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王朝的稳定治理极限在哪里?为什么无法突破这个极限?
在这个话题开始之前,先说一个人物,秦始皇,大家都知道他修了一条万里长城,以此作为他的王朝的北部边界。大家也都知道他修长城是为了防备匈奴,历朝历代虽然都批判他为了修建长城劳民伤财,但很少有人改变这种做法。乃至到了现在,还有很多网友忍不住说两句:“当年为什么要修长城?为什么不能把匈奴人的地盘全部占过来长期治理?”很多人这样说其实是因为西方人的殖民地有那么多,而我们好像几千年来都没有冲出亚洲东部,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只要用脚步丈量一下中国的边疆,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叹:“老祖宗已经把能占有的好地方全占了,不是不想出去,而是实在到达了极限。”
说到我国古代中原王朝的治理极限,就不能不提北方的农牧界线问题,至于南方的海洋,我们留到后文再说。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能够稳定治理税收的地区,基本与农耕地带的汉地重合,图为东汉分郡
在前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长期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那个时候谈不上有什么生产,直到人们发现了种子的奥秘,开始学会种植,原始农业开始发展,才慢慢进入了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量剩余食物的出现,从而为蓄养动物提供了条件,慢慢开始了物种驯化,畜牧业随之出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畜牧业可不等同于游牧,像我国内陆养羊业,它依然是在农业社会的框架内,搞搞副业,改善改善生活,而游牧则是另一种生活状态。那么游牧是怎么出现的呢?这就要提到那条贯穿中国陆地的雨养农业线了。
游牧的出现其实是很晚的,在游牧出现之前,先出现的是另一种形态:以东北为例,东北北部很多地方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在种植农业长期依赖天然降水的古代,定居农业并不现实,于是火耕这种模式十分盛行。
火耕源于采集狩猎时代的火猎,在春暖花开之季,先民放火烧山,促进新草萌发,引诱山中野兽。后来人们发现草木灰滋养过的土地肥力倍增,收成更好,于是这种火耕的模式就被推广开来。
而这个区域的北部边界与长城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大部分地段高度重合
但是火耕的地力消耗过快,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频繁迁徙,过上游耕的生活,等一片土地地力耗尽之后迁往另一片地,等恢复了再回来,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粗放式耕作。
而在古代要想避免过这种频繁迁徙的日子,有一个天然的硬指标,那就是年降雨量,通常不得低于400毫米,一旦少于这个数字,便不会有好收成。因此雨养农业线的边界就是400毫米等降水线,这条线以北的地区,都不适合农耕,生活在这里的人,单靠种地是无法生活的,也不可能过上定居的生活。
东北是平原,尚可进行游耕,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高原上,怎么游耕?于是游牧开始出现,欧亚草原带西起匈牙利,东至大兴安岭,绵延两万里,一马平川,是游牧业发展的天然乐园。而游牧业真正遇到大发展,还是在马的驯化之后,所以人类是先有采集狩猎,然后再有刀耕火种,之后才有农耕,然后才有游牧,游牧业也就是三千年左右。
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战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成本。除此之外其实什么优势都没有,但就是因为这两个字,让中原王朝可以打败一个又一个的游牧帝国,却无法长期占有草原。
游牧者的生产、生活、战斗单位都是统一的,一个部落就是一支人马,几十个部落合成一个部落联盟就是一支军队,最大型的部落联盟领带草原就变成了草原帝国,这个帝国有多少人?汉代贾谊曾经说过匈奴的人口不过就是汉朝的一个大县,现在一个县有多少人?一百万,整个草原上也就这么点儿人,而匈奴的核心部族人口有多少?那还真就是汉朝的一个大县,十万人?也就这么多。但它的好处在于没有成本,按照部落组合起来就行,有人说它不长远,打赢了仗维持一阵子,打输了一哄而散,问题是草原的逻辑不要求长远,大家集合起来就是为了抢东西的,于是它的组织成本和后勤成本,尤其是后者,几乎为零,而无论抢到多少东西,打仗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净收益。
与中原王朝相比,草原帝国的战争成本很低,因此中原王朝往往因为后勤问题而放弃继续扩大版图
而即使他们被打散,只要又有一个部落强大起来,整个草原就会换一个名号再次集结起来,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赢了是净收益,输了大不了散伙开溜,它是没有成本的。
而中原王朝的战争则几乎是净消耗,秦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后勤运输的成本是“率三十钟而至一石”三十钟,一种等于6.4石,30钟就是192石,就是向前线输送1石军粮的成本是192石,前线军士要吃上一石粮食,运送粮食的民夫得先吃掉192石,成本惊人。一个世纪后的西汉卫青出击匈奴,“率十余钟而至一石”,成本有所降低,但依然达到了六七十倍。如此高昂的后勤成本,追加到持续一百多年的汉匈战争中,中原王朝要面临的是怎样的后勤压力可想而知,有人指责汉武帝劳民伤财,问题是这个仗不能不打,一旦开战成本就是这么高,这和汉武帝个人怎么样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宋朝时期同样如此,宋朝缺乏产马地,后勤成本只能更高,而且后勤人员越多往往效率越低,光吃饭都是问题,你越增加后勤人员,结果消耗的物资越多,而不增加则前线就供应不上,最后越增加供应效率越低,长此以往就不得不停战,其实宋朝那点儿岁币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作战的后勤成本,如此不难理解宋朝为何如此选择。
汉朝强大,宋朝富裕,这样的消耗还可以支撑,那么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是入不敷出了。明朝是比宋朝要强大很多的,但它的问题在于,它得到了一个残破的北方,它的中原各省的财政是入不敷出的,整个明代北方都在慢慢恢复,但是到底也没恢复过来。加上遭到了小冰期的打击,于是明代自始至终基本上都处于支出大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到了积重难返的万历年间,记载干脆只有八个字:“九边缺饷,太仓如洗!”
这就是限制中原王朝扩张的第一个因素,财政入不敷出,战争是要钱的,人是要吃饭的,中原王朝不可能保证每年都年景好,因此它不可能无限扩张。
而草原的统治逻辑与中原也不兼容,无法建立中原的赋税治理
就算中原王朝富庶繁华,有家底,耗得起,出兵横扫了草原大获全胜,可是它却无法实现长期的占领,更不可能实现稳定的经营统治。这是因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统治逻辑不兼容,另一个还是成本问题。
统治逻辑不兼容,因为草原很大,牧民逐水草而居,匈奴帝国当年单于派出的传令官都往往找不到地方,因为草原上很难辨别地点,即使依靠日头辨别出了大致方位,其他部落也可能迁居到别处去了,传一次令往往十几天,中间全都耗费到找人上了,单于是如此,中原王朝的军队和官吏过去了不照样是如此?你咋找?你去找他传令,他抗旨不尊把人砍了往大漠里一逃,你上哪儿去找?怎么稳定统治?因为它的地理环境限制住了。
因此中原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在草原上是不符合逻辑的,那么驻军也是问题,你怎么长期驻军?驻军如果就地军屯,自己种田养活自己,此方案也不可行,因为那里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除了种草以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收成,连西域沙漠绿洲的条件都没有,这不是成本的问题了,从逻辑上就不可行。
有人曾经提过让边军游牧化,就是让汉人的军队驻扎在草原上游牧,治理草原。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第一代当然可以,他有汉人的记忆,那第二代、第三代呢?他们还有中原的认同吗?这个是要有疑问的,如果一代换一代,那得多高的成本?别说在草原上游牧了,很多边军都存在大量胡化,这些人的忠诚度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朝中大员的怀疑。
所以,我们的祖先在无数次战争的摸索与实践之后,意识到了自己扩张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的高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适宜农业耕作的地理边界,其次是适合中原儒家治理模式的人文边界,前者在自然上进行了限制,后者在逻辑上进行了限制。
图为秦长城,后世基本上在秦始皇奠定的范围内维持基本盘
所以大秦的军队才在农耕文明扩张的极限处停下了脚步,修建了万里长城,而长城的边界也恰好和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基本重合,只有河套地区有些例外,那是因为黄河几字形的突出部带来的水源的一个特例,河套也因此成为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争夺的突出地带。
所以怪秦始皇修长城没有什么用,它是天然边界给限制住了,后来的中原王朝除了在河西走廊一带依靠绿洲农业维持军屯之外,基本上稳定版图就维持在秦朝版图以内,或者说维持在汉武帝奠定的汉地范围以内,多一点儿最好,少一点儿不行,有人说西域,那前提也是绿洲能提供军屯,我们这个民族也就这么生息繁衍下来了。
对于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文明来说,地盘大了当然好,因为地盘越大,意味着能够征税的地盘就越多,但是版图不可能无限扩大,因为收益必须小于支出才有利可图,当支出大于收益,往往就会拖垮财政,而中原王朝稳定统治的边界,往往就是边际收益刚好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而这个极限边界,也就是传统汉地的范围,过了这个范围就只能羁縻,羁縻的地带也是中原王朝的地盘,但它不是中原王朝能够稳定收税的地方,这个要分清楚。
所以我们现在的边界也就是古代的税收地区加上羁縻地区,再往外,实在心有不及了。
而南方的海洋更是中原王朝的天然边界,图为岭南地区,至宋代依然是流放官员的地区,无任何动力开拓海外
那有的人说那北方到达极限了,那就不能往南方海上使劲?不能。中原王朝最终把北方和西部的羁縻地带都拿下来了,但是海上基本没什么进展?为什么呢?因为海上的逻辑更不符合中原王朝的天然性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为什么中国没有进行海外扩张。
网上经常有人抱怨,有人抱怨宋朝软弱,有人抱怨明朝为什么不继续下西洋,有人抱怨明清闭关锁国,甚至有人抱怨汉唐时期为什么不远航海外,问题在于,你如果是那个年代的人你也不会想起来要往海外跑干什么,别的不说,就是福建福州那个地方,汉代的时候那地方只有一个冶县,供南下交州的人补充淡水,整个福建省以前是闽越国,闽越人都迁到内陆去了,可能有留下来的,都是没有编户齐民的南方越人部落,只在闽越王城故地设置了这么一个县城供应淡水,内陆是什么样甚至都没去过,很久了以后还有人疑惑这个县到底和陆地相连还是在一个岛上?也就是闽越的腹地到底和内陆相不相连?连这都不知道,你是汉朝人你能想起来我们要建造一支前所未有的大舰队,远征罗马帝国?这是不可能的。
三国东吴曾经在海上下了不少功夫,还去过台湾,结果都是一些让财政入不敷出的买卖,中原王朝向南方扩张依然要面临像在北方的两个问题。其一是海外能适合耕作吗?海外的气候环境适不适合中原人生活?海外各地适不适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如果不适合,那么你去海外干什么?中原人是农耕民族,格外安土重迁,和在北部的陆地上还有所不同,在西域的沙漠里尚且可以找到绿洲进行军屯,海上那就是中原文明的天然边界,很少能有意识突破这一点。
地理限制也让中原王朝只能影响到南洋一带,而在此地有影响的海洋文明均已衰落,因此经略南洋并非强大的保证
其二是即使有意识,也很难做到。因为地理边界的限制。俄国人总说要找出海口,但其实,不是说你濒临海洋就万事大吉了,从南方出海,能到哪些地方?东南亚,马来群岛,这些地方有什么可供殖民?其实没什么地方,也不是说殖民了这些地方就会强大起来了,它那个地方的收益是不行的,因为地理和环境的限制。印度人曾经在东南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闪族人后来居上通过海上商业取代了印度人的影响,之后荷兰人曾经殖民了整个印尼,那么现在的印度发达吗?现在的中东打得过西方吗?乃至现在的荷兰能在欧洲占有多大的话语权?比不比得过英法德?
要说海上商业和殖民,中东人是老行家了,南印度在印度洋也挺活跃的,俄国人寻找出海口的意识也非常强,日本也经略过南洋,也不止一次了,它们万事大吉了吗?谁打得过西方?
西欧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海上殖民,一方面地中海文明的底子是个关键,但是它能够超过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西欧位于欧亚大陆西北角,濒临外海,有大西洋洋流的护送,较为容易可以到达美洲,在发现了新大陆这一新天地之后,西方人才开始崛起,进而有资本殖民全世界的。在之前的几千年中,西欧也就窝在那个小半岛上,也并不突出。
你看,西方人是在环地中海海洋商业文明的底子之上,它的地理没有多大限制,它的逻辑没有什么冲突,即使如此它还是在几千年来的一个偶然的机遇之中才走出欧洲殖民世界,我们中国位于东亚大陆之内,即使出海到的最多的地方也只能是东南亚一带,又能改变什么呢?可能现在是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外围的那几个国家更多地受到我们影响,但那并不足以是我们可以超过近代西方去殖民全世界的凭证。
先辈的努力已经使我国取得了农业时代最好的地缘形式,且行且珍惜
所以中原王朝的扩张极限就到此了,在北方,稳定税收的边界止于长城附近,羁縻地带可以推到帕米尔高原和白山黑水之间,在南方基本止步于海洋。我们今天更应该庆幸古代的羁縻地带我们最终都转化成了核心领土,以至于我们现在能够凝聚成一个世界大国应对任何挑战,而不是感叹说为什么没有进行海外殖民。至于说有可能突破这个极限吗?至少在古代,客观上说不可以,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古人的生活状态也不可能想得起来搞什么海外殖民,北方也无法突破戈壁的限制。那么我们的文明在新时代,能不能突破以往的屏障迎来一次新的大发展,那就要看各位的努力了。祝愿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