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到上乘境界”:谈谈对太极拳的感悟

师父告诉我,杨氏太极拳的基础训练,就是盘架子。有的书和有的人说入手要站桩,那实际已不是杨氏的正宗传授。因站桩是少林以及他家功夫的东西,目的是在使步法稳固。太极门虽然也要步法稳固,但她是在动中去求,从不主张立地生根的固定站桩方法。如果是立地生根不动为能,那就必定犯了硬顶的毛病,这是太极拳所最忌的。太极拳的基础即在盘架子,所以对架子的姿势必须做的准确踏实,不可稍有马虎含糊,十三势歌中即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正是指这一阶段。(引用李雅轩先辈之相告)

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就是用思想,不用力就是不用拙力。不同的人由于对拳理的认识不同,追求不同,练拳时思想活动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的中老年人,练拳的目的是保健、娱乐,追求的是拳套的动作形象,练拳时其思想主要在拳套的动作上。有的人喜欢练技击,有的人喜欢练内功,他(她)们练拳时的思想活动情况各不相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练什么功夫,就用什么思想作指导,那是理所当然的。 
       太极拳是内家拳,练拳时,思想要在身内指导动作,如发现有不符合功法要领的,就立即改正。但功法要领的内容很多,还必须善于发现其重点所在,然后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再以重点带动其余,否则难免挂一漏万,达不到全面照顾的目的。
直播主题:明知熬夜伤身,肥胖会带来各种疾病,却还是那么放纵?

太极拳的动作平淡无奇,但它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求在立身平衡(立如平准)的条件下操练,因为人在立身平衡中最为稳实得力,这时练什么动作都不费力或少费力,而练出来的动作、质量却很高。中正,立身平衡是太极拳的一项首要基本功。根据本人经验,认为莫善于走步。走步是选取太极拳的进步(上步)动作,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可以随意拐弯(因步如猫行,故俗称走猫步),但它与平常走路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平常走路,身体的重心垂直点是不停地向前移动的,走步则不然,其重心垂直点在单脚立地时是不能移动的,只有两脚站立并转变虚实时才移动。走步要求轻灵、稳实并富有弹性,每走一步,两脚着地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一只脚(虚)在空中缓缓地匀速运行,另一只脚(实)则在屈膝状态下支撑全部体重。此外,当虚脚提起经身边提膝往前的过程中,身体要同时匀速地上升作配合,在迈出落地的过程中,又要沉身作配合。走步由于是不断地转移重心,从旧的立身平衡中走入新的立身平衡,是随遇平衡运动,因此对平衡功夫的锻炼是积极的,又由于走步时,两腿承重的时间短,单腿承重的时间长,对腿部的功力锻炼也颇见成效。本人建议喜爱技击的同志,应对此常练不懈。

要练好太极拳,必须遵照前人订立的练拳要领练拳,才可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因为前人制订的练拳要领,是他们练拳成功的经验总结,是符合拳理的。不过,要领用文字流传下来,难免有不详尽之处,日久使人产生误解是正常的,故有“入门引路须口授”之说。杨澄浦制订的《杨式太极拳十要》(十大要领)很完善,也很符合科学的要求,数十年来它指导着后人练拳,功不可没,人们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不少人对之产生误解。如练拳时要求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但有的人只知松,不知同时还要含绷劲,以致松到懈的程度,又如含胸拔背,意思是说要把身形调直,不要挺胸,以免气拥胸际,上重下轻,站立不筝,但有的人却练成弯腰驼背,破坏了立身中正平衡。再如沉肩坠肘,意思是不要耸肩翘肘,有的人却练成塌肩夹肘,动作僵滞。用意不用力是不用拙力,而有的人竟练成软若无骨,边功力也不敢用,动作起来,松松吊吊,摇头晃脑,身也稳不住。凡此种种,是对要领没有吃透所致。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但不能因此而精神萎靡,恰恰相反,必须提起精神(虚灵顶劲),但又不是睁大眼睛在看身外的某些景物,而是精神内敛,对身外的一切应视而不见,其目的是排除干忧,以便一心一意练拳。在思想宁肯静的条件下,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每一动作要在全身松而不懈中感到平衡、稳实、得力。四肢百骸要各安其位,臀部要收进垂直坐正,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都是用意不用力。两腿如车箱下的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全身如载重的船,但船不要触及江底,也不要漂浮于水面,要沉重而又动荡的样子,两臂放松,含绷劲,练拳就是稳稳静静地松开劲去晕味。现在很多人把太极拳当作健身操来练,他(她)们不懂得练太极拳要重意不重形,重劲不重着的道理,错误地认为动作就是一切,练会了动作就是会了太极拳,动作会得多,就是功夫高,于是一味致力于练动作,图新花样,走进了“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误区,殊可叹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于1980年为吴公藻著的《太极讲义》一书作跋,全篇不到700字,对太极拳的性能,功能的评述有独到之见,文章写得很精彩,现全文照录于后,以飨读者。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轫、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极拳研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至人”。太极拳不用力。力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所击倒。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着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世上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的动作看来似乎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窒滞的时候。在建筑学上,弧形的线条比直线能负担更大的重量,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最主要的事,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练习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十分重要,那是凭敏锐的感觉来捉摸到对手力道中的错误缺失,如果他没有错误缺失,那么就设法造成他的错误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不能有错误缺失。只要他想来我、攻击我,迟到早会有弱点暴露出来,保盈持泰,“谦受益,满招损”,那正是中国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要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击败对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败,那就好得很,对手败不败,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如不好自为之,迟早会败的;他如好自为之,那也好得很。 
      太极拳相传为祖师张三丰所创。张三丰祖师是道士,太极拳正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所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武当山张三丰祖师之遗论曰: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大学士观杨露禅祖师精妙的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塞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自此,他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了华夏武术的大雅殿堂,成为国粹。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修炼、鉴赏拳势三要

    太极拳可以说是用心灵感悟和肢体表达的生命哲学.其每一念和每一招.每一式,无一不是对天人关系的诠释,无一不是对生命本体的感悟,无一不是对性命义理的内省.作为生命哲学,太极拳修炼的终极价值指向,决不是要把 ...

  • 太极拳的功夫是越练越少(上)

    太极拳的练习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思虑阶段.少思少虑阶段.无思无虑阶段. 一.思虑阶段 初学太极拳,一般来说都是想得多,想姿势动作,想身法要领,这是初学太极拳必经之路.初学招式必然要想,边想边将招式表现 ...

  • 太极拳练到高层境界,腰会越来越细。如果越...

    太极拳练到高层境界,腰会越来越细.如果越来越粗,必须认真反思纠偏 我喜欢看内家拳大家的拳照,真是太精彩了!他们身上洋溢出的武者神韵,让我十分倾佩和仰慕. 看看老一辈拳照的身形,他们的身形都是那么匀称, ...

  • 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空、松、无

    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空.松.无 一.松 太极拳属于武术,无异于武术诸拳种的拳法,不同之处,给学员讲第一课便讲授松功.要求学员初入拳场,要知松,放松,练松,太极拳的松功课不是老师主观规定,而是太极拳学所独有 ...

  • 大师董虎岭演示太极拳珍贵视频,今有谁能练到这般境界

    大师董虎岭演示太极拳珍贵视频,今有谁能练到这般境界

  • 太极拳修练的三重境界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修练的三重境界 太极拳修练的三重境界一.招熟  此乃太极拳修练的第一重境界.招式,即各种太极拳的套路,俗称"架子."套路不熟则如无根之 ...

  • 太极拳需要慢练、细品、深悟 |太极拳

      多年来,参与过一些打太极拳的群,每天早或晚,一个多小时,急急忙忙赶下七.八套拳.剑.刀.扇.这对初学者而言,初步认识了解太极拳的理念.套路,培养兴趣等是很有意义的. 但,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感 ...

  • 害人的太极盲练-从右上肢静脉血栓谈太极拳体医

    上周,一位朋友罹患右上肢静脉血栓住院,幸亏来得及时,否则血栓若发生脱落进入到脑部和肺部引发血栓,问题就严重了.经过专家会诊,排除了一系列的遗传和其他病因.我们发现这位患者的发病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日常练 ...

  • “说拳”与“练拳”|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究竟靠什么传到了现在?

    太极拳几百年前究竟是什么样子?近代人和我们都没有见过. 古人遗留下来有文字记载的拳谱.拳论.拳谚--之类的东西很多.也可以说,古人已经做了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传承武学他们已经尽力了.而作为习武之 ...

  • 考前每日练 | 味道上乘质量优,中江挂面出海外(2021届318)

    地理蹊原创题目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4分) 材料一:中江挂面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据中江挂面协会会长介绍,受其以家庭为单位 ...

  • 坚持练八段锦10年后 谈谈立式、坐式八段锦坚持练习四年多的感受

    初识八段锦,是在2011年夏天,因单位搬迁,长期游泳的事情搁置,而且发现游泳还存在很多对身体的弊端,过量运动对身体总是不好的,游泳就是过量的运动,小劳才有益身体健康,比如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