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倾诉
2016年初春,乍暖还寒,乙苏婶子拿着《大山儿女》的底稿,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文化人”看看。以前读过她的散文,没想到现在竟然拿出厚厚的一本来,着实吃了一惊!
翻开带着墨香的底稿册子,一股质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文笔或朴实无华,或清新灵动,心里油然而生敬意。随着她笔下的故事笑着,哭着;唏嘘着,感动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乡,是永恒的话题。故乡,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是乙苏婶子梦想开始的地方,那里有最拙朴的思想启蒙,最朴素的亲情传承,最原始的文化浸染……
故乡,是背着书包上学的早晨,是放学后拾柴割草的黄昏,是场院里碰拐踢腾的嬉闹,是池塘边初春柳笛的悠扬欢快……
尽管因为修建朱庄水库的缘故,曾经宁静古朴的小村庄光荣地迁出库区,只有在库水水位降低后,通过那些残垣断壁,还能依稀想起故乡曾经的模样:东西走向的长街、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小巷尽头拾级而上的小院、参差错落的阁楼、清澈流淌的泉水河;最难忘的还是土坯炕上妈妈纺车的嗡嗡声,兄弟姊妹五人的玩闹和趴在炕头上听父母讲的有趣的故事,父亲坐在圈椅上抽旱烟的姿势……
作者把这些褪色的零散片段诉诸笔端,在人们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那些遥远的遗失的美好,都成了那个无忧无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弥足珍贵的记忆。勇当山里孩子王,十年辛苦不寻常。
尽管十年浩劫在她幼小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文化的荒芜也蹉跎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是从乡村的代课教师到民办,再到转正到第二故乡陈庄做小学教师,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让她对大山有了更加亲近的感情。
村干部热情的接待,学生娃期盼的目光,蜂拥而至的学生家长,让她有了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了山里娃有书读,长本领,她把青春献给了这片多情的土地!于是便以钟为号,油灯作伴,送走了多少晚霞晨星,迎来了多少金秋寒冬。
清晨和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步,早读响起朗朗的书声,白日里,教鞭牵动着求知的目光,夜晚油灯下耐心地批改作业。劳动课同孩子们一起踩泥、垒灶台、盘火炉、抹黑板,课余领着学生打猪草为学校的十几头猪仔煮食,放假了也不回家,领着学生上山捡酸枣……
后来索性把户口也迁了过来,成了名副其实的陈庄人。年假排练《朝阳沟》,为村里人唱戏演节目,乡亲们也用最朴素的方式接纳了她。逢年过节总有吃不完的好吃的,秋后分粮食也肯定是最好的。那份信任和感动让自己无悔地付出着,奉献着。
乙苏婶子为了让山里乡亲的梦想照进现实,呕心沥血,默默付出着,耕耘着。这种精神境界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凡中的伟大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后来,乙苏婶子在西上庄乡当乡长、书记,对山乡的山山湾湾、坡坡垴垴、沟沟岔岔再熟悉不过了。那里有孩提时代玩伴的足迹,有冬日里冒着热气的甜水井,有奔流不息的五梅川大河……
给我最大震撼的,是她为了让山民摆脱贫困修公路和修水库的奋斗史。创业是艰难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可困难再多也挡不住她为百姓谋福祉的坚定信念。
以前,她在我的心目中的形象是干练的“女强人”,雷厉风行的“铁女人”!很难想象在她并不魁伟的身体里,究竟蕴含着多大的能量!为了彻底修好路和修建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白凡石水库,她和乡里的领导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请专家设计,在乡里广泛地做宣传,一次次地奔波于山里和邢台之间,省吃俭用,餐风露宿,节衣缩食,为争取资金宵衣旰食。义无反顾的勇气,周密的部署,再加上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让偏僻的乡村实现了村村通,天堑变通途的宏伟理想终于变成现实,让“靠天收”的干旱的穷山沟变成了米粮川。
一心干工作,舍家为集体。为官如此,何愁百姓不拥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乙苏婶子在含饴弄孙的同时,还在继续承包着故乡的西岭,延续着对大山的那份执着的爱!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披上了层层绿装。绿意纷披,鸟语花香,瓜果遍地,满目生机,俨然一个世外桃源。以书为伴,进无止境。
从小时候挑灯夜读,打草时奋笔抄书,当老师时博览群书,到步入政坛后的潜心学习,直至上老年大学学习英语,乙苏婶子爱书读书的习惯让我肃然起敬。
我也明白了她长于思考和勤于笔耕的动力原来是来自于她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书缘》和《岁月悠悠书为伴》,字里行间饱含着她对书籍的热爱,体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知识的孜孜以求。
《大山儿女》,一部大山的写意画卷。除了山乡颂歌的至情至性,亲情的文字温暖而动人,关于爱情的笔墨不多,却真挚深情,让我读出了刚强的婶子也有一颗柔软的心。掩卷沉思,乙苏婶子不就是锦绣太行的优秀女儿的典型吗?
正是由于骨子里对邢襄山川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才让她穷其一生为之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鼎梅无言,书写巍巍丰碑;龙泉无声,翻涌无限崇敬;美哉,大山的女儿!美哉,刘乙苏!
本文作者:王贵平,龙泉寺乡泘沱村人,会宁中学教师,邢台县作家协会理事,邢台市杰出名师,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教育部优质课获得者。著有诗集《花未眠》,《本土诗歌欣赏》,《联考优秀作文》,《语文读本古诗文译练》,《邢台县历史文化读本》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