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我乐于进行一种极具行进感的艺术生态跟踪丨AMNUA学院计划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艺术管理学系副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专注的研究方向有中国革命美术史
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
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
著有《视觉的改造:20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
《何以代表“中国”: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等

胡斌:我乐于进行一种极具行进感的艺术生态跟踪

采编:刘婷

Q: 你做了那么多青年艺术展,为什么会对这个方向感兴趣?

A: 的确,在我的策展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就是关于青年艺术家的策展。这些年青年艺术家展出现扎堆的现象,这里面有成本考量、商业推动以及动态和前瞻性关注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年艺术展览的操作机制和青年艺术创作本身,也产生了不少批评,有的批评甚至很尖锐。但这些批评并不是说应该停止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而是提醒我们反思现今操作和展示年轻艺术家的系统和平台的问题。我试图尽可能以平等的姿态,既不拔高,也不俯视的态度来考察青年艺术的创作状态及背后缘由。因为青年艺术家是鲜活的、未定型的、行进中的力量,我的这种考察也是动态的,我乐于进行这样一种极具行进感的艺术生态跟踪。

在“场域的毛细管”珠三角艺术单位研究展上,策展人胡斌、樊林与来探班的艺术家陈海老师

Q: 你觉得“青年”更接近“可能性”还是“昙花一现”?

A: 这个不是绝对的,每个年龄阶段的艺术家都有新的可能性,只是从生命周期来说,青年艺术家似乎未来的日子更长、变数更多。是更具潜能还是“昙花一现”有赖于这个艺术家是否在逐渐地搭建自己有效的认知系统,而不只是凭着一时的才情和感觉。

黄一山《以乳为眼-2》 Nipples as Eyes-2

布面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  100×80cm ,2016

Q: 做了这么多的青年展有没有出现“审美疲劳”?

A: 其实也不只是青年展,现在各类展览都出现视觉疲劳。我觉得,关键是能不能找到新的问题意识,如果没有新的问题意识,为做展览而做展览,就让人觉得乏味。

Q: 本次极限频率AMNUA学院计划,你在其中担当了什么角色?

A: 我可能算广州美术学院的半个信息员吧,策展人郑闻在刚开始筹划学院计划的时候向我咨询过广美青年教师的情况,咨询之前其实他已经做了很多功课。近些年,南艺美术馆不断做全国性的艺术调研,多次涉及到珠三角,而我作为身居在此的策展人,也经常会对照,外来者的视角和我们会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自身的观察也有启发。

南京艺术学院“复调”3珠三角艺术生态调查  纪录片截图

Q: 你长期执教于学院,那么你觉得“极限频率”作为一个学院展,有什么可突破的?又有什么值得推崇的?

A: 这次学院展所选取的还是学院中比较前沿的艺术现象,包括了新媒介、社会介入、跨语境的语词与图像思考等,参展者也不限于国内,涉及国内外多个院校,有的艺术家具有多重学习背景,这也是现在的青年艺术家越来越突出的一种现象。我觉得这种基调是可取的,如果平均对待现在学院里的情形,那么所形成的学院展就不是这个样子。我想,这个学院展不是在对旧的样貌作总结,而是在推进积极的知识生产,让学院接受质询和获得新的变化。

Q: 这次展览在我看来大多数还是能“看得懂”的,你在展览当中遇到“看不懂”的作品的时候会怎么办?

A: 看作品的时候要放下自己的成见,否则很难面对新的现象,要耐心地了解和认识它,不少作品是仅凭所谓感知不能理解的,它本身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系统。比如参展艺术家蒲英玮的《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它是打乱了德国艺术家博伊斯的同题作品的题目字母,组成新的诗句,如果不了解他的创作情境以及所置换的对象的背景,就不能判断作品。

蒲英玮《我爱美国,美国爱我》I like America andAmerica likes me

黑色地毯,尺寸可变 black carpet,dimensions variable,2016

作品阐释:《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引用了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1974年在纽约进行的行为表演的题目《I like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我爱美国,美国爱我)。语句中所有的字母被剪掉并重新排列组合成了一个片段性诗句《an arm,a case,lyrics,kill me,heal me,like a dream》(一把武器,一个情景,抒情诗,杀了我,治愈我,就像一场梦)

Q: 作为学院美术馆馆长,你觉得展览的学术性和对大众的美育教育如何取舍?在我看来这两者是有冲突的。

A: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当然很重要,但美育不是迎合公众,一味迎合不能提高公众素质。我们首先还是强调展览的学术性,但是学术性也不是只对应专业圈子,它还需要转化为可以与公众进行交流的知识,这需要很高的智慧,要另外投入很大的智力和相关力量。当然,不少作品本身就强调与公众的互动,美育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它应该是引导、开启和平等的交流。

Q: 本次展览当中有一些艺术家你是很熟悉的,你觉得他们在学院里这么久,作品是更鲜活了还是变得套路了?

A: 这个也不能绝对化,学院自然有学院的弊端,它的很多要求都是与艺术相背离的,身处在学院中有时会身不由己,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自己正常的艺术探索。但是学院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栖身之所,也相对集中了不少知识力量,这或许对做艺术又是有帮助的。学院里的艺术家要懂得如何去选择才有利于自己的艺术。陈侗老师曾有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要了这个饭碗,但是把饭倒掉。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Q: 你觉得学院是当代艺术的温床吗?

A: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院是作为当代艺术的对立面的。因为不少当代艺术的探索都曾受到学院主流机制的排斥,但若历史地看,学院内部和外部如何纠合孕育出当代艺术的实验却是耐人寻味的话题。在今天,80、90年代美术学院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关系被重新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学院在艺术流变中所起到的思想交锋的实验场的作用,虽然这里面交织着各种对抗和碰撞,旧的主流机制还把控着学院的主导权。

广州美院实验艺术系  学生作品《脑洞集锦》作者:龙韵羽、黄丽婷,2014,影像 720×480px

近些年,由于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学院学生们的创作越来越倾向于当代艺术,这使得学院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框架结构,在维持既有的“国油版雕”造型艺术格局的前提下,在各系科内部进行与当代艺术教育相关的对接,另外,在此之外开辟专门的实验艺术系,来进行跨专业的新艺术的教育探索。这样的学院传承与当代变革直接影响到青年当代艺术家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与学院相伴随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各类艺术群落、自我组织的兴起。它们与学院产生互补和互动的关系,其思想和艺术生产资源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学院,同时在创作和交流形态上又区别于主流的学院教育体系。学院内与外这样相异又互动的教育生态结构是造就现在青年当代艺术家面貌的重要因素。他们也面临突出的挑战,一方面,他们要继续撬动旧有的教育体制的铁板,这一块有时还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完全顺从所谓国际化艺术系统的同质化规约。

Q: 为什么相较于当代展,人们更愿意去看大师展?

A: 大师知名度更高,艺术价值也相对有定论,而很多当代展的艺术家尚未有那么确定的评价,人们更愿意去拥抱那些众所周知的“高价值”的东西,而这样也更能够满足部分人的虚荣心。我觉得,当代展需要更多的引导,让公众能够走近它,逐渐培养起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当然,传统或现代的大师展的引进对于公众的美育也是有帮助的,但是最好能够与我们的学术语境和激发点能够契合,并且要做细致的研究和具有专业性的呈现,而不是纯粹的商业噱头,甚至“挂羊头卖狗肉”。

极限频率: 2016 AMNUA学院计划
AMNUA Academies Project: THRESHOLD FREQUENCY

艺术家: 艾纳·申克 柏雷 程辰 段建宇 邓碧文 高雷 胡任乂 黄一山 江夏然

贾方 林欣 刘倩懿 刘可 刘影 李伟 李郁+刘波

刘若一  马文婷 彭涛 蒲英玮 苏上舟 沙巴哈维·考尔 沈旸 谭勋 吴珏辉 王俊

王业丰 许翔 薛峰 薛问问 项建恒 肖般若 于艾君 应歆珣 郑达 张彦峰 周罡 朱玺 张钊瀛 张秋实 张潇月 张迅

Artists:    Rainer Schenk, Bo Lei, Cheng Chen, Duan Jianyu, Deng Biwen, Gao Lei, Hu Renyi, Huang Yishan, Jiang Xiaran, Jia Fang,Lin Xin, Liu Qianyi, Liu Ke, Liu Ying, Li Wei, Li Yu+Liu Bo, Liu Ruoyi, Ma Wenting, Peng Tao, Pu Yingwei, Su Shangzhou, Shambhavi Kaul, Shen Yang, Tan Xun, Wu Juehui, Wang Jun, Wang Yefeng, Xu Xiang,Xue Feng,Xue Wenwen, Xiang Jianheng, Xiao Banruo, Yu Aijun, Ying Xinxun, Zheng Da, Zhang Yanfeng, Zhou Gang, Zhu Xi, Zhang Zhaoying, Zhang Qiushi, Zhang Xiaoyue,Zhang Xun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Organizer: Art Museu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Co-organizers: School of Media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rts

艺术总监:李小山

Art Director: Li Xiaoshan

策展人:郑闻

Curator: Zheng Wen

联合策展人:宁佳 宋振熙 尚端 盛瑨

Co-Curators: Ning Jia, Song Zhenxi, Shang Duan, Sheng Jin

学术组委会:保科丰巳 邓国源 格列格·施耐德 顾雄

霍格·费特恩 胡斌 克里斯蒂安·菲利普·米勒 毛焰 庞茂琨 魏光庆

Academic Committe:Hoshina Toyomi,DengGuoyuan, GregorSchneider,

Gu Xiong,Holger Felten, Hu Bin, Christian Philipp Mueller, Mao Yan, Pang Maokun, Wei Guangqing

时间:  9月13日—10月12日

Duration: 13 September - 12 October 2016

展厅: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展厅 3展厅  影像厅 学术报告厅

Venues: Exhibition Halls 1 and 3, Audio Visual Room, Lecture Hall

学院: 德国纽伦堡造型艺术学院 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 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贵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美国罗德岛学院 美国杜克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Academies: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Nuremberg (Germany),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Munich (Germany),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 des Beaux-Arts de Lyon(Franc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izhou Universit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aqiao University, Hubei TV & Radio &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 of Visual Arts in New York (USA), Rhode Island College(USA), Duke University(USA),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Japan),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UK), China Academy of Art,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视觉设计:高雅

Designer :Gao Ya

翻译:张昭

Translator:Zhang Zhao

策展助理:姚梦嘉 邢原嘉 王超 丁涵玉

Assistant:Yao Mengjia  Xing Yuanjia  Wang Chao  Ding Hanyu

媒体:刘婷 罗曦 陈正

Media:Liu Ting, Luo Xi, Chen Zheng

展览:曲俊 徐轩露 王庭杰

Exhibit:Qu Jun,  Xu Xuanlu, Wang Tingjie

公教:宣文陵 徐乐 李莉

Public Education:Xuan Wenling, Xu Le, Li Li

协调:毛春海 王韵 文夏

Coordinator:Mao Chunhai, Wang Yun, Wen Xia

支持:BETWEEN艺术实验室 今日美术馆

Support:  BETWEEN ART LAB, TODAY ART MUSEU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