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觉得美剧好看?|编剧都辅修心理学
「抱歉,跟权力的游戏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完全没关系,只是本文没涉及。嗯,就是这样。」
我曾经一直特别纳闷,为什么美剧和国产剧带来的观感体验差那么多呢?我们暂且把表演特点,剧情结构等影视作品本身就有的元素放在一边,我想跟你讨论「心理元素」的有无所带来的巨大观感差异。
国产剧往往是编剧拍脑门或者脑洞出来的,与真实生活严重脱节;美剧往往给人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都比较立体,饱满的感觉。个人认为,这个差异主要表现在你体验到的「真实性」上。下面我会用几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剧/电影来解释一个这个问题。
注:我不是黑所有国产剧,也不是粉所有美剧,大家按我上边的定义自动分类一下即可。
《老友记》
十几年的经典了,除了Chandler,其余主创最近还在传奇的电视导演James Burrows的特别秀上重聚了一次,并与另一部备受大家喜爱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主创相遇,让大家着实感受了一把「时间都去哪了」。
《老友记》之所以经典,对于我来说,就是每一个角色都「真实得好像我们的一个多年不见,但却常常想念的老朋友」,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心理元素的大量运用!我曾经在第n次看的时候,看到Monica说「自己心里还是住着那个小胖妞」的时候,突然泪崩,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人家的电视剧怎么拍得这么好,将心理学运用得如此恰到好处,这不就是通过「童年阴影对人格的影响」来塑造的角色么?
你以为Monica的性格强势,好胜,强迫症,控制欲强,都是编剧一个词组一个词组堆砌上去的么?不是,而是设计了Monica一生的时间线。她和哥哥Ross就是典型的在父母不同强化原则下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产物。Monica曾经是个超重的胖妞,这是她高中时在party上自嗨:
但是在Chandler的刺激之下怒减了将近一半的她自己,然后魅力指数爆表:
可是瘦身之后的Monica还是一如继往地通过OCD(强迫症)来获得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还是一如继往地想努力在爸妈面前证明自己不是那个只知道吃一事无成的大胖妞,还是一如继往地用敏感好胜武装自己。因为那是她曾经赖以生存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其实主要是父母)建立联系的方式。但是无论胖瘦,父母都没有停止挑剔她,而在Ross受到关注的对比下,这种挑剔就又格外伤人。所以Monica的角色塑造不是Courteney Cox看到「强迫症」这三个字然后靠自己想像表演出来的,而是将人物的过去和现在有机地同时吸收之后,呈现出来的完整的,饱满的,真实的形象。
别的角色就更不用说,Ross的自恋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Rachel的公主病与家庭环境有关,Joey的原始野性和他的文化背景有关,甚至Chandler的幽默都是儿童时期父母关系的负面影响,发展出来的防御机制。
《老友记》能让大家看无数遍都不会厌倦,不单纯是因为幽默搞笑的台词和友谊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是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真实到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生活大爆炸》
这部伴随很多人成长起来的经典,也即将迎来第十个年头,有传言可能也是收官之作了。这几个主角的存在也不是平面的,而是超立体的。
Sheldon自不用说,从小天才,没什么朋友,不具备基本的社交技能。其实有很多细节可以体现他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从小就交不到朋友,再加上自命不凡(不是贬义词,耳朵粉不要介意),所以他就选择蜷缩在自己小小的安全的知识世界里。记得前段时间播出的过生日的那集,他不想过不是因为不屑,而是小时候自己和姐姐同天生日却被孤立的阴影,让他不想再去面对这样的打击。Sheldon不是不想学习社交技能,就是学得很费劲嘛,不在他能handle的认知内。
Leonard是个没娘疼的小可怜,还好有Penny让他有了归宿感。他妈Dr. Beverly Hofstadter是个不折不扣的虐儿狂人,身兼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医生,Leonard这个兄弟姐妹中的「废柴」自然是被她归因于先天基因没继承好,对他没啥期待了。所以他受虐的人格和Sheldon非主观意识施虐的人格,刚好可以幸福地做室友,不然谁能受得了每天精确的如厕时间和无偿的专职司机。这些看似不合理的事实都是在靠谱的心理元素的连接之下,串联成了搞笑但却不无厘头的幽默风格。
Howard这个就更有意思,他那位从未出过镜的母亲,却是剧中不可缺少的亮点。她和Howard之间的爱恨情仇真是值得细细把玩:虽然每天如嘶吼般地对话,但是Howard却是不折不扣的妈宝。妈妈去世后,想念她的食物,想念她的声音,想念她奇怪的行为习惯。即便是跟Bernadette结婚后也没什么大的进步,还是像小孩子一样跟Bernadette撒泼,而身材娇小嗓门却无比有穿透力的她,不正是Howard妈妈重现么。说用到了恋母情结来设计这个桥段,我觉得都不为过。
Amy ! 我本人蛮喜欢她,对爱情和性充满了憧憬和渴望,也是源自小时候没有经历过那种所谓漂亮的女生才有的青春懵动。但是她跟Sheldon之间充满智慧的对话和游戏,每次都让我觉得Amy真是一个性感的女生,如果我是男生,搞不好也是会去追求她的。很多人都粉Shamy,我猜Intelligence is the new sexy这个原因是跑不了的。他们的结合,一方面满足Sheldon的控制欲,另一方面也成就了Amy所有的幻想,这就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吧。童年经历无论多凄惨,都已经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烙印,而改变往往不是找回自己的终极答案,心理学中的冥想常说的「接受自己」大概就是这种状态。
Raj是个搞笑的存在,他身上最心理元素的一点就是他在前几季的那个「选择性缄默症」,你以为是纯搞笑编出来的?不是的,我现在实习的地方就有个小孩是这样的,有说话能力,但是对着有些人就是说不出来。选择性缄默症往往会伴随社交焦虑,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诱发原因的研究结果。
《生活大爆炸》这个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剧作,好像离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没有多遥远。
《头脑特工队》
乱入一个电影,因为这个电影就是找的美国的情绪专家Dacher Keltner全程指导跟踪拍摄而成的。
二十年来,皮克斯动画都一直致力于制作科技含量高,艺术品味大胆,还有就是非常有心理洞察力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则又是去年夏天皮克斯推出的一场横空出世的心理学盛宴!不仅专业性强,娱乐性也一点没让人失望。专业性强到,在这部电影刚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我们系的教授推荐全班组团去看;娱乐性强到,无论哪个年龄层的,看完都说好。
我去电影院看的时候,又看哭了,不是因为剧情感人,而是:人家的电影怎么拍得这么好,把心理学应用得如此恰到好处。
这部电影中非常直观地呈现了几个人类基本的情绪人物,分别是快乐,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惧。他们在一个10岁的小姑娘Riley的脑子里分工合作的同时又互相影响,就好像这个小姑娘有「多重的自己」。当遇到要做出艰难选择的困境时,这些小人在脑子里开始了以各自立场出发的争执和矛盾,让Riley不知如何是好。但愤怒,厌恶和恐惧更像是配角,快乐和悲伤之间的冲突才是电影的创作重点。虽然这部电影简化了人类情绪的运作方式,但快乐和悲伤之间的化学反应给大家呈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那就是快乐不一定是所有问题的解,而悲伤有时反而能够帮我们突出重围。我给这种心理过程起了个名字,悲伤沉浸治愈疗法(我经常瞎给心理过程起名字,别介意)。
怎么个治愈法呢?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我们的终极目标肯定是体验快乐和幸福,这是没跑儿的,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要用「适应性」的方式来过渡。Riley在转换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有的不适应最终转化为了「没有情绪」,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境地,无论是跟内心还是外界都失去了联系,变成了一个空壳。这个时候快乐的力量消失了,不管用了,悲伤却巧妙地挽回了局面。她的手指只要一碰回忆球,颜色就变成了忧郁蓝,这在之前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各种巧合之下,Riley最终要的长时记忆(核心记忆)都被深蓝了。但记忆球的最后一抹颜色变幻之后,Riley感受到了痛苦,她本来死一样寂静的内心复活了,抱着爸妈哭了出来。我当时看了周围的人,都是大老爷们儿,也跟着抹眼泪了。所以确实值得一看。
很多时候,人会想要放弃生命不是因为太痛苦,而是连痛苦都感觉不到。
篇幅有限,还有很多影视剧都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现象来设计剧情和刻画人物,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而不是国产剧的纸片式人物,哭笑全靠演技,人物好像就是暂停在当下的,没有过去,自然很难和观众产生共鸣。女主角就因为被壁咚了所以爱上了男主角,男主角就因为女主女扮男装然后又变回来了了所以爱上了女主角。Come on, it just doesn't make any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