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评析兼论《吴家太极拳》|新锐太极史论

金庸,闻名遐迩的武侠小说大家,为太极拳站台,为吴公藻《太极拳讲义》题跋。这,是怎样一本引人注目的著作呢?关注“漾太极”,听杨志英为您细说缘由—

一、作者简介

吴公藻(1901—1983),又名润沛,字雨亭。吴鉴泉次子。自幼从父学拳,艺理精深,尤其以理论见长。首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旋即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国术教官。1929年,担任上海精武体育会太极拳教练。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得省长何健器重,聘为湖南国术训练所教官兼省党部教习。1934年,南京国术馆举办第二届国术考试,吴公藻任教的湖南省国术馆成绩斐然,参赛的102名运动员,获十项第一名,八项第二名,六项第三名。前后三年时间里,培训学员超过3000人,人誉“弟子三千”。1937年,协助胞兄公仪创建港澳鉴泉太极拳社。1942年,香港沦陷前返沪。他文武并重,艺理兼修,著述颇丰,著有《太极拳讲义》《吴家太极拳》等图书。

二、《太极拳讲义》简介

1935年,《太极拳讲义》(上册)于长沙初版发行。1980年5月,香港再版时易名《吴家太极拳》。1985年10月,上海书店又影印出版该著,仍名《太极拳讲义》。吴公藻在《自序》中写道“余于1933年任教湖南国术馆训练所,专授吴家太极拳,省府秘书向恺然先生(即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深感太极拳理博大精深,口授只惠少数,且辗转相传必有挂误,敦促余将太极拳讲义编辑成书,不久上册在长沙出版。后因人事变迁,下册迄今未整理。

(吴公藻肖像照和'上海版’<太极拳讲义>封面照)

今者,余年七十八,前年甫自北京南下香港,故地重游,旧雨再见,不胜欣慰。惟见坊间盗印拙作牟利,错讹百出。其他技击专著引用拙作拳理,亦皆断章取义,令学者是非难辨,无所适从。即以垂暮之年,将下册续成,并将上册增删,汇成全书出版。书成之后并承海外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题跋,……”拙文便依据“上海版”进行评析,该版本前附《出版说明》《重版序》(作者马岳梁)《向恺然序》《自序》,接下来为正文,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太极拳十三势大义、五行要义详解、八法秘诀、慢与不用力之解释、中定、虚领顶劲、感觉、听劲、问答、虚实、量敌、知机、重心、双重、舍己从人、鼓荡、基础、授受、太极拳论、太极拳经、十三势行功心解、打手歌。《附录》部分有:太极法说、吴鉴泉拳式、吴公仪拳式、金庸跋。

三、《太极拳讲义》评析

1935年,初版《太极拳讲义》“文字简要而太极拳要义阐发详尽,久已遐迩武林。”(见'上海版’出版说明)“香港版”《吴家太极拳》在内容上重新整理增补,比如彩印了“吴家老谱”,附有“太极法说”、“八法秘诀”、“通变歌”、“十六关要”等以及吴家太极拳、刀、剑姿势表。当代著名太极拳史论家吴文翰在《太极拳书目考》中对《吴家太极拳》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称“本书为吴公藻先生晚年扛鼎之作,是吴家太极拳的总结,是练习太极拳及研究吴家太极拳史的重要著作”。“上海版”以“初版本”为蓝本,并将“搜得旧本并以手抄秘本,吴氏父子拳照合并影印。”(见<出版说明>)本文便在吴师文翰考证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版”做一些补充说明。

吴家太极拳“是全佑从学于杨班侯,而传其子吴鉴泉经过改编而成的。拳架结构缜密,善于柔化。”(见<出版说明>)吴鉴泉传子公仪、公藻,以及女儿英华、女婿马岳梁等。马岳梁在《重版序》中写道:“吴式太极拳……动作循规蹈矩,松静自然,前后贯串,功架大方。”吴公藻在《总论》中如是说:吴家太极拳“其姿势也中正安舒,其动作也轻灵圆活。”“太极拳乃循'太极’动静之理以为法,采虚实变化之妙而为用。动静者,行意之本源;虚实者,运劲之基础。蕴之于内者曰'劲’,以为体;行之于外者曰'势’,以为用。以静制动,动中求静;以柔克刚,刚以柔济。逆来顺受,纯任自然,盖由于感觉使然。感之于身,觉之于心。身有所感,心有所觉。听其虚实,问其动静,得其重心。然后审己量敌,运用机势,变换虚实,攻而取之。”(见<自序>)。由此可知,吴家太极拳虽然“经过改编”,但是和杨家太极拳练法、要求别无二致,和“老三本”中的理法、宗旨一脉相承。

吴公藻所录《中定》《虚领顶劲》《感觉》《听劲》《虚实》等文是该书精华部分,这些论述有继承、有发展,丰富完善了太极拳理论宝库,成为吴家太极拳的经典论述。吴氏父子行功走架风格虽然略有不同,但是都存在身体前俯的现象。

(附图为吴鉴泉、吴公仪父子拳照)

如此行拳的优劣高下,笔者在此不做评价,只提醒读者注意一点,吴公藻书中并无所谓的“斜中寓(或'求’)正”之说。他强调练习太极拳要保持“中定”,“精神贯顶,不偏不倚。”“精神贯顶,如不倒翁,上轻下沉”。吴光宇,为吴鉴泉曾孙、吴公仪之孙,父名大揆。他对这种身体前俯现象的解释为:“练习吴家太极拳走架做弓步时,身躯前附、后腿蹬直,是练习伸筋拔骨的一种练功方式,要'斜中求正’。……然而在与人推手、散手时,则必须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身躯不可前俯,如果前俯极易被对方捋出。”

(吴光宇拳照)

该书中有《太极法说》一节,“初版本”不载,为《吴家太极拳》增加内容。所载影印件封面有吴鉴泉题“太极法说”,另有一行小字“吴氏家传太极拳体用全书”,附“黎铎珍藏”、“吴爱仁堂”、“吴公藻”等印章。很明显,该影印件为黎铎藏本,简称“黎本”。黎铎(1895——1992),番禺人。出身中医世家,为著名医学专家,1933年创建黎铎医院。这样看来,编著者吴公藻并没有所谓“吴氏家传太极拳体用全书”,若非如此,他何故转载“黎本”呢?也就是说,“黎本”扉页所题吴公藻手书文字,“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时保存到如今。”便有些蹊跷了。试想,既然此本得自班侯,为吴家私人藏本,当珍贵无比,何以吴公藻不藏,反而落于黎铎之手呢?再者,杨澄甫次子振基(1921——2007)藏有一册和“黎本”同一版本的拳谱,只是无吴鉴泉题名,此本后被人称作“杨家三十二目太极拳老谱”。如此互相印证可知:“黎本”封面、扉页文字为后人所添加,而所谓“由班侯老师所授,……在我家已一百年,……”无疑为不实之词。

('黎本’封面、扉页和内页照片)

向恺然、金庸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们分别为吴公藻著作写序题跋,态度非常认真,可谓无一敷衍托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序言或者跋文堪为论述太极拳艺理的范文,二人写出了本为太极拳高手所应该悟出的道理。向恺然在《序》中对“圆之用”、“轻灵”、“虚实”、“贵劲”、“化力为劲”、“中定中出”等解释非常恳切。金庸跋文对太极拳艺理的认识更加精当,而且从文化角度提升了太极拳的品味。太极拳绝非争一拳一脚之高下,较一击一术之短长。没有血腥打斗,不会伤筋动骨,它是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厚积薄发而产生的技击艺术与文化。仅将金庸跋文附录于下,供读者参考,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结语: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所以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太极拳不动气,不用力。力气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气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的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气所击倒。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去主动攻击别人。


世上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的动作看来似乎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窒滞的时候。在建筑学上,弧形的线条比之直线能负担更大的重量。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


练习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十分重要,那是凭敏锐的感觉来捉摸到对手力道中的错误缺失,如果没有错误缺失,那么就设法造成他的错误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不能有错误缺失,只要他想来打倒我、攻击我,迟早会有弱点暴露出来。


保盈持泰,谦受益,满招损,那正是中国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要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击败对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败,那就好得很了。对手败不败,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如不好自为之,迟早会败的;他如好自为之,那也好得很。

太极拳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气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境界罢。”

1、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孙禄堂《太极拳学》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3、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4、徐致一《太极拳浅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5、吴图南《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6、马永胜《新太极拳》评析兼论《新太极剑》|新锐太极史论

7、姚馥春、姜容樵合编《太极拳讲义》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8、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评析兼论《太极拳体用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9一本托名于杨澄甫的《太极拳要义》|新锐太极史论

10、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评析兼论《太极拳精义》|新锐太极史论

11、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2、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3、李先五《太极拳》评析兼论于化行《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14、李福荫《李氏太极拳谱》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