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篇:绍兴寻踪(三)
县史志办这次到绍兴来,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商讨联合编纂《五镇志》事宜。“五镇”有东镇沂山(山东临朐)、西镇吴山(陕西宝鸡)、中镇霍山(山西临汾)、南镇会稽山(浙江绍兴)、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北镇)。会稽山是五镇之一,这里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在绍兴留下足迹的名人大禹的陵寢。吃过午饭后,主人便带我们前去瞻仰大禹陵。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巳。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大禹治水时,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为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规划水道,费尽心思,不怕劳苦。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整天泡在泥水里。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得到了人们的赞叹。
两点多钟,我们乘车来到了会稽山下,远远地就看到巍巍蓝天下,高高的绿葱葱的山顶上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雕像,那便是大禹铜像。该铜像高21米,重118吨,建成于2001年。所表现的是大禹治水时亲躬劳作的形象,手持木耜,脚踏巨舟,气势雄伟。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一座圆坛出现在眼前,上面有九条龙环绕着,上下是雾状喷泉,四周清水泛流而下,这是“九龙坛”。传说当年有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使华夏大地洪水泛滥成患,勇敢的大禹降服了蛟龙,造福百姓。
沿着长350米的步行神道前行, 便到了祭禹广场。右边有一环形场地,里面有两座石凉亭,一座凉亭中挂有一面大鼓,另一座中挂有铜钟,分别叫做鼓亭和钟亭。旁边还有九鼎台,上面一字排列着九只黑色的大鼎,象征着大禹治水后,天下分为九州。从此,鼎成了王权的象征。在九鼎台墙上有浮雕,介绍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迹,禹得天书、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等千古称诵的传说在这里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三幅铜雕,分别是龙、凤、狮,都是取吉祥之意。正中间则是道教中的太极八卦图。前方密林前,矗立着三根图腾石柱,由花岗岩石制成,高约8米,柱身上祥云朵朵,盘龙环绕,向上翻转,似在腾飞;柱顶上站立着望兽,威严肃穆。透过树隙,隐约看到里面红色建筑的一角。
《汉书 地理志》中说:“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所指的位置就是现在禹陵的范围。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碧水盈盈,树木青葱。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石拱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穿过棂星门,沿石板铺砌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我们来到了大禹陵碑亭前。碑亭是1979年重建的,飞檐翘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亭周围古槐苍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1939年,周恩来曾来祭祀大禹陵,并在此碑前留影。
导游带着我们,沿台阶继续向上,便是主体建筑“享殿”。明代嘉靖初年,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学者对大禹陵的位置进行了考证,立“大禹陵”碑,并在碑后建享殿三间,至清代光绪年间倾圮。2007年11月,绍兴市文物局对大禹陵享殿复建,重建后的享殿与现存禹庙大殿的建筑风格一致,同为清代官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大殿正上方是集乾隆字的“享殿”牌匾,正门两侧的对联选自明学者谢肃《会稽大禹庙》中的诗句,为“天地平成功有在,春秋飨祀礼仍修”,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先生书写的。殿里面正中为三间神龛,供奉“华夏圣祖大禹之神位”。正上方是集汉代《石经》字的“德配乾坤”,左侧为集唐太宗字的“宁济生民”,右侧为集宋高宗赵构字的“奠安海宇”。神位正前方按“太牢”之礼,陈设了43件祭器。两侧墙面配以大禹“治水”“立国”的大型彩绘,浓缩了大禹一生的丰功伟绩。右面墙上为“治水”,整幅画面从大禹之父鲧治水失败被杀而化黄熊起,串联起“大禹受命治水”“宛委得天书”“劈龙门”“三过家门而不入”“大会诸侯”“崩葬会稽”“道家封为水官大帝”等等,构成了大禹治水的主题。左面墙上的为“立国”,从“会诸侯杀防风氏”“平三苗以安国”“划九州铸九鼎”等,成为了立国的主题。
在南北两侧各有配殿三间,主要陈列着历代的告祭碑文和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记。
过“咸若亭”,沿竹林边小道,七转八拐,我们又来到了碑廊。最高大的碑叫“会稽刻石”,又称为“李斯碑”,篆刻于秦代。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东巡狩,上会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叹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颂秦皇赢政,故又名“李斯碑”。后来司马迁将此全文载入《史记·秦始皇本纪》。碑文字属秦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颁行的文字,字体清秀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原碑已毁,现碑为清乾隆绍兴知府李亨特根据早期的拓本命高手摩刻。此外还有明成化年间所镌刻的“山会水则碑”“戴琥水利碑”等,均弥足珍贵。“水利碑”据说是最早的一块治水地图。
顺碑廊而下,前面是一座凉亭,叫“菲饮泉亭”,为1933年重建。旁边有一块斑驳的拱形石碑,为“重建菲饮泉亭碑记”。碑旁便是“菲饮泉”,泉不大,水亦不深,但泉水四季不涸,清凉甘洌。人们饮水思源,禹功大德盛,便用大圣人孔子的评价“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话名此泉为“菲饮”以纪念、缅怀大禹。
跟着导游,从泉边红色建筑的门口进入,往前走,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禹庙。禹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为我国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筑群。大殿气势宏伟,甚为壮观。正中是大禹塑像,端庄威严,后面以九钺为背景。殿中柱子上有四副对联,分别为:乾隆帝撰联、王蘧常补书的“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赵朴初撰、书的“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为鱼,万世永赖;不矜不伐拜嘉言,贤无遗野,四海攸同”,启功撰、书的“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康熙帝撰联、沙孟海补书的“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从不同侧面讴歌了大禹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
从门洞里出来,沿着台阶再向上走,来到了“窆石亭”,它因“窆石”而得名。窆石相传是下葬的工具,形若秤砣,顶有穿孔,是禹庙的镇庙之宝,已被妥善保护。上面有后人题刻多处,最早的是东汉永建元年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了。鲁迅先生曾著《会稽禹庙窆石考》,梳理源流,认定此石最晚在秦代就已经存在。在亭旁高处有两块石碑,一块是“石纽”,一块是“禹穴”,分别指大禹的出生地和葬地。
大禹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理应得到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祭祀和怀念。史载,会稽山祭禹最早可追溯到夏朝,自禹子启开始,祭禹活动历朝历代均有继承。秦始皇、康熙、乾隆等帝王曾亲临祭祀。1995年,浙江省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公祭典礼,恢复祭禹传统。2007年,公祭大禹陵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公祭典礼采取古代最高礼仪形式。典礼后,祭祀人员前往大禹陵举行谒陵仪式,场面盛大而隆重,充分表达了国人对先祖的绵绵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