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洋行在青岛崛起如同神话 英美德甘拜下风 青报网

2014-10-16 09:12来源:

核心提示:从大明王朝开国就祖居青岛口的本土绅商、开设“瑞泰”商号的胡存约,在满清帝制的最后岁月,亲历了一座城市的诞生与早熟,更体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变局。胶澳设防之初,他只需确保来自上海或宁波的沙船安全按时抵达,就可大赚一笔。但青岛开埠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世界地图,是一个复杂的全球贸易链。因为,洋行来了,洋行时代来了。

馆陶路3号三菱株式会社旧址

后起者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德国人尚未被日本人在军事上打败之前,贸易上已输掉了风头。德日之间贸易竞争从不见硝烟到剑拔弩张,再到彼此消长、愈演愈烈,最终,日本人在1912年成功踢场,拿下冠军。

日本取代德国第一贸易国地位的历史拐点,要从日本最大财阀三井物产株式会社说起。

三井物产进入青岛之前,日资商业主要从事杂货、餐饮服务等小本生意,日侨大都散居大鲍岛,混迹于华人中间,不显山不露水。1909年,三井洋行正式设立青岛营业所,德日贸易之战,萍末风起。向以精悍作风著称的三井洋行,在山东腹地各大重要市镇开设收买庄,直接派店员到当地收购花生、棉花、牛脂等土产品。与欧美洋行雇佣华人买办不同,三井触角向贸易物流链基端延伸,从商品交易外围走向内层,更具垄断性。

就在德国人眼皮底下,三井洋行的青岛商业布局迅速展开。三井的“拖网”式商业战略,先让它在青岛纺织品贸易上独占鳌头,年营业额不下800万元,后来又将花生贸易划归日商势力圈。三井下设的杂货、船舶、粪肥、煤机器、保险六部,“业务均十分兴旺,睥睨内外大小诸商”,当然也包括德国洋行。以三井为旗舰,大仓、岩城等日本洋行组成的商业舰队接踵而至,山东土产品贸易大宗渐渐由日本人操刀。

日本洋行在德国殖民地的崛起,像个神话。1904年,日商在青岛贸易额仅为212万海关两,8年之后达到767万海关两,超过德国,居列强之首。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享有“关税特权”的日本洋行更是长驱直入,全盘落子青岛市场。禅臣、捷成等德国洋行全线溃败,退出青岛市场,怡和、滋美等英美洋行也出现业绩下滑。1928年,曾经辉煌无比的禅臣洋行在馆陶路青岛取引所重新开业,此后到处租房寄居,像个漂泊不定的过客。

与三井物产并驾齐驱的另一日本财阀三菱商事株式会社1918年也进驻青岛。尽管三菱的稳健家风与三井格格不入,但对于青岛商业的布局却别有阴谋,国人所言青岛”东洋帮以三井、三菱等为最大”,可谓一针见血。三菱依靠其无所不包的工业产品,打开青岛市场,从玻璃、酒精到内燃机、纺织机,三菱洋行成为日货输入的头号先锋。到1919年,青岛资本5万元以上的欧美洋行16家,资本10万元以上的日本洋行竟有116家,第二年增至147家。不仅大宗贸易的花生、棉花、畜产等输出,就连洋火、洋针、洋布等进口,也“大部分操于日本人之手”。

日本洋行成为青岛商贸界的龙头老大,像怡和、美孚等资本雄厚的老牌欧美洋行,已被排挤出核心圈层之外。胡存约1916年去世,他不仅看到洋行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也看到比德国资本更为可怕的东洋棋局。这局棋影响了青岛30多年。

青岛回归后,欧美洋行乘势返潮,与日商再度交锋。但此时日商“巨细兼收,无微不至”,特别是三井、三菱、伊藤忠等财阀极尽资本扩张,仅三井物产一家年营业额就达2000万,铃木、大杉等至少也在四五百万。欧美洋行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已无法与盘根错节的日商资本抗衡,华商更不必说。日本洋行一枝独大的现象,从30年代初青岛汇兑贸易额2.5 亿元的比重中,可窥一斑:日商资本占1.3亿,欧美洋行占7千万,华商只占5千万。难怪有识之士扼腕感叹:“商权操于外人之手,惊心动魄,可耻可惧”。

向来为英美垄断的石油贸易,也被三井洋行打开缺口,拿到了经销份额。青岛航运业几乎完全被三菱洋行包揽,从事不动产交易的大仓洋行、东洋拓殖等将青岛房地产生意一网打尽。坐稳了贸易老大的日本洋行还打起商品交易期货和零售百货的商业算盘。青岛取引所和劝业场不仅是日本人建造的“本埠有数之巨大工程”,更是日本洋行联手制造的“吸金大厦”。(撰稿 孙保锋)

责任编辑:张兆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