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章家二老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冰郎先生的《心愿》(见本公号2021.2.20),牵动着我的心绪,迫切地想写一点文字,表达我对章家二老的由衷敬意和美好祝福。于是,在留言区写道:“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有一年多没去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了,许多老同志、老玩伴之间,几无音讯。今天看到冰郎先生的文章,方知章老夫妇俩患病的情况,深感不安。一对多么乐观开朗、温文尔雅、恩爱慈祥的老夫妻呀!给我们这班年龄稍轻的老同志,留下了极其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老人曾送我一本印刷精美的家庭影册,还把一位名家的诗集转赠给了我(抱歉,这两本书都没在手边,书名记不清了)。尤其让我感动的是,章老在题赠时称我为'小友’,彰显了老人家的谦逊与平易。读着这篇《心愿》,禁不住与作者冰郎兄一同泪流满面。衷心祝愿两位老人早日康复!热切期盼再见二老登台表演的潇洒身影!”写作此文的念头,也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

点击可读:     心 愿 ||冰郎

我与章老夫妇,虽然只有一面之缘,记忆却是非常美好难忘的。说来很神奇,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却依然觉得陌生;有的人,仅接触一两次却感到格外熟悉和亲切。章老夫妇无疑属于后者。

和章家二老结识,纯属偶然。夫人退休以后,报了市老年大学声乐班,学学唱歌,打发时光。班上的“同学”们,年龄悬殊,职业各异,尽显才华。其中有一对老夫妻,给她的印象特别深,回家经常向我提起。她说这老夫妻俩,人非常好,90来岁了,温良敦厚,谦逊和蔼,执手并肩,相敬如宾。老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舞姿优雅,令人称羡。出于一种敬重,我就跟夫人说:什么时候有机会,带我到你们唱歌班,去见见这两位老人。

某日,夫人带回来一本书,是老人赠送的,印制很精美,书名叫《我家》。阿姨对我夫人的印象也很好,特地从家里带过来,悄悄送给她的。封面以酒红色为底,柔和暖心。我翻开浏览,原来是章氏兄弟姊妹为庆祝老父亲90寿辰而编辑的一本纪念册。全书分三大部分:家长、家人、家书。虽只130多页,但内容厚重,真切感人,图文并茂,古朴典雅,不少文字和图片,具有很珍贵的史料价值。

老人赠送的《我家》

一口气翻完,我手不忍释卷,捧着,瞧着,陷入了沉思。章老伯,陈阿姨,这两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一生站讲台,批作业,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业绩,却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学子和骏马良才;自家儿孙,皆个个优秀,人才辈出。这就是二老的“金杯银杯”,更是他们骄人的口碑。那么,这本书的价值,诚如荀德麟先生所言:“其一,作为家长的章老,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子孙、热爱亲友弟子的仁爱情怀,使我深受启迪,深受教益,相信所有读者也会同样受益。其二,孔老夫子首倡的'学而不厌,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在章老身上得以很好体现,令我由衷感佩,具有垂范意义。其三,文章虽然大多是往事琐忆或随手笔记,然细微处皆见精神,渗透着竞发向上的学风,贯穿着持正务实的家风。学风决定人生成败,家风预兆家族兴衰。家风关乎民风与国风,所以,小家和大家息息相关。民族道德基因和精神血脉的延续,是靠一个个基本社会单位——家庭建设来实现的。章老虽然不是专搞这方面理论研究的,但是,先生的成功实践证明,他不仅深明其理,而且深谙其道。”“其教育意义非常之大。”(《前言》)

荀德麟先生撰写的《前言》

拜读其书,更加仰慕其人。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跟随夫人走进他们唱歌班的教室。二老已经到了,正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章老可能有点耳背,头侧向阿姨一边,靠得很近。夫人上前打招呼,并把我介绍给他们。二老站起来,客气地与我握手寒暄。本着“礼尚往来”的仪节,我也把自己一本《往事与梦想》的小书,馈赠给老人,并恭恭敬敬地签上名字,乞请老人赐教。当初出版的时候,只想着加大本书的容量,字号的选择偏小了,读者普遍反映看起来吃力。而我却把这么小字号的书,送给一个90高龄的老人,真是考虑欠妥。现在想起来,内心还怀有几分歉疚。正说话间,教歌的老师进班了,看来快要上课了。我随即起身,与老人握手道别,二位老人慈祥地向我挥手致意。

大概一周以后,我再次收到老人的赠书,一本赵恺先生的诗集《共命鸟》。打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老人苍劲洒脱的题字。上款:“孔祥田小友留念”,落款:“章伟年90、陈士桐年86敬赠”。多么谦逊平易的老人啊,能不让我油然而生出十二分的敬意!书中有赵恺先生的一首诗,题为《记忆》。诗是这样写的:

“人的一生相识并遗忘很多人。

/甚至包括耳鬓厮磨、休戚与共的人。

/有的死亡在遗忘里,有的复活在记忆里。

/如果死亡,就是不值得记忆。

/如果复活,就是不应该遗忘。

/复活的记忆才是真正的记忆。”

(《共命鸟》)这些精湛的诗句,是不是赵大师为我“量身定制”的?不知道呢。

章老亲笔题赠

如今,又是两个月过去了,不知二老近况如何,焦虑而又牵挂着。春天来了,疫情散了,市老年大学开课了,一切都在恢复正常。衷心期望章老伯、陈阿姨二老,也能康复如初,重回课堂,弹起那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章老,陈老,请接受我——一名教育界晚辈真诚的致敬!

于2021年4月20日

作者简介

孔祥田,退休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淮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在《中国教育报》《文学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散文随笔、诗歌杂文、文学评论、教研论文等100余篇(首),著有《往事与梦想》一书。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寻找“雷锋哥”

“掼蛋”三侃

我生命中的“贵人”(二)

我生命中的“贵人”(一)

发生在中洲岛的两件小事

妈妈的“年味”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

  • 两位受伤的红军战士落难在全州绍水镇膏田村的故事

    唐德友,江西瑞金人,记得我们村老一辈人都叫他"红军老德".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时,一个年少的战士也在红军的先头部队中昂首前进,他就是17岁的少年红军战士唐德友. 1934年 ...

  • 捞鱼 -(495)初识毛老师

    初识毛老师 毛老师,五十零几岁,夫人的姨表妹夫.他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老师. 夫人有两位年迈的阿姨在南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好长好长时间想来南京探望,但总是挤不出时间,一晃已数十年没见面了.前几天,终 ...

  • 散文||长兄如父

    长兄如父 袁福成||江苏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但凡如父的长兄.如母的长嫂,一直都是全社会敬重和褒扬的榜样.在我的心目中,将我的父母和哥嫂都列入其中亦当之无愧! 我父亲这一辈共有兄弟五人,父亲排行老大. ...

  • 西游掠影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老友汪明先生,是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骨干成员,学习勤奋,钻研深入,寄情山水,佳作迭出.近日,欣赏他发在朋友圈的系列作品,记录了环游甘肃青海的精彩瞬间,不禁又被带回到去年9月中旬的那次西游途 ...

  • 一信一文暖我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在我主观意识里,做老师的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多年后还被记着,这是比获得多少荣誉证书.受到任何表彰奖励,都更值得骄傲自豪,更感到温暖幸福的. 我们那个年代当老师,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个人也 ...

  • 不要欺负老实人(外两篇)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不要欺负老实人 --曾多次听到著名专家张文宏先生提及不要欺负老实人,遂有感而发. 有人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欺软怕硬:也有人老实本分,忠厚耿直,与人为善.可是,后者却常常遭到前者的揶揄.讥 ...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掼蛋,是淮安人民的一大创造.一经面世,就以其灵活性.技巧性.娱乐性和刺激性而赢得成千上万各类掼迷的喜爱,改变着不少人的休闲方式与生活习惯.别的不说,仅酒店的餐厅多了一张牌桌,请客姗姗来迟 ...

  • 寻找“雷锋哥”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拜读郝宇铭先生<故乡雷锋姐>(本公号2021.3.20)一文,非常感动,真心为这位邻家的"雷锋姐"点赞.这里,我也想讲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一位咱 ...

  • “掼蛋”三侃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一侃:"掼蛋"名考 掼蛋是一种兴起于淮安,而流行于江苏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扑克游戏,在"跑得快"."八十分"等传统游戏的基础上发 ...

  • 手机君(外两篇)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手机君 S君,是一个典型的手机控.睁开眼睛抱着手机,放下饭碗拿起手机,骑车走路专注手机,朋友聚会只顾手机,三更半夜不离手机--这些,都是此君平日里的新常态. 不知什么时候,S君得了一种怪 ...

  • 悠悠岁月“战友”情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50年前的春天,我考入洪泽县中学就读.可能有人要问了,怎么会在春天入学的呢?这个,也算是当年教育界的大事件了.因为文革开始之后,一切招生考试停止,由贫下中农推荐上中学.几年下来,学校的教 ...

  • 我生命中的“贵人”(二)||孔祥田

    人们总是把那些曾经给过自己帮助的人,深情地称之为"贵人".在人生的路途上,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能得到贵人相助,都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我的生命之中,就遇上了一个又一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