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五百罗汉图 · 应身观音》中的传统服饰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绢本 设色
作者:周季常 林庭硅
规格:纵111.5厘米* 横53.1厘米
馆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周季常与林庭硅为南宋时期的民间佛像画家,生卒年不详。
今天介绍的《五百罗汉图 · 应身观音》是周季常、林庭硅应明州惠安院僧人义绍之约,历时十余年为该院绘制而成的一件佛画作品《五百罗汉图轴》中的其中一幅。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
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非常常见的,在西晋时期译经家竺法护翻译的《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中,就有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亦有《舍利弗问经》中记载的:“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意。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罗汉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南宋《五百罗汉图 》中的《应身观音》画作描绘的是十一面观音现身,众人前来膜拜的景象。
十一面观音坐于画面中央的方椅上,左右共有四位罗汉。从服饰、赤足及身体的肤色可知这位十一面观音应是罗汉所现。
画面左下角还有两位分別拿着毛笔和纸的人,其旁有一侍童端砚池。后人推测这两位持纸、笔者,是目睹这一奇异场面而欲描绘下来的画家,也就是说画中这两位便是画家周季常和林庭硅。而拱手合十着皂衣的僧人则为僧人义绍。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局部
十一面观音为六观音之一,主救济阿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增福等现世利益,为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之菩萨。画中十一面观音内着白罗中单,身着右衽交领广袖袍,领子敞开,袒露胸膛,外披一件蓝色袈裟。袈裟的披着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披法和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披法两种;修供养时偏袒右肩;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一般采用通肩披法。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局部
画面中围绕在十一面观音身边的四位罗汉以及座下欠身的供养人皆身着佛教徒常穿的法衣,佛制称为“衣者,袈裟也。”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二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三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作为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局部
图中四位罗汉以及供养人所穿便为祖衣,祖衣又名僧伽黎,现今也称为“大衣”。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 局部
画面左下角的惠安院住持绍义着交领缘边广袖袍,外套皂衣,双手合十,十分虔诚。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 局部
背对着绍义住持的供养人身着祖衣,袒右肩,头戴方巾,可以看出这位供养人是一位带发居家修行的信徒。供养人手持熏香,正欠身拜见十一面观音,举手投足间皆是敬畏。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 局部
画中下方两位画家头戴乌角巾,乌角巾为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画家身着深色缘边襕衫,襕衫即为在袍身下摆处加一横襕,从而以示上衣下裳汉制的袍衫,是古代士人服装。
襕衫始于北周,唐代得以发展,《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
宋朝时,襕衫大规模发展,进入更多场合。据《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可见在两宋时期,男子的常服以襕衫为尚。
南宋《五百罗汉图 》之 应身观音 局部
两位画家身旁还跟着一位蓬头侍墨童子,内着中单,穿交领长袍,正扭头好奇地观望着。
此画创作的背景正处于南北对峙的时期,南宋的社会、文化、经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逐渐繁荣,绘画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因此诸如此类的佛教题材挂轴画在当时非常流行,以满足于寺庙道观以及寻常百姓家做功德时使用。
此画既具风俗画的特征,也有肖像画的特征,从中我们得以窥探南宋的民风民俗,以及在宗教背景下的服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