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7.4级地震,灾情虽重但伤亡轻!青海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网6月2日讯(记者 王金梅 赵明霞)孩子们或在“教室帐篷”里,或返回教室中正常上课;交通、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地震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

5月2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平时演练到位,震时组织到位,玉树抗震精神转化为玛多抗震救灾的救援力、战斗力。一周多以来,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5月31日,青海玛多“5·22”重大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于12时终止。

据悉,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最高烈度为10度,余震活动水平为6级左右。据5月29日统计数据,地震造成果洛藏族自治州及周边共8县45个乡镇107500人受灾。在涉及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一人死亡;被收治的伤员有19名(中度损伤7名,轻微伤12名,收住院治疗2名),所有伤员均无生命危险;抗震救灾过程中,也没有发生次生事故和次生灾害。

“灾情重、伤亡轻”是本次地震的一个突出特点,那么,青海是怎么做到的呢?

托了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等系列好政策的福

玛多县玛查理镇野牛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卓玛次仁在青海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道出了其中的一个“要点”。卓玛次仁满含热泪地说:“我们经历了这么严重的地震,没有一个人死亡,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没有这几年新建的房屋,我们想都不敢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据悉,该地区在实施脱贫攻坚、农牧区定居点建设后,抗震能力显著提高,其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因此倒塌房屋占倒损比例小,再加上人口密度小,人员伤亡情况大大减少。

正如当地百姓所言,这都是托了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好政策的福。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让基层干部的能力作风、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使他们有能力在大灾面前迅速组织起来开展自救并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青海对地震响应机制日渐成熟,处置高效且有效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并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青海玛多“5.22”地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对抗震救灾作出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和地区、驻地军警部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闻讯而动、迅速集结,全力组织开展抗震救援。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作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和职能作用,统一调度、统筹协调、上传下达,及时向灾区调拨物资,全面高效开展抗震救灾和灾损评估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组织开展震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生产企业全面排查整治,确保抗震救灾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调集重型队、轻型队、消防车等驰援灾区一线,紧密结合抗震救灾任务,合理调配救援力量;集中开展消防宣传“进帐篷”活动,广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在重点集中安置区成立流动消防站,制定安置点和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重点安置场所灭火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兵实装实战演练……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综合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玛多县指导协助当地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卫生防疫和心理援助工作;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医护及救护车配合省消防救援总队赶赴玛多地震灾区实施救援;果洛州及玛多县两级医院以及玉树州卫生健康委也派出医疗队员和救护车开展救援……

青海省教育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厅级干部带队奔赴一线,认真分析研判形势,组织师生疏散避险,围绕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以及灾后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卫生防疫、流行性传染病等问题,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

青海省广电局第一时间指导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全媒体联动、尽锐出征,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传递震情灾情,实时追踪应急工作进展;各县应急广播系统在所属县域内紧急播发应急避险信息和地震实时信息……

住建、应急、水利等部门对灾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安全应急评估,对工业企业开展排查,及时防控风险,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等;还有省级救援队伍和各社会应急力量也全面备勤备战,纷纷向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战参与救援。在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的统一调配下,他们快速参与到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装载运输工作中,全力保障救灾物资及时运输至灾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幕幕紧张、有序、高效的抗震救灾画面,就这样在青藏高原上徐徐展开,书写着大震后无死亡的奇迹。

高原儿女并肩携手共克时艰,诠释“新青海精神”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示指示精神,迅速行动,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稳妥地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应急救援和震情检测及时到位、救灾物资保障快速有力、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灾区秩序恢复迅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组织有序、灾区群众自救互助及时有效。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高原儿女用并肩携手、共克时艰的精神品格,诠释了“新青海精神”。

未来,抗震救援工作重点将转向防震救灾、秩序恢复、社会稳定、灾损核查和统筹推进灾后重建等方面。“安全是前提是底线、群众是基础是主体”,青海正向着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目标继续前进。

(部分资料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