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的回响》:父亲的选择
这是关于一个叫巴巴*阿尤布的农夫的故事,这是一个要每天披星戴月劳作来养育五个孩子的父亲。
他们和其他的许多村民一起,生活在一个贫穷且荒凉的村子里。
尽管他每天很劳累,他依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温柔的妻子,听话懂事的儿女。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魔王,被称为魔王,是因为他的每一次到来,都意味着村里一个儿童的必然离开。
而他选择儿童的方式,就是随机停在某一户人家的家门口,好像在玩死神来了了的游戏一样。
这一天,魔王停在了阿尤布的家门口。
这就是命运之神的行事作风,你越不希望他来,他偏偏不请自来。
阿尤布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做决定:主动交出一个孩子,或者,让魔王带走这个家里所有的孩子。
这样的选择题,你敢选吗?
妻子在灾难面前,只剩下无助的眼泪。阿尤布熬了一夜,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需要在黎明前夕做选择。最终,他们把五个儿女的名字写在了抓阄的小纸条上,让上天来选择,似乎是人们逃避问题的一种方式。
天意,选中的是阿尤布最爱的小儿子卡伊斯。
翌日早晨,阿尤布在听到魔王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之后,将小儿子送出了门外,并关上了那道门。
卡伊斯被带走了,一如之前所有被带走的儿童,再也没有回来过。
做了选择的阿尤布自此陷入了几乎痴呆的状态,村里有人说他懦弱,一个勇敢的父亲难道不是应该选择与魔王生死搏斗,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孩子的生命吗?
他怎么能够屈从于魔王这种恶势力,去做一个那么残酷的选择?
他颓然了很久很久,在村里人眼中,他变成了一个等同于疯癫状态的人。
只有阿尤布自己心里明白,能救自己的,就是一次出走。
有一天,阿尤布孑然一身走了,他要去魔王的山头,找回自己的孩子。
他跋山涉水,历经生死,最后到达了魔王的地界。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为的是那份迟来的搏斗。
魔王并没有杀死他,而是答应带他去看一样东西。
他们来到了魔王的后花园,那里像皇帝的后宫一样美丽,很多无忧无虑的青年在期间行走,嬉戏,读书,交谈,每个人都带着优雅的贵族气质,仿佛一直浸泡在幸福之中。
父亲的眼眶湿了,那一些白衣飘飘的少年当中,有他最爱的小儿子。
魔王说:“现在这一幕,是对你的奖励,因为你的勇气。
你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父亲,你做了常人无法做出的选择,你牺牲自己的荣誉,还搭上了了此后日夜难安的灵魂,但是你保全另外四个孩子的生命。”
凡人都不能理解:有很多选择,往往比死更难。
因为死是一瞬间的勇气,而选择的结果,却需要长久的坚持和忍耐。
看着激动地难以自抑的阿尤布,魔王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选择:
“现在,你已经看到了你的孩子,你可以选择把他带回去?或者,把他留在这里,然后喝下我为你准备的药水,忘掉这里的一切,忘记你曾经的这个儿子,了无牵挂地返回你的家乡。”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
第二天,阿尤布默默地喝下了药水,义无反顾踏上了返家的路途。
这个深情的父亲,从此不再有纠结,也不再有牵挂。
这对父与子,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之后,天各一方成了天涯陌路人。
在我与樱桃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听到父亲和儿子的重逢时,她开心地笑了。
而当父亲选择独自离开,并且忘记小儿子的时候,她哭得一塌糊涂。
对她来说,父亲的选择是抛弃。
在她这个年纪的孩子眼中,相聚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她不懂得父亲的选择是成全,父亲宁愿让他的小儿子得到更好的成长机会,远离那个贫穷的山村,尽管这份成全意味着永恒的别离。
这则寓言故事来自《群山的回响》开篇。
我想,很多的父母,在面临决定孩子命运的时刻,都会选择成全。
爱和别离,从来都是相伴而来。
相比《追风筝的人》,本书的内容虽然开篇是寓言,然而后面出场的人物故事似乎是更真实的,也更为温情。
群山的回响,似乎是各种亲情演绎的协奏曲,这里面有别离、误解、背叛、牺牲、还有救赎:
哥哥阿卜杜拉对妹妹帕丽的关心和爱护;即使在妹妹被人抱养离开多年之后,都不曾忘记这份牵挂,他的女儿,和妹妹一样名字的帕丽,就是这份亲情最好的佐证;
年轻的纳比舅舅,曾一直偷偷爱慕着自己老板的夫人,到最后,却发现自己的老板瓦赫达提先生一直爱着他,在这份跨越年龄的同性恋情面前,纳比选择忘记自己爱慕的夫人,选择了了忠诚和不离不弃的守护,病重以后卧床多年的瓦赫达提先生,一直得到了他深爱的纳比的悉心照顾,直到终老。
这种不离不弃,早已超越主仆之谊,男女之情。
帕尔瓦娜在姐姐马苏玛的耀眼光环照耀之下,自卑、隐忍,到最后因嫉妒之火的燃烧而将马苏玛推向了死神,而在她眼中一直骄傲、目中无人的姐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却选择了成全妹妹的幸福,丝毫没有怨怒。这对姐妹的相爱相杀,读完也是让人唏嘘。
妮拉,因为对父亲的反叛,一直用一种离经叛道的方式去过自己的人生。一个前卫的诗人,一个会和自己女儿抢情人的母亲,一个超越时代的女性。她的缺点和她的优点一样多,一样耀眼。
帕丽,阴差阳错被叛逆的妮拉收养,那份藕断丝连的亲情印象,让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命运的开端,当知道是养母妮拉让她与亲爱的兄长多年别离,成为一株浮萍时,她曾对养母有很多的误解和不接受, 反而是在母亲离世之后,在母亲见诸报端的回忆录中,找到了母亲成长的痕迹,理解了母亲的李晶判断多半来自童年时期父爱的缺失,从而选择了原谅,并感恩妮拉对她命运的改变。
故事最终在帕丽和亲哥哥团聚当中结束,亲爱的哥哥已经老年痴呆,哥哥的女儿,另外 一个帕丽,一直照顾着自己的父亲。
往事如烟,亲情将在侄女帕丽和姑妈帕丽的相互依存中继续上演。
附赠最喜欢的一些句子:
“有一种凋零而未尽的美。”
“一种生活在后座上的生活,随波逐流,不求甚解,一种冷眼旁观的生活。”
“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作出评价时,最好怀有一定程度的谦逊和宽容。”
“可是有时候,你只有生活过,才能认识到早已有了生活的目标,也许这目标你从来不曾想过。”
“他住的是大宅子,却生活在一个小世界。有些日子实在无聊,他连啃木头的心都有。”
"创作意味着对他人生活的恣意破坏,把他们变成不情愿,也不知情的参与者。你盗取别人的欲望,别人的梦想,偷走别人的缺陷,别人的痛苦。你拿走了不属于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