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歌(原文 白话解 音频)

—1—

出处

本歌录自《针灸大成》。有人提出此歌是宋代杨氏所作。元代王国瑞所撰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首先搜集了此歌,题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以后《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引入,称之“玉龙歌”。“玉龙”之说法不一,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杨光欣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镂精妙,不似人作。”这段记载与玉龙歌命名的含义比较吻合。选用“玉龙”二字,可能是一取其贵,二取其120穴,合玉龙长一尺二寸之意。

本歌介绍120个腧穴,分治80余种病症,主要内容有:一是强调《玉龙歌》的应用价值;二是重视经络理论;三是强调辨证施治,按病之寒热虚实分别施针或艾灸或针灸并用;四是全身疼痛取不定穴(即以痛处为穴);五是注重沿皮卧针透刺或出血等针法。此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临床参考价值很大。

—2—

原文及白话解

【歌诀】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kē),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

伛(yǔ)者立伸偻(lǚ)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

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㖞左泻右依师正,㖞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

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

亦治项上生瘰疬① ,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

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

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目难睁,

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

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

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

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

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

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

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

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绝起疲癃。

脚背肿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

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

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

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

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

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

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

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

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

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

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

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

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瘘② 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

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

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

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

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

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

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

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蛾③ 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

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如今瘾疹④ 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

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

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

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

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

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

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

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

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

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⑤ 。

九般痔瘘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

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

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

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

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

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

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

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

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

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

诸经俱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

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有筋有骨须浅刺,着艾临时要度量。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

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huánɡ),

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

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

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

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病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

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

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

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

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

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脾泻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

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

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

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注释】

①瘰疬:又称鼠瘘。一般指颈部淋巴结结核。

②痔瘘:痔疮和肛瘘合称痔瘘。

③乳蛾(鹅):扁桃体肿大。

④瘾疹:指荨麻疹。

⑤邅迍(zhānzhūn):不顺利。此处指肾虚证。

【白话解】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

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扁鹊(托名)传授给我玉龙歌,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长久、缠绵难愈之症也能痊愈。玉龙歌是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千年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讹误,证明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歌诀一共涉及120个穴,使用起来非常绝妙,但是恐怕现在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未必使用得当。针刺时补泻分明,才显出医生的高明。按本歌诀施治,腰脊弯曲(似指急性腰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一定可以名扬天下了。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

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失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严重时还可发生头晕目眩,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风病不仅头痛时作时止,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两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补后泻。小儿慢惊风,表现为抽搐缓慢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攒竹穴,并施以艾灸,疗效较好。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头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时还并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府,这是前后对应取穴法。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刺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止痛,再辨证分型:如果属痰饮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如果不属痰饮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

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㖞左泻右依师正,㖞右泻左莫令斜。

口眼㖞斜的病,可取地仓透颊车施治,并应遵照老师的教导,右面麻痹而㖞向左侧,则泻右面;左面麻痹而㖞向右侧,则泻左侧,即各于其麻痹一侧针治。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

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不能分辨气味,都可取双侧迎香穴,先补后泻,有速效,有时尚未起针,鼻子已经通气了。后文说“迎香应上星”,指此配穴。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

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

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耳聋,耳内气行不畅,阻塞不通,要刺翳风,这个穴亦用治项生瘰疬。后文有“翳风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耳聋,耳内有痒、痛、耳鸣等不舒服的感觉,以及耳周红肿生疮,可取听会。后文有“听会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这句歌诀说明一穴可主二症。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

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偶尔讲话声音嘶哑不能发声,可取哑门穴浅刺(一般1寸左右),不可深刺,言语即能恢复正常。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目难睁,

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

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眉棱骨痛可取攒竹,沿皮刺向鱼腰,这种病还常伴有眼目昏花,配以头维穴可以治疗。两眼红肿,疼痛难忍,怕见强光的病,只要针睛明、鱼尾穴,并辅以太阳穴放血,症状自然消失。忽然眼睛疼痛,眼球外部充血,怕见强光,目涩难睁,取太阳穴放血即可治愈。心火上炎,两眼红赤,针刺双侧内迎香,如果能出血,效果更好,可使患者顿觉目内清凉。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

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

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本段论述了实性和虚性两种腰痛的治法。腰脊强直疼痛泻人中穴,这个穴还可用治急性腰扭伤。另外,还可配用委中穴以及腰部局部的穴位。后文“人中应委中”与此意同,这组穴位主治腰痛实证。肾虚腰痛更难以忍受,活动多有不便,可常灸双侧肾俞穴治疗。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

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腿部疼痛,遇风寒痛甚者,可取环跳、居髎以疏风通络散寒,并加以委中放血,能立见神效。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

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腿膝无力,甚至站立困难,这是风湿造成的,灸风市、阴市二穴,温经散寒通络,行走能逐渐恢复正常。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

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髋骨穴位于大腿前外侧,梁丘穴外开1寸陷中,能治疗两腿疼痛、膝头红肿、行走艰难的病,再配以膝眼,横针透膝关穴,立刻就能见效。后文“髋骨应曲池”,是上下相配法;又“髋骨应风市”,是同肢相配法。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寒湿脚气痛苦难当,取足三里、三阴交以及绝骨穴,疏风化湿以泻热,使筋脉和利,肿痛立时能够消退。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

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绝起疲癃。

草鞋风有腿脚红肿的症状,取双侧昆仑穴,并配以申脉、太溪,使慢性腰背痛和尿癃闭都能解除。

脚背肿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

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

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脚背肿痛可取丘墟穴斜刺,出血更好,疼痛当时就能减轻,再取解溪与商丘穴,能散瘀止痛,疗效较好。如果病情加重,行走困难,可针双侧太冲穴配三里、中封,手到病除。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

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鹤膝风有膝关节红肿等症状,治取双侧阳陵泉,透针阴陵泉,效果极佳,能消肿止痛。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

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手腕无力疼痛,握物困难,针刺腕骨穴,并据病情施以补或泻,能散瘀止痛。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两臂疼痛,胸中气冲,取肩井穴。这个穴是真气聚集的地方,宜多补少泻。后文说“肩井应支沟”,可作此配穴。又“应足三里”。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

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肩背受了风,累及臂痛,背缝穴有神效,还可配五枢穴(本穴亦治腰痛),针刺这两个穴位,疾病就会立时减轻。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

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肘部拘挛,活动不利,针泻曲池穴,配以尺泽,甚效。后文“尺泽应曲池”,即指此二穴配用。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

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肩部红肿疼痛,是寒湿之邪侵袭,气血凝涩所致,取肩髃穴看病补泻,并可多灸,自当复原。后文“肩髃应髋骨”,是上下对应配穴。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

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上肢筋脉拘挛,手指不能伸开,要取尺泽穴以舒筋活络。各种头面部疾患,针刺合谷都有神效。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

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情志失调,气结腹中,结聚成块,疼痛难忍,宜取内关穴。该穴是八脉交会穴中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治疗肚腹部的疾病有特效。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

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腹痛难忍,可取大陵、外关穴,调气止痛。如果两胁疼痛并伴有大便秘结,支沟穴效果非凡。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

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得了脾脏的病证最可怜,寒热煎熬,应取双侧间使穴,有热则泻,有寒则补,病可痊愈。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

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胸脘部的九种疼痛证候及中焦脘腹部的疼痛,取用上脘穴针治,如果还兼有脾气虚衰,健运失调之证,则应配中脘穴,施以补法。这两个穴位治病具有神效。

痔瘘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

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痔瘘病也很让人讨厌,其里急后重之症很难解决,还可能出现痒、痛、下血等症状,取二白穴能清热化瘀止痛,疗效较好。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

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热壅上焦,口苦咽干,应取关冲穴点刺放血,能使患者口生津液,疾病全消。后文说“关冲应支沟”,可作此配穴。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

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手臂红肿,连带手腕疼,可针刺液门穴,并配以中渚穴,两穴均施以泻法,能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

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中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取双侧中冲穴先补后泻,可使躁动的病人(为中风实证者)安静下来,如果病人没反应,则再针刺人中穴,疾病可立刻减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

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胆气不足,胆虚气怯,心悸心慌的病,应取双侧少冲穴浅刺三分左右,不要艾灸,单纯针刺即可使病痊愈。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

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传染性疟疾很难治,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明确有效的取穴治疗方法,应取后溪穴重灸,当时就能减轻。后文有“后溪应百劳”,均以“百劳”即大椎,为治疟穴。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

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阵发牙疼很痛苦,可取二间穴以清热止痛。如果病人反胃呕吐,应取奇穴中魁和胃止呕。中魁一穴始见于此。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

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乳蛾病很少有人能够治疗,这种病一定要用针灸才治得好,应取少商穴点刺出血以泻热消肿。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

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荨麻疹即使是好医生治起来也很棘手,取天井穴重灸可愈,此法还兼治瘰疬。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

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风寒咳嗽夹痰,取双侧列缺穴重灸,再配太渊施以泻法,即可收效。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

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疾呆病人不辨亲疏,让人不愿接近,神门穴专治本病。取这个穴要转动手腕,在骨缝中取。后文有“神门应后溪”,可作此配穴。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

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多日心烦,面颊红赤,心中惊悸,是因阴虚而起,可针刺通里穴痊愈。后文“通里应心俞”,可作此配穴。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

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得了风眩目烂(眼睑肿烂)的病很可怜,病人总是眼泪汪汪的。治疗可取大小骨空穴重灸,以祛湿散风清热,疾病自当缓解。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

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吹乳病(急性乳腺炎)疼痛难忍,或风痰热重,吐血,痰稠似胶状,取少泽穴施以一定的补泻手法,可使气机调畅,疾病能消。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

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发热,浑身疼痛,盗汗,为虚证,应取大椎旁百劳穴针刺,病可痊愈。后文“百劳应肺俞”,即指此配穴。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

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急性咳嗽,牵引腰脊疼,灸身柱可减轻疾患。黄疸病取用至阳穴,看虚实而行补泻,疗效颇佳。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

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肾之精气过于亏耗,导致小便频,夜尿多,可针刺命门,并艾灸肾俞,可温肾固本。

九般痔瘘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

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痔瘘之疾,由于长期慢性失血,对病人损耗很大,可针刺承山穴为治,对于疼痛较严重的,可配以长强穴。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

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患了伤风一直未愈,咳嗽频频,再拖延不治就会发展成为肺痨,所以应该马上针灸,以咳为主的取肺俞穴,痰多再配丰隆。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

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膏肓穴是强壮穴,取穴有一定难度,本穴禁针,可重灸。后文说“膏肓应足三里”,可作此配穴。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

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腠理不密,易感受风寒外邪,咳嗽,鼻流清涕,头脑昏沉,打喷嚏,应取风门穴治疗,风寒咳嗽可用艾灸。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

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心虚胆寒,遗精白浊,夜梦交合,是很难治的病,取心俞、白环俞以清心降火,滋阴涩精。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

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肝虚血少,两目昏花,针补肝俞、足三里可以补益肝血,使眼目清明。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

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脾证有多种,出现反胃呕吐则病情较重者,针取腕骨穴(本穴还可用治黄疸),再配以中脘,疗效不错。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

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感受风寒后不出汗的,泻复溜可促使发汗;汗出多的,则宜补合谷以收汗。如果少阴伤寒,六脉沉细,补复溜可复脉。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大便秘结,排便困难,应取照海,并泻支沟穴,有养津液、行大便之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

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小腹胀满,气上攻心,针刺双侧内庭穴;如果双足水肿,则应泻足临泣以利水消肿,病邪自去。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

诸经俱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

疝气疼痛取大敦穴散结止痛,各书上均这样记载,如果没有得到真传就会无从下手治疗。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

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传尸劳(肺痨)病最难医治,取涌泉穴放血可以治。如果痰多要配泻丰隆,气喘则补丹田以固肾纳气。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有筋有骨须浅刺,着艾临时要度量。

浑身疼痛的病非常烦人,治疗应取不定穴,注意有筋骨的地方要浅刺,必要的话还可施以艾灸。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

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满手生疮,疼痛难忍者,可取手掌中间的劳宫穴治疗。心胸部疾病应针泻大陵穴,气上冲心的病也可以这样治疗。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

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哮喘病最难忍受,夜间不能安睡,呼吸困难,宜取天突穴,并艾灸膻中,可复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

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鸠尾穴专治各种痫证,但要注意不可多灸,而且针刺有一定危险性,要多加注意。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

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气喘病难以入睡,日夜煎熬,应针泻璇玑穴,并配气海以扶正培本,化痰平喘。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

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肾气失常,疝气频频发作,气上攻心,严重时可昏厥,取关元、大敦穴治疗效果好。

水病之病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

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水肿病腹满、腹胀难消,灸水分、水道,并针足三里及阴交穴,健脾温肾,助阳利水。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

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肾虚气上冲心的病,针刺效果很好,取关元及带脉穴,针到病除,四海扬名。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

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妇女赤白带下,不得安宁,是脾肾内虚,取中极穴多补少泻,并可酌情施以艾灸,能利湿止带。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

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哮喘病症见咳嗽、多痰,针刺俞府、乳根穴,疗效较好,各种症状都会逐渐消失。

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

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伤寒顺经传变仍未能缓解,则应针刺期门穴防其传变。忽然发作气喘,胸膈不畅,可针泻足三里以理气宽胸。

脾泻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

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脾泻一证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针刺双侧天枢穴,因为这种病是脾虚所致,所以可以重灸。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

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口臭病最惹人厌烦,病因是情志不畅,思虑过度,针泻大陵、人中穴,可使心内清凉,气机通畅平和。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

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医生手下要掌握针刺的深浅补泻,治病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后在临床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症,奉劝大家习诵玉龙歌,必有裨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