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不但治病而且可防病,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医健康 昨天

身体发出的信号要重视

如果经络不通畅,血气不和,就会产生疾病。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怎么知道经络通还是不通呢?其实,经络气血通不通是有信号的。
中医讲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其中的杂质、污染物、瘀血等最易堵塞络脉。中医有很多方法,如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等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体表,尤其是刮痧、拔罐,不但作用于肌肤,还可以出痧的形式,将瘀阻在络脉的杂质、污染物、瘀血等排出来,以达到净化血液的作用。
因此,提倡大家平时随身携带一个刮痧板,没事就在身体上刮刮,也不用非得出痧,如果感觉哪条经脉、哪个穴位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就要重点刮拭,随时打通经络,防病于无形之中。
找到病灶点
普通人通过刮痧、拔罐就可以找到病灶点。只要一刮一拔,哪里出痧,哪里不出痧,出什么颜色的痧,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

排出血液中的毒素

近年来,排毒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体中有两个储藏毒素最多的位置,一是肠道,二是血液。
大家都知道,食物进入胃后,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精微的、有用的物质进入小肠,废弃的、无用的渣滓进入大肠。大小肠经过进一步消化吸收,将有用的留下,无用的排出,这是一个循环。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吃进去的东西排不出去,导致肠道内毒素积累过多。毒素长期排不出去,就会被反复吸收,肠黏膜会病变、脱落,肠道就会老化。肠道中的毒素再次吸收的过程中,这些毒素会进入血液。
血液受到了污染,就会变得黏黏糊糊,流动也不顺畅。血液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会尽其所能使其恢复到干净、流动畅通的正常状态。这样,杂质就会被分离出来,聚积到血管内侧,这时,血管内部就会变得狭窄,失去弹性、变得脆弱易破裂,从而发生卒中、心脏病等。

痧一般根据三种情况来判断

观察出痧后皮肤的颜色,如果出痧后皮肤的颜色是鲜红色,表示正常;如果出痧后皮肤的颜色是紫红、紫黑、甚至几乎是黑色,就表示不正常。颜色越深,表明经络瘀阻时间越长、情况越严重。
用手指在出痧的部位进行触摸,常能摸到皮下有硬节,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形如黄豆粒样,有的形如蚕豆样,有的形如硬币样,有的甚至是一块很大的硬节;有些是单个散在出现,有的是连成一片出现;有的出痧的地方摸皮下的感觉,就像隔着布袋摸装在里面的黄豆一样,不尽相同。
就是在出痧颜色深、皮下有硬节的地方进行按压,用刮痧板棱角或手指均可,患者大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就叫病灶
找到病灶点,就能使患者好转或痊愈,病灶点也可以动态地反应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手法:操作要领

1.用手握着刮痧板,需用薄边和薄边棱角进行治疗刮痧时,刮痧板厚边贴紧掌心;需用厚边和厚边棱角进行治疗或保健时,刮痧板薄边贴紧手掌心。
2.刮拭方向由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度。
4.补刮、泻刮、平补平泻刮法主要根据刮拭的力量和速度来区分。补刮力量小、速度慢;泻刮力量大、速度快;平补平泻力量适中、速度适中或力量小、速度快,再或力量大、速度慢的手法。
5.需治疗时,一般用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进行刮拭,应尽可能让患者皮肤出痧;需保健时,一般用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进行刮拭,不必一定让患者出痧。
用刮法时应用力均匀,包括上下,内外,左右,刮拭部位应尽量拉长。同时,应先在待刮拭的皮肤上涂擦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力 度

刮痧的力度犹如中药处方中的剂量,只知道经络穴位,而力度掌握不好,其效果也相差甚远。刮痧是不是越用力越好呢?这是不正确的。力度太轻起不了效果,但是太重了,会使肌肉组织受伤。
在刮痧、按摩进行治疗时,每个人的耐受力是不同的。要既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又能忍受得住,只有找到了正确、合适的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

禁 忌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等禁刮。
2、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病,如皮肤上破损溃疡或未愈合的伤口以及外伤、骨折等禁刮。
3、患有重度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脏病出现肾功能衰竭者,严重糖尿病患者,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及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眼睛、耳朵、鼻孔、舌、口唇五官处、前后二阴、肚脐(神阙穴)处禁刮。
5、大血管在体表明显处禁刮,可用棱角避开血管,用点按等轻手法。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患者,可用刮痧板厚边轻手法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
6、对尿潴留患者的小腹部慎用刮痧之泻刮或平补平泻之手法,以轻力揉按推等手法为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