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冷暖人生》的感悟

读《冷暖人生》的感悟

乾州碎娃

《冷暖人生》是王炳南先生的侄子王德明先生编的一本小册子,在这本册子里,作者回顾了家族亲人及个人的历史点滴。

这本小册子是经由袁富民老先生帮我收集到的。前几日,应袁老师邀请,携女儿赴袁老师居所,拜见袁老师和阿姨,和袁老师商讨地方志整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袁老师为我收集整理了包括范紫东先生编撰的《乾县新志》、陈祉仲领衔编写的《乾州人》、范紫东研究会刊物《范紫东研究》(第五期)等一些难安能可贵的书籍,这让我感激不尽。其中就有王德明先生亲笔签名的这本小册子。

王德明先生作为王炳南先生的侄子,是很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的讲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用了两天的时间,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小册子。

读完之后,我掩卷长思,老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是记叙自己的传奇人生吗?用先生的话来说,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宝贝的童年”“坎坷的少年”“离奇的中年”“幸福的晚年”,可谓是跌宕起伏,但是先生心胸坦荡,自然也就波澜不惊了。我想这绝对不是老先生的目的,因为我们在了解老先生传奇人生的同时,结合先生的所作所为,感受到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祖辈“耕田好读书好知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良好家风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传承优良家风,这才是老先生编印这本册子的目的所在。

作为党的老干部,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殚精竭虑,尽职尽责,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即使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也能够不抱怨、不动摇、不退缩,而是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来回报党和国家。

就是在他退休以后,为了完成叔叔王炳南的遗愿,为了造福乡梓,拿着叔叔的捐献给家乡的所有积蓄,他不顾年老体弱,竭尽所能、东奔西走、辛苦奔波,筹资修建炳公学校。为了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他多方搜集叔叔的历史照片,建立王炳南先生生平纪念馆。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炳公学校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他又和堂弟们几经努力,募集到学校急需的学生及教师办公电脑等教育教学设备。

《晚照如霞,造福乡梓》这是老人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为老人写的一份总结材料的标题。正因为老先生在家乡办学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成绩斐然,他被国家民委评为国家民委系统老干部先进个人、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西北民族大学评为优秀党员。我觉得朋友送他的那副对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多少”,也很精炼,正是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

最后摘抄部分个人读这本小册子时的读书笔记,用作结束语。

1、根据先生的题目自拟了一副对联,不太工整,仅供娱乐:人间冷暖自在我心,江湖进退全凭意趣

2、看到老人写给子女类似遗嘱的嘱托,不由心酸:最是伤人心,老来相伴。撒手驾鹤归,谁怜孤灯眠?

3、看到人世间情感纠葛,纷乱如麻:春花落尽秋花开,有情总被无情累。人生是处花锦簇,不恋蜂蝶只爱家。

(0)

相关推荐

  • 90岁袁隆平现身整形医院,接受整形手术,整容原因让人肃然起敬

    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思想开放的时代,化妆.整容早就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根据大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底,中国已经超过美国.韩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一 ...

  • 【广东】曾昕《美丽的丁香花》指导老师:孟凡启

    美丽的丁香花 东华小学六年级 曾昕 校园中的丁香花开了,紫色的丁香花争先恐后地开放,那淡雅的清香在校园里弥漫着.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打响了,老师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教室,而我们班 ...

  • 傲雪红梅:我的恩师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2017年,注定是一个富有传奇. ...

  • 闭关文集之教子一艺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53  状元先生 俗话有状元子弟,无状元先生! 人考状元都不愿再当教书先生,三家村穷先生皆出了名.但陈弘谋不一样,为官居太守,在朝极人臣,仍归乡 ...

  • 人分三等,你属于哪一种?#智慧 #境界 #吴军读国学 #人生感悟 #人生哲理

    人分三等,你属于哪一种?#智慧 #境界 #吴军读国学 #人生感悟 #人生哲理

  • 随笔||读《红楼梦 》 看王熙凤

    读<红楼梦>看王熙凤 谢庆堂||河北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毛泽东主席喜欢读<红楼梦>,还提倡干部读<红楼梦>.最典型的是他1973年1 ...

  • 随笔||读《心是一壶水》有感

    读<心是一壶水>有感 富羽轩||四川 刚收到<心是一壶水>这本书时,书的封面就让我眼前一亮,感觉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吸引着我.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书读了起来.差不多用了一天的时 ...

  • 随笔||读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读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方亦飞||湖南 主席一生热爱诗词,写下了不少令国人耳熟能详的诗篇.主席诗词往往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无不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气吞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毫不 ...

  • 让人一读再读的人生感悟短语, 透彻走心, 读后让人心胸豁达

    一*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宽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 二*不合适就是微波炉爱上凉菜,你的热情它不需要. 点击加载图片 三*人生,没有永 ...

  • 【杂谈】奇石:读懂需要智慧,读透需要感悟

    原创:石信风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对于很多玩石新手们来说,拿到一块石头除了觉得很美以外,几乎什么都看不懂,不知道它属于什么石种.主产地在哪里.外部有哪些特质.内部有什么结构.含 ...

  • 随笔||读书记

    读书记 父亲是乡村中学的教师,每到春节的时候,他会将很多旧报纸带回家中,这样,童年居住的那幢简陋土坯房因为糊上了报纸,而变得亮堂起来.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屋子亮堂了,我还对报纸上那些图和字感兴趣. 那时 ...

  • 随笔||读《老人与海》有感

    读<老人与海>有感 陈天洪||四川 趁着国庆中秋长假,我再一次来到了书店,翻阅着年轻时代看过的书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重读让心灵得到新的感悟,让寻找自我成长的路不再迷茫-- ...

  • 随笔||读《道士塔》有感

    读<道士塔>有感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首篇文章.文中纪年的开始为1900年,有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持,并在偶然间 ...

  • 随笔||读包氏家训有感

    读包氏家训有感 唐锦禄||江苏 日前,余在病榻上无聊,便从书案上拿出<包氏家训>一书,翻阅后感慨颇多. 历史上的包拯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秉公办案,执法如山.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高官重臣,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