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越多,人生就越坎坷
我们每个人从儿时起,就被要求多读书、好好学习,父母和老师告诉我们:多读书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历史上那些读了很多书的人,好像都过得不怎么样。
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在《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中,也是同样的看法:读书越多,人生就越坎坷。
读书人一般都很倒霉
季羡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学者,他在《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中直言:自己的一生,尝过酸甜苦辣,也经历过喜怒哀乐。曾经春风得意,也有过四处碰壁。季羡林将这一切的原因归结为一句话:“人生识字忧患始。”人只要读书了,忧患意识就会向你奔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诗圣杜甫。杜甫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忧国忧民的。但少年时期的杜甫,因为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其实比较安定富裕。虽然七岁就能作诗,但他也同样天真顽皮。
但随着杜甫读书越来越多,对民生疾苦与政治动乱的观察越来越犀利,就慢慢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道路,自己也过上了贫困失望的生活。这才写出了我们熟知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忧国忧民的作品。
所以季羡林说“诗必穷而后工”,就是说写诗这种事情,也是要先倒霉的。不倒霉,就没有精准的观察和切身的感受,也就写不出那样炉火纯青的作品。
读书人一般都很难对付
季羡林之所以认为读书人很难对付,是因为读书人特别敏锐、脆弱以及学富五车。有时候,很多读书人十分渴望一些东西,却常常装作推三阻四的样子。
就像是“出师一表真名世”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偏偏自号“卧龙”,明明隐居隆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这分明就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表现。即使如此,刘备还是要三顾茅庐之后才把诸葛亮请出山。这种欲拒还迎、欲说还休,当真是很难对付。
纵观历史上的一些读书人,大多也都很难对付。俗话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冲锋陷阵之类的事情一般都是指望不了的。
但你可以说读书人柔弱,却不能说他们软弱。毕竟有太多的读书人,虽然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但面对外敌,却拒不屈服,英勇就义。像这样的人,能好对付吗?
读书人一般都很落魄
季羡林说“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大多贫穷落魄,命运不亨通”。历史上的文人,也几乎都是命运多舛的,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全能文豪苏轼,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天纵之才却英年早逝,年仅27岁就命丧黄泉。
这些读了很多书的人,除了一肚子的才华和一身傲骨,基本上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如此看来,大多数读书人的落魄,究竟是不是因为读书太多呢?
读书与自在
季羡林在《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中,列举了读书人的多种负面情况,难道季羡林是在批判读书吗?当然不是。一个人是否倒霉、落魄,与读书没有直接关系。
不读书,人生就不坎坷了吗?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困难接着另一个困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你之所以只看到读书人的坎坷,是因为他们读了书,思想变得更深刻、感情变得更细腻、观察变得更细致,他们记录了那些坎坷,并流传千古。
而那些不读书的人,人生一样坎坷、落魄,但因为他们不读书,他们就没有本事记录他们的坎坷,所以你看不到他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那些底层的普通人何止亿万?但今天的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你知道的那些故事,都是读书人记录下来的。就像是,如果你不读书,几百年后的人,就不知道你这个人曾经存在过一样。
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