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夯实第一曲线,第二曲线会自然生长【混沌演讲实录】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311天的第311篇原创文章


今天中午接到欧爷的语音,今晚欧爷在混沌直播,希望我来一起讲一讲在混沌的收获,正如我之前已经写过二十多篇混沌的文章,如果是混沌需要我出来讲话,我一定义不容辞,所以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

下午一直在母校65年校庆的现场参加返校活动,活动结束就从东五环狂奔到西北五环的演播室,腹稿都没打一遍就上场了。

所以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吧。

直播没有回放了,我也怕自己讲了什么,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所以还是趁第一时间回忆出来,记录下来,也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演讲实录(回忆版):

大家好,非常感谢欧爷的邀请。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申鹤,国士无双影视工场的创始人&CEO。

记得我在混沌商学院的毕业答辩上,有感而发地说:我从小到大有过很多次求学经历,在中国传媒大学求学四年,在清华大学求学三年,后来还在哈佛短暂地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在我所有的求学经历里,并不夸张地说,我觉得混沌的两个月的学习,是对我的认知升级起到最颠覆性影响的一段求学时光。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来到混沌的心路历程。

首先,我为什么会来混沌?

其实和刚才欧爷帮我带货的公众号有关,我在日更一个公众号,现在已经写了快一年,写了80万字。

说来也巧,我的公众号的名字叫做“不在圈子里”,我觉得这个名字和混沌的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什么要取名“不在圈子里”呢?

因为我希望自己走出圈子,这里面包括三个圈子:

一个是学习的舒适圈。

从前我都习惯于自己一个人学习,看书、听线上课,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我的确每天都在学习,但是学习之后,我真的学会了吗?很多知识会给到下意识的神经的刺激,貌似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很多都是表层功夫,而所有的表层功夫,都没有办法击穿时间。

所以,我想走出学习的舒适圈。

第二个是社交的舒适圈。

这是一个社交恐惧的时代,似乎人人都有社交恐惧,那我们该如何拯救自己呢?

我反反复复跟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你必须坚信,走出圈子 ,会帮你促成更好的结果。

第三个是认知的舒适圈。

不瞒大家说,我一度把混沌卸载过,因为那一段时间我总觉得混沌的课程不太说人话,我纳闷为什么总说一些我听不懂的呢?所以我就把混沌卸载了。

所以你看,当人自己的理解认知没有到达一定层次的时候,就会说别人是错的。

当我意识到我的认知已经有些固化,或者说已经有遮蔽的时候,我觉得该是走出认知舒适圈的时候了。

综上,三点,我把公众号起名叫“不在圈子里”,希望自己走出舒适圈。

走出来是第一步,那为什么就走到混沌了呢?

也是在听混沌的线上课的时候,我突然被灌入大脑了一个全新的词,叫做第二曲线。这是乍一听就特别有吸引力的词,我好像一下就被打到了。

但是很快,我就陷入了由这个词带来的焦虑——

在我看来,当时的国士无双已经很平稳在运行了,我作为创始人,我需要去寻找公司战略层面的第二曲线了。

紧接着,我每天都陷入到了找第二曲线的心路历程中,思考了好几个新的方向,但总是吃不准该往那个方向走。

还一度请了一个大仙儿,让大仙帮我算算,哪个方向能跑出来。

最苦闷的那段时间,我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混沌是讲第二曲线的,也是专门针对企业的创新增长提供解决方案的,那么就来混沌求助吧。

就这样,我来到了混沌。

所以你看,我是带着经营公司时遇到的问题和疑虑来到的混沌。

我认为只有带着这样非常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极强的目的性,才能真正让混沌的思维模型帮助到自己。

那么来到混沌之后,我是怎么刻意学习和练习的呢

这就是我想分享的第二部分。

混沌和其它商学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混沌有一个角色叫做创新领教,领教不仅会教学,还会强制学员在课上做刻意练习,学员要拿着自己的案例一遍遍拿思维模型剖析,不断深挖自己的案例,但必须用课上学习的理论。

这是第一步,就是跟着领教学习加课堂上的刻意练习。

第二步,是我自己的步骤,就是写公众号。

课上的训练的确是对学习的一层夯实,但是混沌的学习,强度太大了,信息量也太大了,而且全是全新接触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要求自己每次线下课结束,不管多晚,都要用自己的话梳理成一篇总结复盘的文章,发到公众号里。

7天线下课,我前前后后写了二十多篇文章。

这还没完。

第三步,是强拽着身边的人输出。

每次上完课,晚上我就拉我老公到身边,给他讲我今天学习的内容。

到了公司,也一遍遍跟我的合伙人讲。

我觉得还不够,我又把好几个朋友叫出来吃饭,第一句话就问他们,“说,你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来帮你解决。”朋友都是十脸懵逼。

那段时间就是有点魔怔了,因为我就是想验证,我在混沌学习的这套看似是万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到底有没有那么奏效。

事实上,亲测真的很好用,的确是即插即用的系统方法论,今天不详细展开了。

第四步,从混沌毕业已经有几个月了,熵增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当初的所学总会有衰退,所以我又建了一个抖音号,每天自己录制自己的所学,不断夯实。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刻意练习之后,我从混沌学习到了什么呢?

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第三部分。

当初我带着第二曲线的疑问来到混沌,结果两个月学习完,我又回到了公司的第一曲线上。

因为我开始重新去做公司的定位,我发现公司其实还处在第一曲线上面,我们的管理还可以优化,产品还可以升级,地域还可以扩张,第一曲线还有很多夯实的动作可以去做。

所以我还是重回公司最一线,把夯实第一曲线当做了我的首要战略,一边夯实,就会发现,几个分形创新就长出来了,到现在,几个分形产品的MVP也已经跑通了,马上就会成长为第二曲线了。

所以你看,第二曲线,都是从第一曲线里面生长出来的。

我想这是混沌带给我的一大洞见吧。

以上三点就是我在混沌的新路历程了,最后我想分享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我在混沌游轮上做的一个演讲,题目是《每个企业家都应该上一次混沌》(写公众号的时间不够了,不详细展开了,可点击链接查看)。

第二个结论是,每个企业家也都应该让你的高层和中层来上一次混沌。

因为混沌最牛的地方,在于混沌发明了一套语言,正是基于这套语言,我们才能同频共振。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也必须是一套语言系统,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

因此,只有我一个人掌握这套语言体系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和我的高层们在一个频道上对接,每一个有决策力的高层和中层,都应该来混沌学习一次。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

截止到今天,国士无双在今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军功章绝对有混沌的一半,感谢混沌。

作者:申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