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庭】距离产生美
文\张玉庭
趣话远和近
A
表现距离的最有名的诗,我以为是顾城的《远和近》。
请注意这首小诗: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请注意,小诗的表达并不清晰,这才使人觉得内容厚重:只要你用心分析,便可从中读出多个不同的主题。
比如,有人说,这是爱情诗,表达的是无奈,是“我”爱“你”却“心中无数的”那种全无把握的无奈。不是吗?既然“你”看“我”时的目光总是游离的而非全心全意的,那么,不幸的“我”就只能感到“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也有人说,小诗表达的是那个特定时代人与人相处的困难:“看云”时尽可以轻松自如,无需表演无须做秀,但看人时则必须千万小心,一定要先“化好妆”以策“安全”,然后再说些不咸不淡却永远正确的话。但,对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彼此之间却很难看得清猜得透。换言之,在那个天天高喊“阶级斗争”的“斗斗斗”的时代,“人与人”的相处既困难又危险,这种“人与人”相处时的紧张与虚假,何如“人与云”的相处那么随意那么安全,这才有了“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感慨。
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联系写诗的时代,我们就能发现,以上后一种理解才是准确的、贴切的。
换言之,正因为那个时代不许直抒胸臆,诗人有话也不能直说,这才成就了这首最为典型的朦胧诗。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距离”,在那个天天都要讲“斗斗斗”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实极远极远,如此“提心吊胆”或“装模做样”的相处,哪里还有一丝半点的和谐?
B
于是想起了另一句写距离的古诗:“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早春的诗,细品意味极长。
不是吗?“远远的看”,那春草朝气勃勃,如茵如染,待到“近看”,才发现它似有似无,稀稀落落,冷冷清清,突然有了种极神秘的感觉。
可是,谁又能不承认,这就是早春呢!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对于人生来说,初恋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它朦朦胧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男女双方如痴如醉,用无穷无尽的美好想象丰富着对方,直到把对方想象成了天底下最辉煌最美好最神圣的人。而这美丽的错误之所以一再出现,说到底,不就是因为两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距离,才使你把那个并不“真切”的对方想象得绝美绝妙。自然,当两人真的结了婚,真的朝夕相伴没有了距离,无奈与失望也便随之而来,你看我“普普通通”,我看你“平平淡淡”,于是,在“不过如此”的感叹声里,“知有今日,何必当初”的失落感出现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那句无可奈何的悲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啊!距离!它的的确确在编织着奇迹!也的的确确在创造着悲哀!
因此,承认距离的人,是客观的人,清醒的人;既能欣然接受距离带来过的无限陶醉感,也能坦然接受距离消失后的莫明失落感,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的人,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让我们怀念“若离若即”一词吧!这“若离若即”,不正是初恋时最难忘的感觉吗?所谓“若离若即”,不就是两人间有一段美丽、神秘的距离吗?
C
是的,距离在创造着奇迹!距离在创造着诗!
著名的婉约诗人秦观曾在他的《鹊桥仙》中描写过这种迷人的美:“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的,相思是一种思暮,相思是一种期盼,如果索性变成了勾肩搭背,变成了在大众场合搂着抱着,岂不是反而远离了美?
让我们细细品味马克思的一段话:“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象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或过早亲昵。”这是对谁说的,对他未来的女婿拉法格。拉法格何许人?是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被马克思称为“出色的小伙子”,可是,当拉法格热烈地追求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时,马克思就曾对拉法格过于热烈亲昵的求爱方式提出过猛烈的批评,马克思毫不流情地告诉他:“过分亲密很不合适”,“如果您想继续维持你同我女儿的关系,你就应当放弃您那一套求爱的方式”。
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些话的确发人深思。
承认距离,从更深刻的层次上理解距离,的确是件极有意义的事。
作者简介:张玉庭 淮南师院中文系教授 安徽作家协会会员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主编小作家丛书《小荷才露尖尖角》、《看我七十二变》、《梦,从这里起飞》、《神奇的童话树》等。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双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