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启动全球首个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持续用科技拉近人与自然
百万奖金!珍·古道尔、吕植、奚志农等全球专家齐聚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
自然影像界“奥斯卡”再度启动。
2021年4月22日,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启动“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记录自然生态和野生生物的优秀影像作品,并正式开通年赛官方网站(www.wonderoflife.cn)进行作品征集。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是由2020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和视频年赛升级而成,设置自然绘画、摄影、视频三大赛事单元,增加线下巡展、影像训练营等互动环节,并将在年底举办颁奖典礼。本次年赛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与独家战略合作平台哔哩哔哩、影像技术合作伙伴高通骁龙、公益战略合作伙伴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创造顶级内容生态。
【全球顶尖评委阵容,三大单元打造生态保护经典IP】
升级后的“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仍将延续“生命的力量”主题,于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开放自然绘画与摄影两个年赛单元的征集入口。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年赛官网和哔哩哔哩将上线视频单元的作品征集专题页。
野生生物影像作品,是一门创造性艺术。中国国家地理邀请了全球14位自然领域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及特邀评委,包含年赛荣誉科学顾问、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博士、《指环王》特效艺术大师、五项奥斯卡奖项得主理查德·泰勒、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师曾孝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吕植等,他们将评选出一系列年赛奖项中的优秀作品。
“探索自然好故事,看见生命的力量”是本次年赛的主旨。中国国家地理将在5月至12月期间,把线上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带到线下,举办2场公益特展与8场公益巡展,让更多普通人也能置身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像体验中,部分特邀评委也将成为影像训练营的兴趣导师。
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野生生物保护领域的NGO,正努力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打造成为国内外生态保护的经典IP赛事。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教授表示:“看见是改变的开始,影像记录是自然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此次再次携手中国国家地理,共同打造公益IP价值的背后,是我们的社会责任热情,我们希望大家能敬畏自然,永续发展。”
【关注中国国家公园,深入荒野记录珍稀生物】
“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重点关注“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生态,对自然绘画、摄影、视频三个单元进行“自然栖息地奖”、“中国国家公园特别奖”等奖项设置。
2017年,国务院对外公布10处国家公园试点名单。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价值及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最高的地区,是最具战略地位的国家生态安全高地。据悉,今年中国将正式公布首批中国国家公园名单。
作为“优质内容+领先科技”融合发展的践行者,中国国家地理派出多支专业拍摄团队深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等自然秘境,使用搭载高通骁龙移动影像技术的5G手机,拍摄出一系列中国野生生物高清视频短片,记录下兔狲、滇金丝猴、坡鹿、大熊猫等珍稀野生生物的灵动瞬间。
(2020年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作品,朱兴超《蹬鼻子上脸》)
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中国国家地理力求通过高质量影像内容,把为追求视觉效果而采取的轰赶、踩踏、近距离守候等行为,替换成运用尖端科技的帮助,还原生物世界真实样貌,加深人们对野生生物保护的认知。
【百万奖金池,5G、8K、27亿像素处理技术支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先生曾表示,人与自然休戚与共,要用科技传递生命的力量,让更多人能够轻松记录、呈现和分享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同时推动野生生物的保护。
高通骁龙作为此次年赛的影像技术合作伙伴,为参赛者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如8K视频拍摄、960FPS不限时高清慢动作视频拍摄、27亿像素的秒级处理速度,一部5G手机也能在色彩、对比度和画面细节等方面显著提升。此次年赛摄影单元和视频单元也特设“高通骁龙特别奖”。
(2020年年赛盛典现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发布年赛全新规划)
2021年升级后的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总奖金额高达161.75万元,相较去年奖金增加近22万元,增设自然绘画单元5个组别52个获奖名额,其中年度最佳自然艺术家奖设置最高2万元奖金,以期待全世界更多野生生物影像爱好者参与赛事。
中国国家地理(CNG)创刊71年来,持续报道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内容,出版过数以百计的自然类图书。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传媒,中国国家地理有责任用更广泛的活动与传播呼吁更多人关注、尊重、保护野生生物。
年赛出品人、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总经理陈沂欢表示,希望通过年赛推动野生生物保护的科技化、专业化、常态化,让更多年轻人学会用影像保护自然,“哔哩哔哩作为参赛作品征集和展示的独家战略合作平台,可以让年赛作品触达更多圈层的年轻人,让更多人成为自然影像记录的推动者、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