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梦想和爷爷一样当老师,爸妈却不敢告诉他:家里已没钱救他

“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和爷爷一样当一名老师。”湖南省儿童医院病床上,瘦小的罗一凡身旁摆着两台输液泵,化疗药物不停地灌入他身体,但这并不影响他跟隔壁床的小病友分享他长大后的梦想。图为病床上,莫丽莲在询问儿子身体情况。

看着孩子,罗一凡的妈妈莫丽莲暗自抹泪,而楼梯口罗一凡的爸爸罗淑雄,正愁眉不展。在莫丽莲眼中,丈夫罗淑雄是个开朗的人,自从儿子生病后他就变成这样,整天默默不语,跟以前判若两人。图为病床上的小一凡。

35岁的罗淑雄来自湖南省郴州资兴市黄草镇,2010年在广东工厂打工认识了妻子莫丽莲。虽然莫丽莲了解到罗淑雄家庭情况并不好,但莫丽莲并不介意这些,2011年1月她与罗淑雄走进婚姻殿堂。图为出租房里的一家三口。

罗淑雄的父亲罗戊珍是一名乡村教师,工作35年,多次获得表彰,在当地深受学生喜爱。可是在罗淑雄新婚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在学校忙碌了一天的父亲安顿好学生就寝后突然倒下,再也没醒来,那一年罗戊珍才53岁。当时25岁的罗淑雄无法接受父亲去世的事实,直到女儿和儿子罗一凡出生,这个普通家庭渐渐从阴霾中走出。图为罗淑雄父亲的一摞表彰证书。

2014年,随着儿子罗一凡的出生,这个家庭开始充满欢声笑语。“如果父亲还在,他就能抱一抱自己的孙子,他一定很高兴。”罗淑雄感到很遗憾,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儿子努力读书,未来让孩子当个老师,把父亲未完成的事完成,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可命运就是那么残酷,小一凡从小体弱多病,直到今年被查出神经母细胞瘤后,一家人再一次陷入伤痛之中。图为罗淑雄的两个孩子。

2020年2月,小一凡总是腿疼,发烧还抱着肚子喊疼。罗淑雄夫妇带儿子到资兴县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结果为缺钙和贫血,于是买了补钙和补血的药便回了家。可孩子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在两天后陷入昏迷,夫妇两急忙带儿子到市中心医院就医,住院一星期后,做了B超和CT,结果显示胸腔有阴影疑是肿瘤,血象也很不正常,让他们转到郴州市儿童医院。图为罗淑雄在看儿子是不是发烧。

夫妇两抱着孩子赶到郴州市儿童医院后,经过检查和B超确定了肿瘤位置后,立即安排切除手术,但在手术进行中发现肿瘤太大,又在动脉上面,市儿童医院没有做过此类手术,无奈临时放弃手术,先取样活检,小一凡随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几天后活检出来,被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图为病床上的小一凡。

罗淑雄一度不敢接受事实,希望是误诊,看着一旁哭得撕心裂肺的妻子,罗淑雄安慰自己:“万一是误诊呢?到省城医院检查后再说。”3月初,小一凡转到湖南省儿童医院,随后做了骨髓穿刺基因检测一系列检查,几天后最终还是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M期 高危),罗淑雄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图为莫丽莲在落泪。

医生告诉他们,神经母细胞瘤被称为儿童癌症之王,孩子可能随时会离去,要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先化疗减小肿瘤,再手术切除,随后看情况再做干细胞移植。化疗、肿瘤切除术和后期的干细胞移植的费用大约需要几十万元,得知这个消息,罗淑雄和妻子又慌了神,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图为一家三口回出租房。

但罗淑雄和妻子态度坚决,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救孩子。为了尽快筹集费用,夫妻俩四处求人借钱,亲戚朋友们也很同情他们,纷纷解囊相助。“就这样,我们拿着家里仅有的3万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12万块钱,开始了孩子的治疗。但仅仅做了三次化疗这15万就已经花了一大半,面对后面的8个疗程及手术和移植该如何是好?”罗淑雄说。图为出租房内,莫丽莲抱着儿子。

小一凡开始化疗后,第二个疗程便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呕吐、腹泻、发烧、掉头发……第三个疗程时,体重也从35斤降到23斤……看着原本可爱俊俏的孩子被折磨的万般憔悴,夫妻俩心痛至极。在药物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孩子就只会模糊地喊着“疼!”每次听到孩子哭声,夫妻俩都心如刀绞,不明白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一个6岁的孩子。图为出租房里,小一凡在给妈妈擦眼泪。

罗淑雄带着妻儿奔波求医,原来在工地上的电焊工作也失去了,家里早已没有经济来源。现在罗淑雄每天给孩子送饭后,就去医院外代客泊车,帮停一辆也有几元钱收入,运气好有时一天能挣150块。虽然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是一份希望。图为罗淑雄在医院前面路上代客泊车。(李江丽)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