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色画竹,别有一番韵味
蒋兆和 朱竹人物
世上本无墨竹,亦无朱竹。但墨竹朱竹却存在于中国文人画中。
相传苏东坡被贬流放,心中愤愤不平,便成日寄情于诗文书酒。一日,醉后画墨竹,不觉砚中无墨,遂将朱砂粉调水代墨。旁人问道:“只见过绿竹,哪有朱竹?”苏轼反问:“世间亦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竹,何尝不可以用朱画?”自此,文人间开始流行画朱竹,而苏东坡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钱松岩 湖石朱竹
以墨画竹,固然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但墨色本非竹色,何以就不能以朱色为竹色?
朱砂画的红竹,亮丽而不燥气,沉稳而不轻浮,既热烈又高雅,还能随光线改变而变化,在光变暗时,越发凝重、红润。通过红色的贵气和大气,展现了竹子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民族特性。
清末 任伯年 朱竹墨石图
其实墨竹也好,朱竹也罢,都非自然之物,而是生在文人心里,进而长到纸上。为什么文人崇尚竹?因为竹有文人所崇尚的品格:彰显气节、坚韧挺拔、万古长青、宁折不弯。
近现代 启功 朱竹映霞
红色的朱砂,是丹心,亦能体现竹子的廉洁正直。用充满正义感的红色描绘,更加突出了竹子的君子之风。 朱砂的热烈稳健与竹子的飘逸洒脱互为映衬,相依相随,相得益彰。同时,这也是国画写意精神的一种体现。
近现代 申石伽 朱竹
墨竹与朱竹,乃至墨梅,其实都一样。
元代王冕《墨梅》诗中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是画梅,极尽画理,心理。中国画重在传神,颜色不重要,只要反映出作者的画风,就是其明心见性修养的体现。
于非闇 朱竹蝴蝶图
古人于水墨山水之中添色增彩,用淡色与浓烈的红相对比,这本就是一种进步。就像近代的胶片与数码一样,胶片必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但这并不妨碍数码成为了主流,朱竹与墨竹亦是如此。墨竹永远会是一种经典,但那也不会妨碍朱竹的发展盛兴。
清 改琦 朱竹
清 金农 朱竹 四屏
清 乾隆 朱竹水仙
清 蒲华 朱竹
清 蒲华 朱竹
清 余绍宋 朱竹
清 蒲华 朱竹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