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语文启蒙你做对了吗?

我们小时候流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是英语,现在又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亲子阅读,那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启蒙”呢,怎么进行语文启蒙呢。

这本书是常青藤爸爸和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老师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家长们的疑问一一解答。

什么是语文启蒙?

语文启蒙,除了让孩子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这些语言背后的思想。

也就是说,语言和思维是构成语文启蒙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点。

两者的发展又是相互促进的,语言精准表达思维,思维让语言表达更精确。

为什么重要?

语文打开了孩子认知世界的大门。

一个人的认知越高,能够大开的门越多,接触到的世界也就越大。

语文的启蒙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生的启蒙。

李怀源老师指出以前我们学习语文抓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更注重语文素养,素养不是摒弃能力,而是包含能力,能力是割裂开的,而素养是整体的,其主要体现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孩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世界时,他的思维和感受也在不断地增强,对语言本身和背后思想的审美也在提高,这是我们不断了解文化并积淀的过程。

可以怎么做?

语文启蒙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时刻发生的一种无形影响力。

书中按年龄分为几个章节分别来介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语文启蒙。

首先,0-5岁,家庭语文启蒙。

1,同英语启蒙一样,语文启蒙也是越早越好。

2,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书面语言,引用古诗词句,而不是机械背诵,结合生活理解更好。

3,启蒙就是让孩子明白,对待孩子的问题认真解释,虽不立即吸收,但有了一定经验见识自然就会明白。

4,生活中就可以进行语文启蒙,比如指示牌,街道名,比如在美术馆讲一讲对这幅画的感受。

5,选择好的儿童读物,语言适合孩子,与孩子心理与生活相关联,能够吸引孩子,各种类型的书都可以读。

6,养成亲子阅读习惯,读书是要被吸引而不是被要求的,创造让孩子表达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全家共读氛围。

7,识字只是阅读的副产品,语言文化的传达和思维训练才是第一目标,想要识字快和多,秘诀就是多阅读和多运用。

其次,5-6岁,幼小衔接语文启蒙。

1,听和说是这个阶段的核心,而不是识字拼音背古诗,多听有意义的内容,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有逻辑和条理性。

2,比起会写多少字,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姿势更重要,比起识字量,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更重要。但家长也可以在家适当地教一些,自然习得就好。

3,拼音是放在阅读后两个单元学习,来帮忙识字阅读,不会和英语混淆,况且孩子自己会转换思维。

4,在独立阅读前,要拥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建立自觉自信。

最后,6-12岁,小学阶段语文学习。

1,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重点是识字,写字与朗读。识字除了阅读,可以玩游戏。写字部分老师最初要求比较严格,从标准建立,心理,生理方面是合理的。多给孩子创造用朗读表达的机会。

2,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重点是阅读和写作。从朗读过度到默读,对速度、内容提取开始有要求。写作要求全面、准确地表达。

3,“三年级现象”原因有二,一是分数结构变化,一二年级基础知识多也大都学过,看图说话只占10分,考100不难,三年级基础知识量和难度都提升,作文提到30分。所以对识字量阅读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要求提高。

4,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重点依旧是阅读和习作。增加课外文化体验,与既有知识建立联系,开拓思维视野。不盯成绩课本学习,多关注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成长进步。

5,语文学得好不好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关系,但不能说有影响,看似相关,但不一定是必要条件,毕竟语文的表达方式与其他科目不同。

6,错别字重复写不一定对所有孩子适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法。写字慢,可能是时间意识模糊,可以先建立时间观念。

7,阅读量大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写作也需要专门的练习,阅读时揣摩作者的表达结构与语言特色。读的越多,阅读越好;写的越多,写作越好。思考和表达相互促进。

在书的最后,还提出了现在语文教育已经从我们小时候一词一句一段落的碎片式教学改革为整体式教学,也就是老师会以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为核心目标,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讲,比如让孩子观察好几篇文章的相同点不同点等,不再像以前以老师为主,现在是以孩子为主,去动手体验。

这篇文章没有太多的解读,只是做了简要的总结,尽量还原了书中李怀源老师的建议。

借用文中的一句话来结束:

我们对孩子进行启蒙,不是一定要让他考出漂亮的语文成绩,而是要培养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有思想,能表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