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伤寒论甘草泻心汤。原条文:狐惑之...

中医经典伤寒论甘草泻心汤。

原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机:湿热毒邪内蕴。(《病源》:“夫狐惑二病者……,皆湿毒气所为也。”)

治法:燥湿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A.白塞氏综合症,本条所述症状,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病基本相同。

恶寒,发热——急性发作期可为高热, 慢性期则或发热或不发热

状如伤寒 体痛(关节痛——肌肉或关节痛 —关节损害(占65%)

蚀于喉及上部——咽喉或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损害(占99.0%)

蚀于下部——前后二阴溃疡——前后二阴黏膜损害(73.6%)

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黏膜损害(占68.9%)

面 结节性红斑、痤疮、毛囊炎样皮疹、色素沉着(占96.8%)

目 乍赤乍黑乍白 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占43.0%)

默默欲眠

目不得闭 嗜睡、失眠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10.0%)

卧起不安

处方: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甘草30g,大枣5枚

发热者加柴胡30g,关节痛者加黄芪60g,白术15g,防己20g(有寒者加制附子15g);结节性红斑者加麻黄10g,杏仁10g,生薏仁30g;痤疮或毛囊炎样皮疹加荆芥10g,防风10g;前阴溃疡者加苦参30g;眼部症状加当归15g,赤小豆30g。#快问中医超能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