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四零:非北大不上,漫漫十年高考路何时休?.利他

愚公心理驿站

利他主义就是乐于助人。
以积极的心态从事助人的过程。对人的兴趣大于对物的兴趣,关注别人胜于自恋。
易与他人认同、亲近,不离群索居。有爱的动机。
助人不仅是满足低层次需求,不仅仅是追求奖赏或避免惩罚。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李先生,30岁。2000年毕业于西安市某市级重点高中。
自小聪明勤奋,一直都是令人羡慕的学霸。当年高考成绩优异,但离自己理想的北大录取分数线,还相差10分。
非北大不上,是他多年的梦想,也是父母的希望。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复读。
第二年高考成绩虽有提高,但离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有6分的差距。
第三年成绩还是有五分的差距。
第4~10年,每年的分数,都与北大的录取分数有5分左右的差距。
漫漫10年高考路,始终无法如愿。
李先生和父母始终不甘心,因为他的高考成绩,每次都让自己、父母和亲朋好友,看到了"希望"。
他仍初心不忘,非北大不上,决心坚持到底。
                              诊断
                         强 迫 信 念
一,作为父母要有客观的认识,要主动给自己台阶。不要认为,都坚持10年了,如果现在“降低”学校的档次,多没面子啊!
也许真的会有人说:早知如今,何必当初。父母会因此,无法真正客观对待目前孩子的困境。
只有父母从内心深处真正放弃执念,真正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前途考虑,而不是顾及自己的面子等。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走出目前的困境。
孩子当初并没有考上省重点高中,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非北大不上,或许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智力水平。
孩子目前的高考成绩,不仅没有达到北大相关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可以肯定地说,更没有达到其它院校,优势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二,北大的综合实力排名数一数二,并不能说明所有的二级院校和专业,都是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北大的很多二级院校和专业,在全国还处于二流,甚至三流水平。
即使被北大录取,而没有选到好的二级院校和自己喜欢的专业,还真不如上其它的名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三,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选择了其它名校和喜欢的专业,凭孩子的聪明好学,如今至少已拿到了博士学位,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而现在,孩子还是一个普通的大龄高中生。况且孩子的未来难料,甚至堪忧。选择的对错,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四,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还在为上大学发愁。如此这般,孩子的人生轨迹会发生重大的未知改变。
一旦多年后,仍然无法如愿以偿,孩子能否承受得了结果,仍未可知。
五,第一学历只能说明你的曾经优秀,并不能决定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所有北大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而其它院校的很多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六,家长和孩子总是抱着希望,一年拖一年。希望有个好结果,对自己、父母和亲朋好友,都有个交代。
其实,别人都不需要交代,关键是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未来前途交代。退一步海阔天空。
成功了,固然可喜,可作为榜样激励他人。但万一失败了,该如何面对,想好退路,正确面对可能的失败,才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
七,一般最佳的复读时间是1-3年。超过3年,一般难以取得突破。长期的复读,会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复读的成绩,没有以前的成绩好,都是常态。欣然接受是成熟的表现。
八,想象一下,每年高考的学生,和孩子处于同一分数段的考生,应该不下十万人。
那么,十年共计应在百万以上,而他们几乎全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学习,并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生活幸福,家庭美满。
九,像孩子这样选择的人,应该在百万分之一,明显已经偏离了常态。这不应该是,如此优秀的孩子做出的选择。
造成今天的局面,其实家长是有主要责任的。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十,作为独生子女,掌上明珠。在潜意识里,父母并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到外地上大学。
父母对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感。
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直支持孩子的非理性行为,非北大不上。这样,孩子就可以长期陪伴在自己身边。
这是父母自私的表现,是父母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活动。
十一,孩子在潜意识里会害怕离开父母。对可能的分离,具有莫名的焦虑感。
表现出来的,就是盲目的听从父母的暗示,也是孩子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活动。
十二,通过交流,家长认识到了自己的偏执想法,无意中对孩子产生了不好的诱导作用。通过和孩子交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当年高考,被北大录取则皆大欢喜。否则就根据当年的成绩,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最后没有到北大,选择了其它院校。
信念改变思维~改变心态~改变行动~改变习惯~改变性格~改变命运。
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信念,尤其要改变强迫信念。
如今,李先生工作满意,收入丰厚,家庭幸福美满。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近四十年。
   先点击放大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