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冀凭什么专权近20年?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10-1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顺皇帝 永和三年 公元138年
大将军商以小黄门南阳曹节等用事于中,遣子冀、不疑与为交友;而宦言忌其宠,反欲陷之。
【译文】大将军梁商因为小黄门、南阳郡人曹节等被皇上所信任,就让自己的儿子梁冀、梁不疑和曹节等交朋友;而其他宦官嫉妒曹节受宠,反而想要陷害他。
【解析】朝臣结交当权宦官,这是造反的前兆,若是强势皇帝碰到这种情况,将会统统杀光。比如说秦始皇,宦官透露自己的行踪,抓不到人就全部杀。
事见:深度思考:寥寥数语的记载没那么简单
梁商此举,分明是不把顺帝放在眼里。而宫中失意宦官认为扳倒当权宦官,夺权的机会来了,于是有了[反欲陷之]的打算。
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与左右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
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与左右亲信勾结密谋,一同向顺帝诬告梁商和中常侍曹腾、孟贲,说:“梁商等人,准备征召其他诸侯王之子前来洛阳,图谋废黜顺帝,另立新皇,请将梁商等人逮捕治罪。”
【解析】是不是诬告不重要,这只是一个治罪的理由而已,根本还是这些宦官认为梁商结交当权宦官犯了大忌,皇帝有洗牌的需要。
因此编个理由,递把刀给顺帝,希望他顺竿往前爬。只要将当权宦官和梁商下狱了,宦官们为了掌权,什么罪名都能编排出来。
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顺帝说:“大将军父子是我的亲信,曹腾、孟贲是我的宠臣,一定没有这回事,只是你们忌妒罢了。”
【解析】张逵等人步子迈得太大了,一口气要求顺帝将当权外戚和宦官连根拔起,顺帝哪有这个魄力。能不能一杆清台另说,就算将当权宦官和外戚清洗掉,又该用谁?
逵等知言不用,惧迫,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
张逵等人知道他们的谗言不会被顺帝采纳,非常害怕后续被报复,于是退下,假传圣旨,在宫中逮捕曹腾、孟贲。
【解析】梁商是顺帝的老丈人,外戚、宦官、士族这三方势力本是三足鼎立之势。顺帝不依靠外戚、宦官又能相信谁?士族吗?不可能的,东汉最后大乱就是士族之乱。
所以说,要求顺帝同时打倒外戚和宦官这是不可能的。外戚是顺帝的底牌,不可能放弃,但宦官是可以替代的。
此时的当权宦官已经倒向外戚,破坏掉了三足鼎立的政治生态,皇帝有换掉当权宦官保持生态的需求。
若是张逵等人把打击面缩小一点,只针对倒向外戚的当权宦官,随便编造个罪名,说不定顺帝就同意了。
帝闻,震怒,敕宦者李歙急呼腾、贲释之;收逵等下狱。
顺帝闻讯,大发雷霆,命宦官李歙紧急传令释放曹腾、孟贲;并将张逵等人逮捕入狱。
【解析】张逵等人假传圣旨收曹腾、孟贲等人下狱,这是想干什么?这是帮皇帝表态,想逼反梁商,强行将皇帝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张逵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假传圣旨这种事一出,顺帝立刻就反感这些家伙了,还没上位就这么跳,将来掌权了岂不是要翻天?
所以相比之下,顺帝还是觉得自己的老丈人可靠一点,虽然也闹了些不愉快,但相比之下,总比这些假传圣旨的宦官可靠些。
张逵假传圣旨,下狱论罪没问题。但不该释放曹腾、孟贲,这两个宦官跟外戚眉来眼去,早就该死了。应借张逵之手杀之,然后帮张逵畏罪自杀。再提拔不牵涉皇帝以外任何势力的宦官掌权。
四年,春,正月庚辰,逵等伏诛。事连弘农太守张凤、安平相杨皓,皆坐死。辞所连染,延及在位大臣。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十三,张逵等人伏法被诛。弘农太守张凤、安平国相杨皓,因被张逵等人牵连,都坐罪处死。受口供牵连的,还涉及在位朝廷大臣。
【解析】宫中的一点波澜,直接牵连到地方太守和诸侯国相;弘农郡、安平国(博陵),弘农杨氏,博陵崔氏,这都是士族郡望,地方长官受士族影响在所难免。
表面上是宦官内部的倾轧,而实际上,当权宦官背后是外戚,在野宦官背后是士族官僚。
唯独没有宦官忠于皇帝,或者说忠于皇帝的宦官无法立足,外戚和士族在宦官之间打了一场代理人战争,从此以后,宦官集团开始倒向外戚,这是梁冀此后多年专权,压制士族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