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985、211,一本大学靠边站,大厂竞争残酷为啥还是挤破头想进?
北大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很多人会告诉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但没有人会告诉你,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最终的目的其实是“社会分层”。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都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的不就是培养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吗?怎么可能是社会分层呢?
大家想一下,为国家做贡献的那些人才,哪一个不是通过高考筛选出来,然后分配到不同的领域继续学习深造,学有所成之后,再进入到自己学习的领域去工作为国家做贡献呢?所以说,高考筛选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分层”的过程。
大型企业的招聘其实也是一个“分层”的体现,现在很多大型企业招聘时都会先把学历门槛亮出来,光这一个学历的门槛,就已经能筛选掉大部分的学生了。
名校毕业生对于大型企业更有吸引力,那些985高校的毕业生只要把毕业证亮出来,就已经获得了大型企业的“入场券”。而普通一本学生在这些一流高校毕业生的面前,竞争力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为什么大型企业的更青睐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呢?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企业这样做是在搞“学历歧视”,其实并不是。高考作为合格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具有极强的公平性、公正性,它是得到了全国人民认可的。
高考的分数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体现,分数更高的同学可以进入更高等的学校继续接受教育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那些进入985、211等一流大学的学生,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本来就有不错能力的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发挥。
对于任何一个工厂而言,时间就是效益。在相同的时间内,企业当然希望能节省培训和引导的时间,让员工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每一个企业在招聘员工入职时,都会给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引导训练。名校毕业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更强一些,可以极大地减少前期培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企业当然乐得其所。
大厂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进去?
这是因为大厂的牌子就像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样,在大厂工作几年之后,再跳槽去别的公司,就像是获得了清华、北大的文凭一样,虽说不能100%的帮你通过面试,但至少可以帮你招来一次面试的机会,不至于在简历筛选环节就被pass掉了。
进大厂之后,就算只是“拧螺丝”,等你离开了那一天就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就像拿到了“通关地图”一样。
对于大厂招聘,学生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面试造火箭,进场拧螺丝。
有些人排斥进大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自己的学历,去其他的小厂绝对是可以做“总监”级别的,可是大厂,自己只能从一个普通的员工做起,做的都是最基本的工作。
就比如某些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厂两年可能只是在写那一套程序,今天写功能A,明天写功能B。这样的工作你可能会觉得无聊,没有挑战性,甚至在离开前你都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所有的技能都是靠自己自学的。但是离开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学到。
只是学到的那些东西就像冰山一样,藏在了水面之下。自己只是看到了水面上露出的一点点,却没发现藏在下面的大部分。
而这个时候你可能后悔,后悔的不是当时选择了这家工厂,而是后悔当时在工厂里有机会自己却没有抓住机会,没把这份“通关地图”看完。
大厂招聘只要985、211,那普通的一本毕业生就无所适从了?
一本学校的毕业生上高中时肯定也不是普通的存在,他们在班级里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即便没有进入大厂的机会,但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毕业之后想找一份优秀的工作还是有可能的。
如果对于自己现在的学历不满意,也可以继续读研、读博深造,给自己的学历镀一层金。或者利用大学的几年时间多考几本证书,将来你会发现,这些证书在找工作的时候是非常有利的。
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不同的行业造就不同的人才。虽然我们的起点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可能不一样,但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未来究竟发展成怎么样还要看自己的能力。只要足够热爱,足够努力,走到哪里都会有竞争优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