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中药)
黄荆子
中药共2个含义
- 中药
- 马鞭草科植物
收起
黄荆子,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L.的果实。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之功效。用于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
中文学名黄荆子
目管状花目
别称布荆子、黄金子
科马鞭草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属牡荆属
种黄荆
分布区域长江以南各地
采收时间8-9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毒性无毒
更多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肺、胃、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
主治
用于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采集加工
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
形态特征
黄荆又名:五指柑、山黄荆、黄荆条、埔姜。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形,径约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