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为狐狸鸣个不平
《狐假虎威》是个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原文如下: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很多寓言故事是臣子跟君王进谏、对话,为了生动、浅显,容易被接受而采用的一种话语方式。
在这则寓言中,老虎和狐狸没有被赋予形象色彩,就是用来说理的譬喻。
后来被改编后,狐狸是作为一个狡猾的形象进入读者视野的。在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21课,选了《狐假虎威》。文中正面描写狐狸的词句“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通过老虎来描写狐狸的词句“其实他受骗了”。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明明,狐狸是弱者,性命攸关了,但是在文中被塑造成个骗子和坏人,倒是随便抓人来吃的老虎成了一个憨厚老实被欺骗的形象。让人联想起课文《夜莺之歌》那个小孩就是骗了德国人,救下了整个村庄的人,还歼灭了进犯的德国军队,就被塑造成了英雄。那狐狸为了拯救自己的性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骗一下老虎,有何不可?
围绕这个话题,我们不妨在中高年级做两个学习活动。
第一,把那些描写狐狸负面形象的词句换一换。体会一下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表达的重要作用。
比如: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兴高采烈,威风凛凛;老虎半信半疑,探头探脑。
通过置换情感色彩不同的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效果——是不是很天才的想法呢?
第二个活动:讨论一下,教材中这些关于骗人的话题:夜莺之歌,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狐假虎威……遇到强大的坏人要人命的时候,要不要欺骗,能不能欺骗,怎么欺骗才有效果。教会娃娃们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坏人,要机智,不能乱发善心——就是那句网红话,你的善良要有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