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干燥,痒、疼、异物感是怎么回事,看中医是怎么治疗的
2020-12-10
我们在临床上常见的咽炎,分慢性咽炎和急性咽炎。咽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喉痹的治疗范畴。
那么什么是喉痹呢?
喉痹,是中医耳鼻喉科疾病中咽喉病的总称,也是一个病名。主要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喉痹”的病名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中是这样描述的“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中含义比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后世医家将“喉痹”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区分开来,如《喉科心法》中说:“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总的来说,古代医籍中“喉痹”的概念一直较为笼统。现代中医喉科对“喉痹”的概念已逐渐统一,专指急、慢性咽炎,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急性咽炎又可称为“风热喉痹”或“风寒喉痹”。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热喉痹和风寒喉痹的诊断依据以及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供大家参考。
1.急喉痹诊断依据:
(1)咽痛,病情重者有吞咽困难及恶寒、发热等症。
(2)咽部检查;粘膜充血、肿胀,咽侧索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3)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4)应与乳蛾、急喉风鉴别。
2.慢喉痹诊断依据。
(1)以咽部干燥,或痒、疼、异物感、胀紧感等为主要症状。
(2)病程较长,咽部不适,症状时轻时重。 。
(3)常有急喉痹反复史,因鼻窒而长期张口呼吸,或因环境干燥和粉尘异气刺激等导致发病。
(4)咽部粘膜肿胀,或有萎缩,或有暗红色斑块状、树枝状充血,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一、内治法:
(一)处方:元胡9g,陈皮9g合欢皮12g女贞子12g夜交藤12g。
【功效】疏肝理气,滋阴安神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十天。
(二)处方:太子参15,玄参15,木蝴蝶6,桔梗10,乌梅6,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十天。
(三)半夏厚朴汤:半夏 厚朴12茯苓9生姜15苏叶6;咽痛+桔梗 玄参。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各服一次。连服十天。
(四)中药成药
1.六神丸 :用于火热喉痹 咽喉疼痛明显者
2.喉症丸 :用于风热喉痹。
3.草珊瑚含片 :用于急慢喉痹。
二、外治法:
雾化吸入
(1)用苏叶60g煎水,澄清雾化吸入咽部,每日2次。用于风寒喉痹.
(2)用清咽雾化液(银花15g,连翘6g、木蝴蝶6g,淡竹叶9g)。超声雾化吸入咽部,每日2次.用于风热堠痹。
(3)以吴茱萸、生附子为末,醋调,临睡前敷涌泉穴,每晚1次。用于慢喉痹。
三、针灸疗法
1.针法 先取三棱针刺少商、商阳出血,然后取合谷、曲泽、液门,浅刺轻捻。
恶寒发热者,加风门、曲池、外关,较强刺激。用于急喉痹。
或取合谷、内庭、曲池为主穴,天突、少泽、鱼际为配穴。
每次选3—4穴,用泻法,每日 1一2次。用于急喉痹。
取穴天突,廉泉、扶突、合谷,配以足三里、三阴交、列缺、曲池。用于慢喉痹。
2.灸法 用小粒艾炷隔姜片灸天突、气舍、璇玑等穴,每日1次。用于慢喉痹。
璇玑: 胸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
气舍: 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四、单方验方应用:
1.菊花 金银花30g,胖大海6枚,青果、麦冬各10g,泡水代茶饮。用于风热喉痹。
2.太子参30g,玄参、金银花各15g,生甘草9g,煎汤代茶饮。用于慢喉痹之阴虚型咽干痛者。
3. 咽炎茶:玄参、南沙参、生地、石斛、浙贝母、枳壳、甘草各30g,麦冬、黄芩、六曲各60g,薄荷15g,
4. 清咽饮:胖大海、天门冬、乌梅、丹参各2g
5. 金马利咽汤:挂金灯、桔梗、北豆根、马勃、玄参、麦冬、木蝴蝶、蝉蜕、甘草等
6. 复方青果口服液:青果、黄芩、玄参、蝉蜕、桔梗
五、预防保健: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素质,可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
2.改善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加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经常接触干燥、有毒、多灰尘的空气。
3.起居有时,寒温适中,谨防感冒。
注:中医治病,需要临床辩证。且莫照方用药。若需用药,请专业大夫指导,随后用药。较为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