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心病的“心药”在哪里?
随着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疾病有一个发展转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而在治疗上,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虚实转化,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和“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方法。
一、心气虚
主症:心悸神倦,头晕乏力,舌淡苔白,脉虚数或结代。
兼症:①短气自汗,语言无力,口干舌燥;②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便稀浮肿;③腰膝酸软,气喘肢冷,尿少浮肿。
辨证:心悸,即病人自觉心脏跳动不安,是风心病的一个主要症状。气虚心悸的临床特点是:病人有“心中空虚,惕惕而动,息则减,动则甚”的自觉症状,而且兼有神倦、头晕、乏力、舌淡苔白、脉虚数或结代等心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若心气虚累及肺气,则见短气自汗,语言无力,口干舌燥;影响脾气,则见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便稀浮肿;累及肾气,则见短气息促,活动尤甚,形寒肢冷,尿少水肿等症。
总之,风心病的早期,虽以心气不足引起的心悸为主,但往往进而导致脾肾阳虚,水湿内生,凌扰心神,而使心悸症状更为加重。所以,在《伤寒明理论》中亦有这样的论断:“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治法:本证应采取“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方法,来充实阳气的不足,扶助心脏的功能。但是,在心气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血行不畅或水湿内停,进而加重心气的负担,出现明显的心悸短气。所以在使用“补益”之法的时候,除重点应用补气益阳的药物之外,往往适当佐以活血化湿、安神宁心之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正气的恢复,而且有助于病邪的驱除,减轻心悸的症状。
另外,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肾藏精气、司气化,为先天之本,因此肺、脾、肾三脏的盛衰和心气的强弱有直接关系。所以在立方用药时,既要看到局部,又要重视整体,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视其轻重缓急,做出适当的处理。
方药:
①常用方:养心汤。
人参9g,黄芪12g,炙甘草6g,五味子6g,肉桂3g,当归9g,川芎3g,茯苓9g,半夏6g,酸枣仁9g,柏子仁9g,茯神9g,远志6g,水煎服。
②备用方:复脉汤、生脉散、归脾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济生肾气丸。
临床运用:养心汤中用参、芪、草、五味补益心气;肉桂温通心阳;归、芎活血;夏、苓祛扰心之湿痰;神、远、枣、柏养心安神以定悸。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温阳、活血去湿、养心安神定悸的作用。
二、心血瘀
主症:心悸怔忡,两颊紫红,胸闷胁痛,颈静脉怒张,指甲青灰,唇青舌紫,脉象细数或结代、促。
兼症:①痰涎壅盛,胸满气逆,不得平卧,或有咯血;②少食身重,胸腹胀满,浮肿便稀;③肢体浮肿,身半以下较重,小便不利,手足逆冷;④胸胁胀满,胁下癥积。
辨证:气为血之帅,心阳不振,气衰血滞,则见颈静脉怒张,唇青舌紫,指甲青灰,胸痛心悸等本虚标实、心脉瘀血的证候。
《景岳全书》说:“病有标本者,本为之源,标为之变。”标和本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是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的,本可转化为标,标亦可发展为本。在发病初期,往往以气虚为本之源,瘀血为标之变。血瘀在一定条件下,可由标之变转化为本之源。如证中所见,肺失肃降所致的湿痰胸满、脾失健运表现的少食腹胀,肝失疏泄出现的胁下症积,肾失温化所致的尿少水肿,皆为源本瘀血变化而生的标证。
治法:本阶段的主要病变为心气虚衰,瘀血内阻。实践证明,“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反与好血不相能”,因而心悸、痰喘、水肿诸症随之而生。治疗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通可去滞”的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泄湿豁痰、利水消肿的方法,以达到血活、脉通、痰降、肿消,“邪去正自安”的目的。
方药:
①常用方:血府逐瘀汤。
桃仁9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赤芍9g,川芎3g,柴胡3g,枳壳3g,甘草3g,桔梗6g,牛膝9g,水煎服。
②备用方:桃红四物汤、苏子降气汤、实脾散、附子汤、五苓散。
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是治疗血行不畅、胸中瘀血的主要方剂,其中主要用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逐瘀生新。因为血滞则气亦滞,气行则血行,故在活血祛瘀的同时,用四逆散,畅胸中气滞以行血;血瘀胸中,气滞血府,故加桔梗取其宣上行气以活血;血瘀胸中,脉络痹阻,故用牛膝导下通脉以活络。方药合剂,可使血活气行,心气得畅,心悸则宁。故《医林改错》中指出:“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可谓治疗血瘀心悸的经验之谈!
血瘀胸中,水气射肺,症见胸满气逆,痰涎壅盛,加葶苈子9~15g、苏子9g,必要时,先用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温化痰湿;如脾失健运,纳呆腹胀、浮肿便稀,加人参6g、白术9g、茯苓12g,亦可暂用实脾散,温中健脾,化湿消肿;如肾阳虚衰,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浮肿较重,方中去四逆散加附子9g、肉桂6g、猪苓12g、泽泻12g,亦可先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温阳利水。
三、心气脱
主症:呼吸短促,汗出肢厥,恍惚头晕,脉微欲绝。
辨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由此可知阳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上述气促、汗出、肢厥、神昏、脉微等症,皆为元气欲散、真阳欲脱的危候。
治法:“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在气散形亡的危急时刻,急需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首先争取“气聚形存”,但“积日之虚,衰亡之阳,非暂补可回”。俟阳气来复,病情稳定后,继用扶阳益阴、补阴纳阳的方法进行调理。
方药:
六味回阳饮(人参、附子、炮姜、炙甘草、熟地黄、当归)、养心汤、复脉汤。
总之,风心病的证治,主要掌握疾病的标本缓急、虚实转化。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基本方法。这里的“标实”主要是指瘀血、痰涎、癥积、水肿等症状而言;“本虚”是指心气不足而言。发病初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本虚”而不是“标实”,所以用养心汤或复脉汤补心气、益心阳,是一个根本原则。但是,客观矛盾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心气虚,在病变过程中,可由虚生实,转化为瘀血、痰湿、水肿等标实的病证。这时宜用血府逐瘀汤、苏子降气汤、五苓散等活血化瘀、降气豁痰、利水消肿的方法以泻其实。因为这种方法,只能暂用,不宜久服,所以称为“急则治其标”。而临床往往根据病情的先后、轻重、缓急,采用“虚实兼顾”、“标本同治”的方法。如血府逐瘀汤加附子、肉桂、猪苓、泽泻,取其活血祛瘀,温阳利水;苏子降气汤合生脉散,意在理气豁痰,补气益阴;真武汤合五苓散,用于温阳利水等。
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决不能绝对化,在急的时候未尝不须治本。如病情发展到阳气暴脱,急用参附汤回阳救逆,就是治本;养心汤在缓的时候用半夏、茯苓化痰去湿,也是为了治标。总而言之,不论标本虚实,急者先治,缓者后治,是一个根本原则。
经方入门诀
1.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同为表证方,但前无汗、脉浮紧而后汗出、脉浮弱。
2.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同为表证方,皆有项背强证,但葛无汗而桂加葛有汗。
3.麻黄汤证与大青龙汤证,皆脉浮紧,不汗出而发热,但麻发热、恶寒、无汗,而大发热、不恶寒、无汗、烦躁。
4.小青龙汤与麦门冬汤治喘咳,但小青龙证有表证且心下有水气,为湿性喘咳,而麦门冬证无表证且津液枯燥,为燥性喘咳。
5. 桂枝加栝楼根汤、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石膏汤、五苓散、猪苓汤皆治渴,但桂加栝治汗出、脉浮弱、有表证之渴,白治无表证、恶热之大烦渴,小柴加石治胸胁苦满之渴,猪治小便不利、汗出之渴。
6.诸柴胡类方皆主胸胁苦满,但小柴只胸胁苦满而大柴兼心下急,柴桂兼下腹压痛,柴胡桂干兼心悸烦惊、为虚而柴加龙牡兼心悸烦惊、为实,四逆散兼腹挛急,柴加芒硝兼腹坚硬。
7.半、甘、生姜之泻心汤、三黄泻心汤、五苓散、人参汤、茯苓饮主证均作心下痞满或痞硬,但半则兼呕吐,甘则兼烦乱,生则兼嗳气,三则兼面红,五则兼渴而小便不利,人则兼手足冷且脉沉迟或微弱,茯苓饮则兼心下振水声。
8.半夏生姜厚朴人参甘草汤、大承气汤、四逆汤皆治腹大满,然第一方之证为吐利之后之虚胀,第二方之证为大便硬、按压疼痛坚实而为实,第三方证为下利、腹冷、手足厥冷。
9.桂茯丸、抵当丸、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柴胡桂枝汤、大黄牡丹汤,皆主腹、下腹之压痛,桂为下腹压痛而左脉沉,桃为左下腹压痛、大便坚,大承气汤为腹部压痛、大便坚,大黄牡丹汤右为下腹压痛、充实、大便坚,抵为脐下压痛、少腹坚满,柴为下腹压痛而胁满。
10.葛根汤、黄芩汤、葛根芩连汤、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赤石脂汤、大柴胡加大黄汤、麻黄升麻汤、半夏泻心汤、理中丸、栀子大黄汤、五苓散、四逆汤俱治下利,然葛根汤有表实热证,黄芩汤腹痛或发热,葛根芩连汤汗出而喘、脉促,大黄牡丹汤下腹压痛、充实,大承气汤整个腹部充实压痛,赤石脂汤无压痛,无里急后重,大柴胡汤有胸胁苦满、心下拘紧,麻黄升麻汤吐脓血,半夏泻心汤心下痞硬而口苦,理中丸心下痞硬而手足腹寒,栀子大黄汤烦乱不眠,五苓散口渴而小便不利,四逆汤手足厥逆、脉沉迟或浮迟。
11.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加石膏汤、大青龙汤、白虎加人参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柴胡桂枝汤、栀子柏皮汤、五苓散等皆治发热,麻则兼恶寒脉浮紧,桂则兼恶风而脉浮弱,葛则如麻证而项背强,小加石则胸胁苦满、默默不食、寒热往来必兼其一,大加石则心下急而郁郁微满,甚则上吐下泻,大青龙不汗出而烦躁,白加参汤恶热、口燥、烦渴,大承气则恶热、腹坚满,桃承汤少腹急结,柴桂为太少二阳合病证,栀子柏皮汤一身发黄,五苓散口渴小便难,白通汤加胆汁面赤、手足厥逆,葛根连芩脉促、喘而汗出、下利。
12.葛根汤、桂枝汤、柴桂汤、柴胡加龙牡汤、人参汤、真武汤、麻附辛汤、苓桂味甘汤、建中汤、八味肾气丸俱治乏力,但葛有表证之身疼痛等,桂有表证之汗出等,柴桂有表证之汗出、胸胁苦满等,柴加龙牡有不表不里证之胸胁苦满、烦惊心下悸,人参有腹寒、下利、胸痹,真武有腹满、恶寒、手足冷,麻附辛有恶寒、发热而脉反沉,苓桂味甘头沉如裹,手臂不仁,小建中汤虚劳、里急,肾气丸尺脉沉微。
13.黄连阿胶汤、茯苓饮、人参汤、炙甘草汤皆治舌无苔,然黄则舌绛而入夜难眠,茯则心下停饮、胸满、时吞酸烧心,人参汤心下痞硬、口淡,炙甘草汤脉结代而心动悸。
14.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姜豉汤、黄连阿胶汤,酸枣汤、猪苓汤、柴胡干姜桂枝汤、苓桂术甘汤、柴胡加龙牡汤皆治不眠,然栀心中懊侬,栀加甘则治既懊侬且迫急,栀加姜则治既懊侬复干呕,黄连则治舌红咽干唇燥,酸枣仁则治虚劳虚烦,柴干桂治则胸胁苦满、心下悸、咽干、月经提前,量多,柴胡加龙牡则治如柴干桂证而整体状态比较偏实,苓桂味甘则治头如束,猪苓则治下利、咳嗽、呕、渴、烦。
15. 苓桂味甘汤证面色淡红,三黄泻心汤证面色鲜红,桃核承气汤证面色深红,抵当丸证面色黑红,木防己汤证面色苍黑,建中汤证面色萎黄,归芍汤证面色苍白,八味丸证面色阴沉。三黄汤证目光炯炯,真武汤证两目无神。
16.黄连阿胶汤证如舌无苔则全无,甘麦大枣汤证则舌中无苔,苓桂术甘汤证则舌半有半无,小柴胡汤证则舌苔白,承气汤证则苔黄,抵当汤及丸证则舌青紫。
17.腹痛,压痛坚硬,与大承气。腹痛,胸胁苦满、下腹压痛或发热,与柴胡桂枝汤。腹痛,腹凹或拘挛,与小建中汤。腹痛,腹中动如有手足,与大建中汤。腹痛雷鸣,与附子粳米汤。腹痛、下利、发热,与黄芩汤。腹痛,心下急,与大柴胡汤。腹痛,自胸至少腹压之坚硬,与大陷胸汤。腹痛,按之但心下压痛,脉滑,与小陷胸汤。
18.上吐下泻,心下急,大柴汤证。上吐下泻,上腹痛,黄连汤证。上吐下泻,腹痛,或发热,黄芩加生姜汤证。上吐下泻,手足冷、腹凉,理中丸证。上吐下泻,口渴小便不利,五芩散证。上吐下泻,头痛吐涎沫,吴茱萸汤证。上吐下泻,脉微沉迟,手足冷,大汗出,四逆加人参汤证。
19.头痛,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与麻黄汤;若汗出脉浮弱,与桂枝汤;若干呕吐涎沫,与吴茱萸汤;若胸胁苦满、烦躁、渴,与小柴胡加石膏汤;若发热脉沉恶寒,与麻辛附汤;若手足冷,腹满而寒,心下水声,与真武汤;若口渴而小便不利,或者饮水即吐,与五苓散;若脉弱,发热、身乏力、下利,与桂枝人参汤;若鼻塞,与葛根汤;若腹满痞坚,与大承气汤;若少腹急结,与桃核承气汤。
20.浮肿,若脉浮,汗出,防己黄芪汤;若四肢颤动,防己茯苓汤;若脉浮紧,无汗、烦躁,大青龙汤;若小便不利,猪苓汤;若心下痞硬,面色黧黑,喘,与木防己汤;若尺脉微腰痛,或下肢冷,与八味丸;若腰痛,腰部冷,与苓姜术甘汤;若汗出恶风无大热,与越婢加术汤;若手足厥逆、脉沉微、心动悸,真武汤;若胸胁胀满、小便不利,小柴汤合五苓散;若产后或贫血者,当芍散;若黄汗出,桂枝加黄芪汤;若咽中如炙脔,时气上冲,半夏厚朴汤;腰以上浮肿,脉不虚者,甘草麻黄汤;腰以下浮肿,不喘,不心悸者,猪苓汤。
21.心动悸,辨证选用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人参汤,木防己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茯苓甘草汤,小柴胡加茯苓汤等;腹部动悸,辨证选用桂枝茯苓丸,柴胡加龙牡汤,小建中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颈脉动悸,辨证选用苓桂术甘汤,小柴胡加茯苓汤等。
22.葛根加桔梗石膏汤,小柴胡加石膏汤,甘草泻心汤,甘草汤,苦酒汤,通脉四逆汤,猪肤汤,三黄泻心汤,大黄牡丹汤俱治咽喉痛,然葛则脉浮紧、项背强、发热恶寒无汗;小柴则发热、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甘泻则心下痞满而烦乱;三泻则口苦,面赤,便难,心下痞;甘则不红肿;桃则少腹急结;苦则咽中生疮,不能言,言无声;通则下利清谷,手足厥冷,里寒外热;猪则下利,胸满,心烦。
23.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茵陈蒿汤,五苓散,小柴胡汤,桂枝加龙牡汤,大承气汤,桂茯丸,当芍散,大建中汤俱治眩晕,然小则呕吐、心下痞、有水音而动悸;泽则头沉重;苓桂味甘则头沉重而面色淡红,精神不振,多梦,多虑,多惊;真则心下悸,面寒,行走欲倒地;苓桂术甘则胸胁心下满,心下有痰饮,坐则轻,起立即剧;茵则心胸不安,不能食;五则脐下悸,吐涎沫;小柴则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桂茯则面红,下腹压痛充实;桃承则少腹急结,大便坚;大则腹满实;大建中则胸中寒;归芍散腹挛急,经痛;桂加龙牡遗精,脱发,汗出,心下动悸。
24.柴胡剂主颈项强;葛根剂主项背强;麻桂剂主头项强;桂加栝蒌根治太阳病证具备,脉反沉迟,身体强;大陷胸丸证项亦强,而结胸。
25.五苓散,猪苓汤,栝蒌瞿麦丸皆治口渴而小便不利,然五苓散证必兼或饮水即吐,或头痛,或脐下悸而癫眩,吐涎沫等一系列的水气上冲症状;猪苓汤证以小便淋痛,尿血等湿热阻塞下窍之候为多;至于瓜瞿为证,其人尺脉弱,腹部自觉或他觉恶寒;此为三方鉴别运用之要点。
26.吐血、衄血、便血,若手足烦热、虚劳、里急、悸,为小建中汤证;若心悸不安,面色赤,为三黄泻心汤证;若发热,恶寒,身疼痛,脉浮紧,为麻黄汤证;若手足厥冷,为柏叶汤证;少腹急结,为桃核承气汤证;若心中懊侬为栀子豉汤证;若左关脉弦者,为黄土汤证;若烦,不能眠,为黄连阿胶汤证;若脉腹虚弱无力,手足冷,心下痞满,胸痹,面色晦暗,为人参汤证。
27.桃核承气汤证之主证是少腹急结;大黄牡丹汤证之主证是少腹肿痞;大黄甘遂汤证之主证是少腹满如敦;抵当汤、丸证之主证是少腹硬满;桂枝茯苓丸证之主证是脐两侧,尤其是左侧有深在压痛,有时候可触到如索状物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