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李寿山的方子,治胃溃疡!化解胃寒、胃疼、反酸,值得细读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实用中医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说,文老师,天气越来越凉,你跟大家说说胃病吧。

因为,胃病这玩意儿,有些人一到冬天就严重。

我觉得,这话有理。

昨天晚上,我在翻阅我的笔记本时,忽然就看到了一张,我曾经认真记录的配伍。

那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

来,我们首先认识一下这张方子:

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陈皮6克 ,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这个配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一次我去大连开会,同行透露给我的。他的创制者,是大连的著名老中医李寿山先生。李师生于1922年,卒于2013年。他在大连以及辽宁中医界的影响,我不想赘述了,以免广告之嫌。您要是感兴趣,就自己查看。

这个配伍能治疗什么呢?就是脾胃虚寒型的胃溃疡。主要表现,就是胃痛,在空腹的时候,天冷的时候疼痛明显,胃里头嘈杂、反酸,容易嗳气、失气、便溏。舌苔白滑,脉象沉细或弦。

而这一套现象,在现在这个季节,尤其是在一些老胃病患者身上,当属多见了。

围绕此方,曾有一张医案。这也是当初同行跟我说的。我这里转述给你。

话说当时有这么一个男性,农民。他自幼家贫,后来在城里卖菜,陆续又卖肉、卖鱼、卖熟食,渐渐把生意做大,自己成了老板。

不过,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此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主要表现就是胃疼。冬天天凉的时候,胃疼严重,饭前疼痛明显,饭后稍缓。有的时候,伴随嗳气、反酸,大便也不规律。

后来,经过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溃疡。面对检查结果,此人并不意外,因为他早年确实对饮食不够注意。卖菜忙的时候,没时间吃饭,凉水就馒头,再加一点小咸菜,就算是一顿饭。这样的情况总有。

此人求李寿山老师治疗。李师诊断,发现舌苔白滑,脉象沉细,于是就用了上头这个配伍。结果,药用第三天,患者胃痛大大减缓,反酸减轻。后来,这个人长期在李师那里调养,到最后几乎痊愈,在不用药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不适。镜检结果十分理想。

现在,我说说这里的门道。

其实,这个消化性溃疡,是中医内科学里头的常见病、重点病。其中,脾胃虚寒型的胃溃疡,算是最常见、最典型的病因病机了。这类人,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或者外受低温刺激,日久就会导致脾胃气虚。脾胃气虚日久,还会伤阳,于是形成脾胃阳虚。因为阳虚,温煦失职,所以遇冷的时候胃痛。饭前饥饿的时候,脾胃之气亏虚严重,所以疼痛也就加剧。也是由于虚寒,所以这类人往往喜欢热食,在饭后痛缓,喜欢用手捂着胃部。其中,喜热、喜按、喜热食,这是此类人的“三喜”症状,十分常见。

另外,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以病人容易便溏,有的则会干燥。中焦虚寒,气机升降失常,于是胃气不降,带来嗳气、反酸症状。尤其是这个反酸现象,很多人都有。对此,古代的《诸病源候论》还特别解释说,这是“上焦有停饮,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致。

这个时候,就得健脾、温胃、制酸。李寿山老先生这个配伍,就比较周正。我再为你复述一遍: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陈皮6克 ,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这里头,党参和白术是用来健脾益气的。半夏和陈皮,是行气降逆的。降香和公丁香,是温阳止痛,行气降逆的。海螵蛸可以制酸。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吧。这个配伍,据说后来还被一些学术专著收录。它的特点,是用药较轻,而且周正。非专业读者,一定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阳虚严重的,加点高良姜。腹胀气滞的,加点佛手。胃里头有振水声的,加点生姜茯苓等等。这就需要辨证加减了。

最后,我说一句题外话——我们中国人的体质,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尤忌寒邪。寒邪如果伤了脾胃,后患无穷。我常常见到有些人,吃饭的时候像比赛一样,特别快,而且一边吃一边看手机、看电视、夸夸其谈。这是不对的。你不信,你就试试,你一边说话一边吃饭,饭后肯定放屁。为啥?你说话的时候,把气都吃进去了。吃饭,作为养护后天之本的行为,一定要老老实实地吃、安安稳稳地吃、热热乎乎的吃、慢慢悠悠地吃、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地吃,不能马虎的。像上文医案里的病人,凉水馒头加咸菜,在工作间隙就当饭吃了,能不得病吗?

好了,就说这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