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载2021年1月29日《文汇报》第七版“读书周报”俞晓群
一个国家,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像一幅五光十色的拼图版,除了种种个性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些共性的拼图,必须存在,否则距离文明建设的标准还有缺失。比如上海,一个举世公认的东方文化地标,每一年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像书展,已经有了亚洲最大规模的上海书展,还有上海国际童书展,那么,还缺少什么呢?
近日朵云轩集团与草鹭文化合作,计划2021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上海国际古书博览会。他们已经在网上进行这项活动的预展,有来自十个国家及地区的17家书店参加,展示出80余件珍稀藏品。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在线下,以“淡抹浓妆总相宜”为题,请来藏书大家韦力先生与王强先生,请他们对谈藏书文化。这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上海大都市的魅力。有了这一块文化拼图的到来,会使上海的城市底蕴更加坚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将在上海古书博览会上展出的部分珍本书影:《乔叟作品集》 此时我的思绪又回到十年前。当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开始关注书籍装帧的源流。为此几次派人去欧洲,学习西方的书籍装帧艺术,结识了一位英国装帧艺术家谢泼德先生。我组织翻译出版他的两部著作《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书之瑰宝》《艺术中的灰姑娘》,他也曾两次来上海书展讲座。在谢泼德先生那里,我开始对特装书与珍本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得到两个观念:一是书不但要追求做多,有时也会追求做少。诸如毛边本、签名本、定制本、珍藏本等,它们最终的价值,会在收藏与古书市场中得到展现。二是卖书不但要追求新,许多时候也会追求旧。谢泼德列举了当时纽约、伦敦、中国香港等世界上一些有名的古书博览会。当时我还专门安排人去伦敦,参加伦敦古书博览会,那热闹的场面,丝毫不逊色于我们熟知的伦敦书展。谢泼德还说:“西方的古书收藏组织是会员制的,其中没有中国人,我可以介绍你们参加。”
说到古书博览会,离我们最近的是香港古书博览会。前些年每年举办一次,我经常见到许多内陆收藏家或赶去参加,或托人买书。比如两年前,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道群先生就曾发来消息,称香港古书博览会上,某种书出现了,他让我问一下王强,是否会感兴趣?王强闻言淡然一笑说:“我已经收藏了此书更好的版本。”谢泼德还问过我:“这样的博览会,是否能在中国落地?北京、上海、深圳,哪里更合适呢?”2018年末,草鹭文化公司启动。在上海陆续安排一些活动,有英国装帧师马克先生来到上海理工大学,为学生讲授西方书装课;有许忠如先生来到上海思南书局,讲述奎文斋百年收藏;有王强先生来到上海图书馆,讲述自己以乔伊斯为主题的收藏。王强的这些珍本收藏价值昂贵,他一本本从美国背到北京,我们从北京开车,直接送到上海;活动结束后,再运回北京。
启动一年后,赶上新冠疫情肆虐,许多文化活动只能转到网上进行。我们能做点什么呢?通过网上讨论,项目列了一大串,最终确定三项,都是与人在英国的恺蒂女士连线:第一项是举办英国手工书籍装帧联展,我们签约到11位装帧设计师,在网上展示他们的作品与理念。第二项是古书收藏。第三项尚在运作之中。这里单说第二项,这一次我们采取国内外合作的方式,内陆请来上海朵云轩集团,国内堪称翘楚;海外请出英国百年老店奎文斋,他们是国际收藏界的大佬。奎文斋太有号召力了,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博览会,比如香港古书博览会,都是由他们组织操办的。这一次网上博览会落户上海,除了文化传播、公益宣传之外,我们还应该如何深化呢?
《扬子风景》封面内页
由此想到香港古书博览会,因为疫情等原因的影响,已经停办两年,所以我们动了将这一项活动引入上海的念头。应该说,对于国际商家而言,上海是有号召力的,它的商业优势明显,文化实力雄厚,人文环境相对宽松、规范。重要的是,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正好需要这样一块文化拼图。再加上朵云轩集团主导,以他们的地位、实力、信誉、能力等等,一切可行性的论证,都可以达到畅通无阻。就这样一拍即合,就这样水到渠成。
上海古书博览会的网上预展备受关注,中外珍本书招商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期待2021年,新冠疫情散去,国内外古书商与爱好者,能在上海欢聚一堂。
(作者为资深出版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