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聊聊战汉时期青铜器上的龙舟竞渡纹
人的知识由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构成,直接知识是自己实践得到的,人的寿命短暂,所以直接知识在人的知识结构里所占比例很低。间接知识是别人告诉你的,主要来源是书本和公共媒体,间接知识在人的知识结构里所占比例很高。换句话说,人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别人告诉你的,不过其中有不少是以讹传讹的,或不准确或不正确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更正。
说起龙舟,恐怕马上就联想到龙舟起源于纪念屈原的典故吧——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可事实上,根据文物考古的物证,其实龙舟起源的历史以及地域都远远超过了这个“常识”。历史上,远比屈原的历史要久远,地域上,不仅仅是楚地,吴越、百越、古滇,甚至6000公里以外的古埃及都有“龙舟”和“龙舟文化”。
下面,欣赏几件历史文物上的龙舟竞渡纹吧!
战汉时期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中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那个时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的艺术造形都是那么的鲜活,动感极强,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件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上的龙舟竞技场面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时代的写真,思维琢磨珍贵的历史记录回味无穷。
这件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的上盖装饰着鱼鹰衔着一条肥硕生猛的大鱼,围绕着似乎迎着朝阳跃跃欲飞的水鸟,造形精准生动,典型的古滇青铜器处理手法。
下面再看几件古滇青铜器盖子的艺术造形特点:
那么,本文的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具体说应该是属于楚地?吴越?百越?古滇?恳请有识之士留言赐教!
另外,1976年出土于宁波云龙镇甲村的一座土墩墓出土了一件战国羽人划舟竞渡纹青铜钺,现被宁波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钺,象征杀伐大权,此钺背面光素无纹,正面通体施纹饰。在边框线内,上方有两条相向的卷尾龙,前肢弯曲,尾向内卷,昂首向上。下部以边框底线表示狭长的轻舟,四人头戴羽冠,双手持桨奋力划舟,整个画面勾画出一幅竞渡的生动场景。越人素以擅长水上航行闻名,划舟的越人头戴羽冠,被称之为竞渡纹铜钺。
宁波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羽人划舟纹青铜钺
宁波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羽人划舟纹青铜钺拓片
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成都百花潭出土)
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表现的是小战舰如竞渡般相向对决,船上水手与武士各司其职,该场景或许是激烈进行中的战争场面的纪实,也可能是水军的训练。
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藏的镇馆之宝战国青铜缶也有龙舟竞渡纹,如下图:
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藏战国船纹青铜缶(fǒu)
高37.8厘米,腹径50.5厘米
这件大型青铜缶具有明显的楚国青铜器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因楚国国力强盛楚文化向周边地区影响扩大,楚文化对南方、东南、西南的吴越、百越、古滇、巴蜀等地区的文化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楚国青铜器在江苏、广东、四川等地都有较多出土。这件战国船纹青铜缶是一件难得的大器,也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青铜器的主纹饰是四组羽人竞渡纹,“下部以弧形边框为舟,上面坐羽人呈竞技状,用对雉分隔四组羽人竞渡纹,一看就知道是舟船和羽人的造型。加上看到船上的旗帜和羽人的动作,可以表现出舟上羽人手舞足蹈的情态,非常形象生动。”船上羽人们意气昂扬,给人以积极奋进的力量和动态感十足的印象。
不仅楚文化、吴越文化中有龙舟竞渡纹饰,百越和古滇文化中的龙舟竞渡历史也相当久远,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广南铜鼓高46厘米、面径68厘米、足径84厘米,鼓面饰有太阳纹和羽人们敲打呼号统一奋力划桨的竞渡纹、牛纹、鸟纹、舞蹈纹等,纹饰简洁流畅而富有动态美。
更叫人吃惊的是遥远的古埃及的古船造形就和东方的龙舟极为相似。下面看看古埃及文明的太阳船和龙舟的异曲同工之妙吧!
据说,就是古滇、百越的先民沿着陆地边缘的近海划着龙舟早就与古埃及通商,所以,近些年来古埃及文化元素的文物屡屡有发现,这就不奇怪了。
顺便再欣赏一件汉代脱胎漆器兽首洗上的龙舟竞技场景吧!
他们又是哪个民族呢?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