一年断案17800起,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意味着他即使一年中一天都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这个数字很值得我们怀疑!

“遗憾的是,当时的史料中对这些案件的细节都没有记载。”于赓哲说,有关狄仁杰“神探”的说法在唐代的史料里没有细节,狄仁杰的声誉主要来源于两部小说,清代《狄公案》和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大唐狄公案》的作品,才使得狄仁杰开始以神探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说神探的美誉更多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

书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0.6.13.15:10

作者:诗勤

电话:15200576949

QQ号:1512611659

微信号:xiongkeqinq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