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创业:老四把前三打趴下,就用了这一招 | 开店笔记
一、关于开店的动力
2018年逢孩子出生两年,面临生活两大难题:
①想给孩子最好的,支出越来越大,生活接近入不敷出;
②父母年纪大,且时有小病小疾发生(我爸发现有重度听力损失);
③想在打拼之年,找到一个长期项目,作为事业
我是地产公司运营策划岗位,妻子是全职妈妈曾经也在职场打拼,小家庭略有存款,想在三线城市运营一个市场前景向上的行业,入局并为之而奋斗。
二、想法诞生
届时家父听力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当时偶然看到Dingxiang医生公号讲助听器问题,觉得父亲应该去试试体验一下,然后带他去某一线助听器品牌店体验,过程就不细说了。我们总结发现本地助听器形成了行业集中,市场占有率高的几个品牌都在一条街上,且这条街并不临任何医院,可能是前后自然形成的。这些门店都没有所谓的品牌专营,都是门头专营某品牌,实际内部都在卖各个品牌,经后来核实,发现其实助听器行业大多采用授权经销的模式,大鳄级并带资源的商户才敢做旗舰店/专营店,这里后面再说。
当时我有个雏形想法,就是这个行业是老龄化趋势红利行业,且技术门槛较高,但运营模式普遍太依赖线下铺货以及原始资源,当时我想入局的底层逻辑就是我要选好一个本地缺失的头部品牌,做旗舰店,跟厂家谈铺货条件轻投入,实行产品体验为先/产品以租代售,降低客户购买门槛,因为助听器客单价实在太高了。且我还有一张小王牌,就是我有本地医院职工朋友,可以牵线搭桥一些医院资源(你懂得)。
三、小船启动
随后我在和多家品牌筛选商谈后,敲定了一个国际头部品牌,厂方也答应了我的商业模式,以轻资产(年度合同金额小)支撑我的体验模式和以租代售模式。当然,厂家的支持背后我要承担的风险就是,体验7天无理由退换的品损赔付我要自己避免或者承担,以租代售的背后是我对厂家的分期付款兜底,压力还是蛮大的。
但市场和风险并存的情况下我无法计算具体的得失数字,因为我不是精算师,我没有上帝视角,我笃定给一个行业带来降维打击是我可以开辟的一个新赛道。
三、扬帆一年半
头一年,给我摸索的时间很少,当时笃定那个商业模式可能会破圈,就坚决的去执行。第一年店铺装修,设备,租金、器材、人员招聘培训几大基础板块再加上其他零碎费用,差不多花费了20W+。其实店铺硬件并没有突破这个市场,线下体验我只能打及格线,但我所带来的销售模式确实比较给力,我的品牌是全球NO.4反而在本地把前三强把趴下了,医院导出的客户、线上线下老带新从拉新量和转化率是一个月比一个月高,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竞品因为看到我这个模式比较给力,便纷纷效仿,但是苦于他们的厂方没有把相关支撑政策给你们支撑到位,所以他们的商务条件始终要差一些。但我知道自己被完全复制的那一天终将到来。
到了30+的这个年纪,我也就看得比较透了,任何商业模式都可能被复制,只是迟早的问题。所以核心竞争力只有靠自己不断的去摸索,我的摸索方式就是跨行业复制和消费心理学,后者不是高端的东西,它能更贴近写实角度去能读写客户购买过程,全盘揣摩客户对于医疗器械的强烈需求属性和高单价的抗性,两方面的博弈之中如何去引导客户,引导TA去购买产品是肯定的。
因为我们是做生意,但是高单价产品势必是中老年人最容易产生售后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说服自己先做好服务,购买的问题和资金问题对于这类产品绝不是短线回笼,因为体验的开端是老人自己付费,说不定TA用的好了,用的开心了,当真正要买的时候,就是子女孝顺变现的时候(TA的子女帮TA付了过程款和尾款)。这种情况我也确实遇到过,一年盘点下来至少有两成比例。
四、可惜停船了
2020年,疫情爆发,店铺正式运营21个月的时候,被迫闭店。
原因有二:
①实体店大规模被迫闭店,这个大家都知道
②客户无法触达体验,以及客户无法效验听力值(助听器需要定时维护验配,佩戴过程中患者听力会变化,需要调整),导致大批量退单
③厂家产品库存少,因为大部分是根据订单生产(订制款),所以我在消化最后一波在购客户的时候,已经没有供货端了,因为工厂也停了。
五、东山再起?
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打问号,因为我没有想过重回这个行业了,因为这个行业我前面提到的复制我的商业模式这件事情,比我想象的更快,因为疫情后时代,要反弹的某些趋势力,会比之前预料的更快,像弹簧一样。最终我不愿意说自己输给了疫情,因为这是大家都会遇到的共情,没有谁是幸免的,这就是商业社会,人人平等。
但是,咱们可以找清楚商业社会的顶层设计就是,找好赛道和运营模式,比选品牌和选地址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题思路,我不知道我的对不对,我只知道我终有一天也会回到另一条赛道,继续扬帆!
希望大家顺利书写自己的人生,谢谢大家!
老板的这经历很精彩,虽然因为疫情没错了,但是这次经历可以看出老板的功底和天赋,我相信老板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无论是不是做这个生意。
之前我们讨论过顶层设计的8家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运营模式,8件事情里如果哪3个最重要呢?产品,选址,运营模式。不像餐饮,很多生意的产品自己其实说不上话,没有自主性,能够多动脑筋的就是运营模式的创新了,老板创新点有两个:强体验---好不好,先用上再说;再一个,以租代售---降低门槛,普及大众,局面一下子打开了。
虽然不乏模仿者,但是这位老板的做法是源于顶层设计,一开始就想好了,各种策略相互加强,厂家和店家有协调性,有一致性,其他模仿者只能亦步亦趋,学得四不像。
希望老板早日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