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短医话
孙郎中按☞ 很多粉丝给我留言说,短医话挺好,文字不多,短小精悍,但可以直接了当说明问题,有利于快速阅读,希望多写些实用短医话!因此,我今天又编辑撰写几篇短医,希望能帮到大家!
●早春时节,天气乍暖,此时阳气上升,人易自觉烦热。冬寒未尽,切不可乱减冬衣。但若天气突热,亦不必多穿至汗出,反为不美。减衣之法,先减上衣,下肢要重视保暖。若遭风寒外袭,轻则伤风感冒,重则寒着筋骨,久而成痹。若阳气过伤,下焦渐虚,相火反浮,高风飘摇,最是危险。一旦中风,则灵智尽损,生机猝遏。俗语“大风吹倒无根树,伤寒偏死下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明确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如此穿衣最有助于养生。反观大街上的女人,却早早地穿上了丝袜短裙或“露踝装”,漂亮但受冻。所以,春天最好坚持适当保暖,“捂一捂”,以养护阳气升发。
●唐朝大医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说小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类似的食物还有洋葱、芥菜、香菜等,既有疏散风寒之功,又可通阳化气。春令时节若阳气生发过度,出现心中烦躁、焦虑、情绪不稳且易发脾气、失眠、脸上痘痘多、头晕、头痛、咽痛、抑郁、神经过敏猜忌、咽部有物感、口腔溃疡等等,那就要吃些酸味的食物以收敛阳气,可经常喝点乌梅冰糖水,以敛降木火,颇有良效。
●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尤其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平时要随身备一外套。温度升一重,衣服减一重,慢点减,不可暴去。唐代大医孙思邈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民间也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俗语。正当春寒料峭,多捂一捂吧,既顺应阳气生发,又御邪防病。
●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之品,如红枣、蜂蜜等,忌酸涩。而春季养肝,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思是说,春天宜少吃酸的,多吃甘的。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其实,春天有一种食物吃着对于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它就是红枣。大家可每天吃上几颗红枣,除了生吃之外,也可以用来炖汤或是煮粥食用。
●春季主风!而风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春风吹又生”,春风可以带来无限生机,但春风又变幻莫测,极易伤损人之肝,尤其易耗人肝阴,使人肝阴不足。肝阴不足通常会使人出现头晕、眼干、目涩、迎风流泪、舌红少津、脉弱细数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感冒、咳嗽、肝风头痛、中风等。“风者,百病之长也”,因此,在春季尤其要注意防风邪致病,“防风如防刀”!
●据观察,不少人每当春天就特别容易烦躁不安,而且,脾气也大,睡觉也不安稳。这是因为春天时阳气上升,如果肾根不固,则容易上升太过,出现火炎于上的现象。我认为,凡是春天里心情不畅,易发脾气,易上火,易烦躁,易夜汗身热,或者出现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哮喘、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等现象,都可以用茵陈、淡竹叶、连翘等泡水当茶频服,可以消除焦虑,改善睡眠,调畅情绪,特别是治疗春天的夜汗身热,最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