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衰败之路》精读笔记
我是文大侠的第19篇文章 《通往衰败之路》精读笔记
乔纳森.奥尔德雷德,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经济系主任。他长期从事经济学心理基础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这些理论怎样塑造了现代生活。
关于本书
经济学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把人类引向了腐化堕落,经济学给现代社会颁发了一张“作恶许可证”。
核心内容
1、哈耶克和他的朝圣山学社,让我们相信“市场至上”,社会唯有依靠人的自私本能,通过两不相欠的市场交易,才能有效运转;
2、博弈论让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任何无条件的信任、合作以及利他精神,都是一种非理性;
3、法律经济学把经济学中的效率引入法律,改变了我们关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解;
4、“经济学帝国主义”和激励理论,改变了我们对于人自身的看法,认为人本质上是一种非理性的、缺乏自控能力的生物,只会对金钱刺激做出条件反射。
前言
首先声明,这本书仅仅是作者奥尔德雷德的一家之言,并不是公认的定论,它的价值在于启发我们对于经济学这门学问的思考。
我们知道,人是复杂的动物:有时候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有时候又无私奉献、慷慨仁慈;有时候深谋远虑、反复权衡,有时候又仅凭激情、理想和直觉来行动;既有物质上的享乐欲望,又有精神上的道德追求。正是因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所以,在经济学出现之前,“理性”是一个有着丰富维度的概念。
但是,经济学不一样。对于“理性”,经济学给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定义,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凡是符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是理性的,否则就是不理性的。换句话说,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把“理性”直接等于“自私”。在本书作者看来,经济学的这个假设,把丰富的、多元的人类行为,坍缩成“自私”这一个维度,这是对人性的极大误解。
作者认为,这就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随着经济学思维统治世界,“经济人”假设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人们越来越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成了唯一理性的、值得赞许的行为,而把坚守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统统归为“非理性”,是愚昧落后的行为。所以作者说,经济学在不知不觉中,把人类引向了腐化堕落,经济学给现代社会颁发了一张“作恶许可证”。
第一部分
经济学是被多股流派所影响的,包括: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冯.诺依曼和约翰.纳什为代表的博弈论、以科斯和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学派以及行为经济学理论等等。
人们误解了亚当.斯密提出的“人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他关注个人利益,是要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为此,亚当.斯密还专门出版过《道德情操论》,专门讨论伦理道德。
现代经济学家故意忽略了亚当.斯密对道德的思考,而把他的观点简化成一种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是对亚当.斯密的严重误读。这种误读,是以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和冯.诺依曼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为代表。
哈耶克的野心是要求建立市场对人类社会统治权。他强调,人类所有的动机都是经济动机,经济和市场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非经济动机,在人类生活中则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哈耶克的追随者丹尼斯.罗伯逊对“经济学家最节约什么?”,给出的答案是“爱”。这里的“爱”,其实是泛指一切非经济动机,比如善良、团结、慷慨、奉献等利他性的美德。这些美德是人类社会的稀缺资源,不要随便乱用,必须小心翼翼地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人类社会的日常运转,要尽可能地依赖人的自私本能,靠市场交易来达成。
他的这个观点,还获得了经济学诺奖得主肯尼斯.阿罗、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的支持。
可作者指出,人类的利他主义并不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而更像是肌肉组织越练越强,而不练就会萎缩。经济学家打着“节约爱”的旗号,反而消灭了“爱”。
哈耶克成为经济学派的领袖后,组织成立了“朝圣山学社”,它里面的成员包括:弗里德曼、斯蒂格勒、科斯、布坎南、贝克尔等一大帮经济学诺奖得主。它的任务就是“不应该过多地关注眼前的实际问题,而应该关注那些必须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信仰”。哈耶克的根本目标,是要改变人们的常识,在经济生活中去道德化,而对市场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宗教的信仰。
本书作者认为,现代经济学对人类理性的狭隘看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帮人塑造的。到了1970年代,朝圣山学社的思想逐渐被视为一种“正统”和“常识”,并直接促成了英美两国在1980年代的经济政策转向。
第二部分
1944年,又发生了一件经济学上的大事,冯.诺依曼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他想要通过博弈论,把经济学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开篇就指出,博弈论对经济学的影响,就像“牛顿发现重力”对物理学的影响一样大。
他的学生纳什又补充了这个模型的不足,并提出新的博弈论,他们两个一起把博弈论这门纯数学的冷门理论,变成了一个热门的经济学分支,并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让经济学第一次可以用极其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从而使经济学更像一门科学了;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它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理性互动关系,就是“不信任”。
他们认为,人类唯一的理性互动方式,就是彼此不信任,所有的博弈策略都是基于这个假设来展开的。虽然,后来还发展出来了长期重复博弈,认为人们会为了长远利益而选择暂时合作,但是,这时候的合作并不是基于无条件的信任,而是赤裸裸的利益。
作者说,从实际应用上看,博弈论没办法解释现实生活,因为平庸的、真实的人类,不会在决策中时时刻刻精于计算,所以,总是让博弈论的预测失效,它与人类真实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另一方面,博弈论又极大地改变了我们,重新定义了人类理性。在博弈论强大的逻辑下,任何无条件的信任、合作以及利他精神,都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被排除在博弈论的严肃思考之外。
第三部分
改变现代社会常识的第三个重要人物叫做罗纳德.科斯。他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比如寻找交易方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达成交易后事后监督的成本等等。而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内部管理来替代市场交易。
如果市场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有利益冲突的双方可以通过私下达成交易,来达成资源的最优配置,不需要政府插手。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去判决所谓的社会公正,而是充分动用市场交易手段找出成本最低的解决争端的方法,让全体公民的财富实现最大化。
科斯说服芝加哥经济学派后,他们开始大力推广科斯理论。科斯理论的定义是:不管法律如何分配权利,只要交易各方能够自由地讨价还价,最后达成的交易结果一定是社会效率最大化的。但是,忽略了“交易成本为零”的重要假设前提。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所以,“科斯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成立的。
即使是这样,“科斯定理”流传开来,被联邦上诉法院的大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发扬光大。他作为法律专家,重新定义了“公正”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就是公正。所谓的公平和正义,只是一种感性表达,并没有客观标准,而社会财富最大化是纯粹客观的,它比人的主观判断更科学、更公正。
科斯和波斯纳共同开创了“法律经济学”分支,把经济学中的效率思维引入了法律,并永久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关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解。
第四部分
这本批判经济学改造社会常识的浩大工程,最后一步由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行为经济学派共同完成。
加里.贝克尔认为,经济学远远不止研究经济或者社会等宏观领域,而是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话语权,大到找什么工作、要不要创业、和谁结婚、生不生二胎;小到日常的衣食住行、兴趣爱好,可以全部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做决策。他甚至还提出了著名的“婚姻公式”,通过成本---收益原则来计算你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该离婚。人类的所有动机,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成经济动机来考量。这种经济学向人类生活全面渗透的趋势,被形象地称为“经济不帝国主义”。
经济学的另一派---行为经济学认为,真实的人类并不会像“经济人”那样做事情,不会仔细去权衡利弊,而是经常被经验、直觉、冲动和惯性所驱使。当理论和现实不相符时,经济学家并不认为是他们对人类“理性”的定义错了,而是反过来证明了,普通人本身就是“非理性的”,需要具备理性思维的经济学家的激励和“助推”,才能做出正确的、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选择。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就明确指出:经济学本质上就是研究激励措施,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人们抗议说,如果一切事情都要以金钱来推动,那不就意味着,金钱可以超越道德、规范、品性、人格等等,成为主宰人的行为的根本力量,那人的尊严何在?我们又从什么意义上说,人是自由的?
结语
人是会自我实现的动物,如果你偏信某些经济学的理论,并按照经济学的教条来刻板行事,那么,你就真的有可能变成这样的人。这本书就是给我们发出一个警告:如果放任经济学思维入侵原本属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领域,让经济学的算计替代了人类复杂而多元的思考,那么,人类的堕落就是不可避免的。
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说过: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用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
需要听得到《通往衰败之路》完整音频,私信我,发你链接。
欢迎来撩,注明来意:
【私人微信】newzyb
【公众号】我是文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