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提出将取经行动时间定为5048天,为何说如来无法拒绝这一建议?

(博士论西游第七四二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72)第九章――如来佛经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唐僧取到“有字真经”,返回东土之际,观音向如来提出,取经行动的时间应为“一藏之数”的5048天,对于取经已经耗费了一十四年的唐僧,该建议只给他“返东回西”留下了短短的8天时间。

尽管唐僧因得到《心经》而转投到燃灯门下,但前身为“金蝉子”的他,与如来毕竟还有师徒之谊。如果给他留出充裕的时间用来展示真经的功能,他必然会得到东土大唐众生真心供奉,从而会对因取经行动而入驻大唐的观音形成牵制,这对如来相当有利。

按照上述分析,当观音提出要将取经行动定为5048天时,如来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如来竟然十分高兴,立即表态,“所言甚当”!如来对此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本人认为,首先一点,就是如来根本无法拒绝观音的这一建议!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观音此提议让取经行动在佛派拥有了合法性,二是观音此要求让“三藏真经”进一步提升了功能。

对于“一藏之数”的发现和应用,我们在第561讲中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已经知道,该数字是由太上老君首先发现,并且在兵器打造中进行了应用。同时,该数字已得到各路神仙的认可,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其中也包括了佛派和如来。

因此,如来在编纂真经之时,尽管经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5048卷,达到了15144卷,他也没有对该数字重新命名,而是将其称之为“三藏真经”,意思就是“三个一藏之数的佛派经卷”。

在此情况之下,观音提出将取经的时间定为5048天,“庶完藏数”,不仅能够得到其他各路神仙的认可,并且也符合了佛派神仙使用数字的惯例,进一步增强了取经行动在佛派的合法性。

同样,我们也知道,尽管书中没有相关记载,但是所谓的“一藏之数”必然拥有强大的功能,否则,八戒的钉钯和沙僧的降妖宝杖,太上老君和鲁班也不会将它们都打造成5048斤,如来更不会将真经命名为“三藏真经”。

不管取经行动的内幕如何,但是从表面上看,该行动是为了利用“三藏真经”的功能,来拓展现在佛派业务范围、挤占道派地盘和削弱太上老君实力,因此,在取经行动基本得以成功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三藏真经”的功能。

无论是自愿,还是无奈,如来已经不多不少地传给了唐僧“一藏之数”的经卷,观音又提出让取经时间也达到5048天,不管她的真实目的如何,但是客观上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三藏真经”的功能。

由于上述两条原因,使观音暗藏玄机的这一建议,从表面上看,显得格外冠冕堂皇。因此,如来尽管知道观音的真实用意,但是他也根本无法拒绝观音的要求。

如来只能同意让历经十四年才到达灵山,来到大雷音寺取到真经的唐僧师徒,在八天内就必须要“返东回西”,不让他们有一点时间来阅读、宣讲真经,更不给他们机会来展示“三藏真经”的功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