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画家”——明 蒋嵩 作品欣赏

    蒋嵩,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嘉靖间。善画山水人物,画法宗吴伟,为浙派名家之一。喜用焦墨枯笔,亦善用淡墨,浓淡相间,浑然一体,如《渔舟读书图》,山石多用大片湿墨,颇见功力,虽尺幅山水,却云蒸雾变,烟霞触目。亦工人物,与郑文林、钟礼、张路等都是浙派晚期名手。又因他们纵笔豪放,多越矩度,曾被吴派讥为“狂态邪学”。

蒋嵩(旧传夏珪)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的签名,是判断一幅画作者的客观标准,但是証据也可能让人陷入迷团之中,尤其当签名与画作的风格相互矛盾的时候。像这幅〈山水〉立轴,画的左下方有「臣夏珪」的签名。

「臣夏圭」签名

    但是这幅画的风格太过粗率,完全无法符合夏珪和他的时代,让人怀疑这样的签名有可能是后加的伪款。在画的右上角,出现一块长方形的污痕,绢质有明显被割裂的痕迹,或许这才是原来的签款,被人刻意割除。

被割裂的痕跡

想要揭晓这幅画的作者,目前只有透过画面的形式和风格比较一下了。从大块面积烘染的石块,湿墨随意点染的树叶,以及半透明像剪纸般的远山,这些具体的特征,一步步缩小范围,搜寻作者。

    经过比较,在另外一件蒋嵩的〈山水〉图上,我们看见同样的石块、树叶和远山,因此可以确认这张传为夏珪的画作,应该是出自于蒋嵩的手笔。在这幅蒋嵩作品的右上角,有画家的签款,署款「三松」,并钤盖两方印章。无论是款印的位置、或者尺寸的大小,都和这一块长方形割裂的痕迹。

署款「三松」

    「钟礼」和「蒋嵩」,他们是明代的浙派或是宫廷的画家,因为风格上非常的接近南宋的「夏珪」跟「马远」,所以后来不肖的古董商作假画的时候呢,就将他们的画改换姓名换成这些宋代大师的这个名字。事实上,目前许多流传「马远」或是「夏珪」的作品,有很大的比例,是这一群被称为「狂态邪学」的明代浙派画家的作品。

    钟礼和蒋嵩,这两个「消失的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群被遗忘的浙派画家。在现代学者锲而不舍的研究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作找回它们原来的身分。在这些作品诞生的时代,它们可能被奉为傲世杰作,也可能遭受千夫所指。但是在现代,每一幅画作都被视为艺术家天赋的表现,重新被观众所认识,也为我们揭露了明代绘画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