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之前,也曾有过优秀的国产战争片

历经一年多波折,几乎在千呼万唤中电影《八佰》终于现身大银幕了。

看这个电影,会想起多年前冯小刚的战争片《集结号》,各自站的立场不同,冯小刚和管虎的野心却是一样的。以至于大银幕上出现只有美国或者韩国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大场面时,都会被国产导演的执行力叹服,没有一定工业水准,有些片子确实出不来。

人各有命,电影也有电影的命,《集结号》放在今天可能依然创造票房奇迹,但《八佰》能不能收获预期的票房,还是一个问号。影院的元气尚未恢复,观众还在观望,档期也不是太好,影片屡经波折、删减,感染力稀释了很多,而一些观众已经进入期待上的疲劳期。

第一观感来说,《八佰》对群像塑造下了一番功夫,看完还会想起他们的脸庞,情绪引导也紧扣影片节奏,一河之隔,憋着一股劲儿,只是偶尔让你释放出来。但角色太多,分得太均匀,也是一个问题。

可能因为情绪飙得太浓稠,也会造成一定的两极分化,有些人不会太喜欢这种“催哭”的方式,而有些人乐于其中,自然,比起哭可能很多人会更喜欢看打,看痛击。目前《八佰》的豆瓣评分已经和《集结号》持平,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在这个方面,可能1975年台湾中影公司投拍的国府政宣片《八百壮士》做得更好一些,投资不大,场面有限,但细节到位,相对冷静,整体黏合还不错,演员和氛围都很饱满,初出茅庐的林青霞让人记忆犹新。

国内外好的战争片太多了,不必逐一列举。就拿国产片来说,80年代到现在30多年,有些战争片还是可以影视留名的。

1986年,讲述正面战场的《血战台儿庄》就是一例,剧本扎实,场面逼真,人物鲜活,没有美国大片式的酷炫镜头,却也很好看,看完会百感交集,前不久重温,还是会被打动。

1990-1992年之间,是中国国产战争片的大片元年,《大决战》“三部曲”聚焦解放战争中的淮海、平津、辽沈三大战役,其参与人数、时间跨度,整体完成度,以及拍摄过程中军民的默契配合度,都是现在很多片子无法想象的。

然而,就是这样的主旋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有小人物的面孔,有大领袖的豪情,以及恢弘的战争场面,微观宏观都照顾到了,影片剧本、台词、摄影、剪辑都不俗,用相对平实的方法拍战争片,居然也很好看,现在看也不过时。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看过《大决战》“三部曲”,就不知道国产战争片的脉络,以及曾经的高度,不知道这些片子在经费有限、制作落后的土法生产方式面前,重塑了国产战争片的尊严。

记得小学时,每年暑假央视都会重播“三部曲”,记得1992年的影院门口都贴着这个系列的电影海报;《大决战》之后的《决战之后》《大进军》《大转折》系列都是可看的,继承了三部曲的遗风。

1998年11月,国内引进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美式战争片开始风靡,与此同时随着国有制片厂的没落,国产电影渐渐萎靡,老一辈电影人逐一离去,新一辈青黄不接,大家都忘记了国产战争片曾经也有自己的语言,拍出过不错的品相。

在追逐工业质感、酷炫特效的过程中,国产战争片一定程度还是在学习韩国、美国战争片,太强调场面,太强调爽,却好像少了点什么可以回味的东西。

什么时候再次走出国产特色的战争片是个问题,可能还需要时间,回过头去看看当年经典,可能也是一种学习和回顾。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