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人到中年万事休?把生命每个阶段活好的人,都懂得一个字
了解到与人相处的不易,就要记得跟别人交往,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一次。
存在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有一句话流传很久了,那就是:向死而生。
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来临,他对自己的生命才会紧紧把握住,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这样就是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存在,是说你要把握住自己生命的每一刹那,要选择成为自己,而不能够只是随波逐流,一天一天过下去。
说到向死而生,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你知道自己还能活三天,你会做什么事?
当然是把所有生命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在这三天里要把自己这一生想做、没做的事,赶快去做;
跟别人之间想和解而没有和解的那些话,赶快去说;
或是欠别人的,赶快设法去还掉。
总之,要让自己心安理得。
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生命的活力一定很强。
不过,我们需要一个一般人比较可以接受的观念:
要保持生命的活力,秘诀就是一个字:新。
什么叫新呢?我们把它引申到四个角度来看:
第一,学习的阶段。
第二,工作的过程。
第三,人际的关系。
第四,思想的进展。
首先说学习的阶段,一个小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每一个学习的阶段,一开始都称作新鲜人。
其中尤其以大学最明显,四年的时间,从新鲜人到最后变成元老,这个过程是很快的。
我在大学教书超过40年,对这个过程太了解了。
看到大一新生觉得他们充满活力,非常高兴地来上学;
到大二的时候,就比较辛苦了,尤其像学哲学的,比较枯燥,有人就念不下去了;
大三的时候,就会想自己有什么心得,当然,有些人也不见得知道;
到大四的时候,就变成元老了,准备毕业和就业了。
像这种上学的经验,每个人都有,关键是把握住每一个转折点,在新的阶段就要让自己感受到新的机会。
所以,学习的阶段一定要让自己获得更正确、更深刻的知识,可以不断成长,这就是生命活力的来源。
第二个是工作的过程。
很多人有类似的感受,就是当你有新的工作、新的岗位,就忽然觉得精神振作起来了,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有再了不起的能力,也需要透过工作机会才能显示出来。
就像《易经》乾卦所揭示的,六爻从下往上都是阳爻,就好像一个人不断奋斗的一生。
在底下九二爻的时候,等于是大学刚刚毕业,是一个人才,但是这时候你更需要的是别人的赏识。
你这时候需要谁?
需要上面的九五爻,等于是领导,他如果欣赏你,之后就要给你磨练考验的机会。
人这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社会上工作,工作的任何一点转换都会给你带来活力。
第三个是人际的关系。
人这一生要走的过程是差不多的,交朋友、谈恋爱了,结婚成家、做父母了。
说到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我们一生都不能够避开的。
这一方面如果要寻找原则的话,最好参考儒家的思想。
儒家在谈到跟人相处时,有三个考虑:
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
我跟任何人来往都要以真诚的心,不能完全只计较利害关系,要经常问自己这是不是我该做的。
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
别人跟我来往,我就要知道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期许跟要求,他所希望的不见得我都能够满足,同时我对他也有相对的一种期许和要求。
所以,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经常沟通?
再好的朋友长期不沟通也会产生许多误会,更不要说各种利害关系冲突复杂的时候。
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
社会规范是让大家不管处于任何一种关系,都可以长期维持稳定的一个基础。
这三点掌握住的话,你自然而然会觉得跟别人来往,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公式,甚至变成像乡愿一样,不分是非对错了。
你每一次交往,都要重新去思考内心感受、对方期许、社会规范;而且人与人相处也都在变化之中,你能掌握的只有自己这一方面,对方那边的情况永远有他的变数或不可知的成分。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更高的活力。
第四个是思想的开展。
人要开展思想,生命才容易保持活力,为什么?
因为你思想都是很陈旧的观念,你看事情、看人都是有固定的公式套上去,你怎么可能会有活力?
你跟每个人都是以一种僵化的观念加以界定的话,别人改善提升,开始慢慢往前走了,你也没有察觉,怎么可能活得有活力呢?
要开展思想,需要怎么做呢?
需要读书。
读书等于交朋友一样,这些书的作者一般来说都有他一定的生活体验。
当你打开书本,你就在面对不同的作者,甚至可以看到许多作者一辈子的心得。
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这一生的情况,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换了不同的面貌。
像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都是我们保持生命活力的方法,还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参考。
比如,你了解到跟别人来往不容易,所以就要记得跟别人交往,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一次。
说“唯一”是因为时间不能重来。
你认识一个老朋友可能三四十年了,你每一次跟他见面都要想,这个特定的时间一过去就没有了,虽然以前见面无数次,今天见面还是唯一的一次,将来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情况了。
所以你跟别人来往常常想,这是我们唯一一次见面。
想想看,你会多珍惜那样的机会。
当然,这样讲并不代表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误会,利害复杂的关系,但是就算有的话,你从这个唯一的角度来看,就会更容易使它转向比较积极的、正面的方向。
而我们日常的想法是,反正经常见面,就不在乎了,有误会将来再说,这样一来的话,就变成因循苟且了,想要去改善跟别人的关系,或者提升自己的生命活力,都错过了机会。
一般人想到人到中年,都会觉得万事休,代表都没有什么希望去改变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它改成“人到中年万事新”。
你能够把每一天都当做唯一的一天,每一次跟别人互动、做任何事情,都当成是唯一的一次、第一次,那么生命的活力一定非常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