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要珍惜坐冷板凳的经历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困扰许多青年中医的一个问题,就是冷板凳的问题,坐在那里无人问津,总是感觉一身才华无处安放。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论哪一个行业,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在过度强调自己主观的努力,而不愿提及自己客观的优势与运气,包括我们中医。所以,我认为我们青年中医坐冷板凳并非因为水平的问题,无论体制内外,更多的是因为其它的因素,不便多说。
相对于许多坐冷板凳的同道,我三年前连一张冷板凳都没有,是自己七拼八凑做了一条不起眼的小板凳,也就是我现在坐诊的诊所。2011年毕业,直到2018年初,我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跑到河南,最后落在青岛,换了三家单位,有公立有私立,连一张冷板凳都没有,没有中医坐诊的机会。说实话,心里面确实挺羡慕那些毕业后就有一张板凳的同道,有些同道还比较幸运,领导给了一张被别人暖热的热板凳。
三年的时间,我把这个用了从毕业开始总计六年时间做成的小板凳,用自己身体的温度一点一点暖热,用自己的热血一点一点渗透,没有领导在后面站台,也没有高手在后面运营,一切都是一个人亲力亲为。一个人写病历,一个人问诊,一个人处方,一个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中医事情,我喜欢这种亲力亲为的中医生活状态,不愿被患者绑架,不愿被自己绑架,更不愿被中医过度绑架。
天下也没有这个不散的宴席,也从未有过长生不死的老中医,更没有一直热下去的中医板凳。所以要珍惜冷板凳的时光,因为板凳的热只是相对的,短暂的,而板凳的凉是绝对的,长远的。当坐在冷板凳上,才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周围的每一个人,不仅有患者、同行,也还有其他的人。人的屁股一热,许多时候比脑门一热都可怕,往往会丧失理性,忘记初心,哪怕风光无限。
当年在一起玩的很好的同道,有些很早就坐上了热热的大板凳,但也有个别人也不屑和我们一起玩了,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圈子不同。但即便是冷板凳也要坚持坐下去,早晚一天会被自己暖热,也肯定会遇到帮助你暖板凳的人。我三年前刚坐在板凳上时,济南赵永山老师,还有我的研究生导师,都经常给我推荐患者,这就是帮我暖板凳的人。如今,我也经常把一些患者介绍给更年青的同道,有的师弟师妹还因为介绍的那几个患者,然后这些患者又相互介绍来了更多患者,门诊量发生很大变化。还有一些工作机遇,有些师弟师妹感觉工作岗位不太适合,我帮着介绍了几个工作,也许是善缘积累所致,这些同道有些门诊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只有没板凳的人,才会羡慕有板凳的,只有坐过冷板凳的才会羡慕坐热板凳的,珍惜这个热板凳,更珍惜当初的那张冷板凳。如今无论冷板凳还是热板凳于我而言,都是喜欢,各有各的好处,甚至没有了板凳自己站着,哪怕来回走起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还能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