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史迹建筑(20)
本篇目录:
*********************************************
701.红军长征过石厢子旧址
1935年 四川省叙永县
702.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
1951年 四川省泸定县
703.蓬基井
1958年 四川省大英县
704.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1969年 四川省梓潼县
705.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
1971年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
706.奇峰渡槽
1975~1978年 四川省泸县
707.玛瑙山营盘遗址
1857年 贵州省凤冈县
708.贵阳达德学校旧址
1901~1950年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709.猴场会议旧址
1934年 贵州省瓮安县
710.苟坝会议旧址
1935年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
***************************************
701.红军长征过石厢子旧址
红军长征过石厢子遗迹位于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居委会。遗迹分布在长100米的石坝街村街道上,是叙永县一处非常重要的近现代重要史迹。1935年2月1日,红一军团二师率先进入县境,先后与川军展开数次激战,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洛浦、博古等率部抵达石厢子宿营。
次日,留石厢子过春节,开会过年,石厢子会议完成了博古交权与洛浦的重大事件,历史意义极为重大。在此期间红军还在石厢子开展革命活动:开设了石厢子红军造币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兑换处、中央红军电台机构、中央红军没收委员会等机构并开展工作。
红军在此宿营三天,于1935年2月5日离开,前往云南扎西。此为红军一渡赤水期间在叙永境内最为重要的活动,其间留下了大量史迹,有极为深远的革命教育意义。
2019年10月7日,红军长征过石厢子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2.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
大渡河上现在有三座悬索桥,第一座是红军飞夺泸定桥。另一座川藏第一桥即将通车!全长1411米的高速公路桥。
这是大渡河上第二座泸定铁索桥,距上游约900米处,是一座钢结构悬索桥却鲜为人知。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一面进军,一面建设”,在修筑川藏公路的同时,修建了川藏公路大渡河第一座钢结构悬索桥,1951年6月建成通车,为解放西藏,巩固边防作出了贡献。
大渡河桥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时修建的钢缆吊桥,是大渡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是川藏线上的咽喉要道,也成为了一道道风景。60多年来,川藏公路及其沿途桥梁不断升级完善,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10月7日,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列入第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3.蓬基井
蓬基井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城工委基井湾社区,因系全国第一口基准井且位于蓬莱镇而得名。川中石油矿物局蓬莱钻探大队1956年3月9日开钻,1958年1月188完钻,历时680天。该井井深3201.16米,在三叠系须家河组四段地层(井深2222.22米处)获得极高工业价值的卤水和天然气,为蓬莱盐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至2006年底,该井累计采出卤水720万立方米,折盐110万吨,伴生天然气1.2亿立方米,清质凝析油1100多吨,被蓬盐人誉为“功勋井”。蓬基井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重要工业遗产。
50余年的时间里,这座全国第一口基准井的生产从未见断。不仅生产了大量的盐卤、混合油,以及1.7亿立方米的优质天然气,还有锌、硼、砷、氟、碘、铁、氨、锂、锶、溴、钙、镁、钾、钠、钡等诸多其他元素,为国家的化工工业和大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10月7日,蓬基井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4.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三线核武研制基地旧址主要指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分布在梓潼县的院部机关、四所、五所、六所、十所等旧址。此次受保护的是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现在的两弹城)中的七栋院士别墅,包括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
在三线建设中,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969年从青海搬迁至梓潼县,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历经23年,1992年搬离梓潼迁至绵阳科技城。在这23年中先后组织完成了29次核试验的实施、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
至今,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两弹城)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于敏、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及张爱萍、李觉等将军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2019年10月7日,三线--研制基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5.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
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是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开展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实验基地。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建成的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它于1984年在四川乐山建成,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的成功研制和运行,使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由理论跟踪步入了大规模物理实验,跨入了国际受控核聚变俱乐部,为我国在受控核聚变科研领域装置建造和实验手段打下了良好基础。它为世界核聚变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是我国核聚变能源开发史上的重要里程,是中国聚变梦开始的地方。
2000年,成理工程在首座受控核聚变研究实验基地上成功创办;2012年,成理工程将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建成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并加以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建成以来,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聚变博物馆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位列其中。
******************************************
706.奇峰渡槽
奇峰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泸县天旱记》中得以印证:从1950年到1985年,除了3年不旱外,泸县年年遭遇旱灾,特别是靠天播种“雷响田”,常常颗粒无收。
转变发生在1973年。当时,全国掀起一股大兴农田水利的热潮,同年12月,报告列为1974年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胜利渡槽得以开工,紧接着,华丰渡槽也在1976年开建。1975年、1978年完工。奇峰渡槽的落成,3万亩农田得到了有保障的灌溉,惠及上万家农户,也方便了村民过河赶集。如今,40余载悄然而过,奇峰渡槽依然发挥着作用。
奇峰渡槽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是西南地区乃至中国丘陵地区典型的桥梁式渡槽。修建目的是解决当地丘陵地区连年干旱缺水,田土缺收短收的问题。
胜利渡槽始因其独特的桥上桥设计驰名,下层流通龙溪河水,中层为行人过桥,上层为引水槽体,总长1000米,21墩20孔,最高处33米;华丰渡槽全长1122米,共用47个大拱跨,76个小拱跨,桥墩上还有小卷拱,最高跨拱高为39米,最高处43米,是泸县跨距最大,拱跨最多,跨拱最高的一座水渠渡槽。
可以以胜利渡槽为中心,沿龙溪河和王湾、马善丘渡槽南北两个方向往阳高村、宝丰村、长林村延伸,打造现代农业花卉、果树(柠檬)蔬菜种植、田间水稻种植、乡村旅游观光带,将胜利渡槽发展成观光旅游景点。
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奇峰渡槽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7.玛瑙山营盘遗址
凤冈玛瑙山营盘遗址,位于贵州省凤冈县绥阳镇安坝村。相传始建于南宋末,具体建筑年代不详,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平面布局呈不规则多边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现存内外两道围墙,料石砌筑,长1万米,高4.8米,宽1.6米。设营门48道,射击孔500多个,炮台数十个。墙垣外旗杆石及建营碑记尚存。
玛瑙山营盘遗址,由玛瑙山营盘遗址、官田寨、钱氏家族墓葬、古桥、古道等文物建筑本体和文物环境构成。充分利用山、崖、洞、水等自然条件,周密考虑了攻、防、退、守而建成。七山连接,七营贯通,营门、炮台遍布四周,碉堡、了望台矗立其上。地上为八卦阵图,地下有溶洞。中营山体腹内溶洞与地面工事相连,洞内可容千余人。具有很高的军事研究价值。保存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遗址海拔835—877米不等。以石砌筑,包围小山7座,其中金盘山墙内面积5231.68平方米,外围面积27308.46平方米。墙高5米,基宽1.2米,以石条、石方、石块、石礅砌筑,未用灰浆粘合,牢实坚固。大石超过吨,小者百余斤,用石估计10万立方米。
玛瑙山官田寨规模中等,建筑风格典雅,以龙门、巷子、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石墙、石院坝、木楼、青瓦房为主要构筑。三条巷子,七大龙门,七个院落,数十栋房子,几十户人家组成的寨子,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习惯称其名官田(寨)。
2019年10月7日,玛瑙山营盘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8.贵阳达德学校旧址
达德学校旧址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为忠烈宫。穿过忠烈宫后的操场,就是达德学校旧址的主体部分,一所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四合院。设在礼堂内的达德校史展览,向游人展示这个开始只有二十几个小学生的私立小学,是如何发展成拥有1600多名学生的门类齐全的学校的。
该校开创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初名算学馆,达德书社,民立小学堂,民国二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后增办中学。1925年又增设女中部,为贵州省著名的私立学校。由于达德学校在贵州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这是一所反映贵阳、也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变化情况的博物馆。
达德学校因中国共产党著名共产主义者王若飞烈士1905年入贵阳达德学校读书,1912年在贵阳群旺社书店做店员。1917年在贵阳达德学校任小学教员,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同年12月,他考取贵州省黔中道留学日本官费生,在日期间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5月回国。
求学和寻找革命真理,10月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底,王若飞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的二舅父、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黄齐生先生时任贵州政府出外联络代表曾担任校长而享有盛名。这里不仅是历史名胜,也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现新增达德戏馆是融文化内涵与人文情调于一体的,由市文化局投资20余万元重建而成。按照戏剧传统制成的戏台上装饰有古色古香的木雕和布帷,观众席一律是藤椅和木桌,楼上的包厢让人回想起久远的年代。戏馆规模并不大,可容纳120名观众。与大型剧院相比,达德戏馆的形式更适合剧团的演出,同时也是为剧团专门开辟出来的演出场地。此外还有书店、茶馆,是市民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2019年10月7日,贵阳达德学校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9.猴场会议旧址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西1公里的猴场村。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元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扩大会议,即历史上著名的“猴场会议”。会址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
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 7米,内有正厅 5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2009年,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34年 12 月 31 日至 1935 年元月 1日,一群历史的巨人驱动着长征的铁流曾在这儿下榻,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解决军事指挥权和红军战略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猴场会议后,实质上已经结束了李德的“太上皇”地位,军事指挥权已经掌握在毛泽东的手中,并实现了战略方针的转变。
猴场会议是红军入黔后,政治局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强调加强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转入反攻,消灭敌人主力的指导思想,使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消极避战转为积极作战、积极防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赤化,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瓦解白军,传播革命火种。遵义会议决定,红军一举突破乌江,直捣遵义,实现了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如箭簇,意寓战略方向再次转移;体呈三棱,象征红军长征三过瓮安。望全县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圣土上,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宏伟业绩。
2019年10月,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0.苟坝会议旧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县城50千米,距遵义市56千米。苟坝会议会址是一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传统木结构的瓦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10日—3月12日,中央红军在此召开会议。苟坝会议会址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突围转移到遵义创建川黔边新苏维埃区域根据地。在遵义地区活动长达三个月,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遵义县委员会、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权)、赤色工会、农会和工农武装游击队。中共中央在遵义县境内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行动方针。苟坝会议等系列会议确立、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实现生死攸关的转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11日,周恩来提议继续召开20多人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经过争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终于说服参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使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再一次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2019年10月7日,苟坝会议会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021-02-01 23:43:25)
-
(2021-01-30 16:28:31)
-
(2021-01-29 18:22:59)
-
(2021-01-28 17:51:18)
-
(2021-01-26 18:42:02)
-
(2021-01-25 19:27:32)
-
(2021-01-24 13:06:55)
-
(2021-01-23 17:40:08)
-
(2021-01-22 12:38:51)
-
(2021-01-21 12: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