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南联大哲学课》里,让我们一同去领略中国哲学思想的巅峰

1937年,平津沦陷,北京、清华和南开大学三所大学临时决定合并,重开一所大学。

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炮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了云南,暂时驻扎在此,这所临时的大学正式被命名为“西南联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出现,就如茫野中的星星之火,照耀着一代中国人的心。

尽管它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时间,但是西南联大却培育出了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得主,还有一百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院长。

可见,当时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西南联大中。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他们也在激励着一代人往前奔走。

虽然那时的办学条件很艰苦,物资极度匮乏,可是老师和学生们以饱满的精神,坚毅的品格克服着困难,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前进。

那时,许许多多的文化学者们照亮了学子们探索知识的道路。比如闻一多,冯友兰,朱自清等等,他们都为西南联大的学术建设,乃至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大师们的故事也只能记载在史册里,但是大师们的精神却能够通过文字保留下来。

比如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便是大师们思想精髓的凝聚之作。

《西南联大哲学课》

书中聚集了多位哲学大师对于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思考,从先秦哲学到宋明理学,乃至清朝的哲学发展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通过这本书,你能够对中国哲学思想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希望这些伟人们的思想,能够启迪你的人生,帮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里,我们挑些重点,简单来说一说各个学派的思想。

一、儒家之说

儒家的奠定人是孔子,都说孔子是圣人,其实这个名头是后人给他的。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培养人才去当官的。

但是,孔子也有伟大的地方,因为他是第一个大规模办私学把贵族的这文化知识教授给平民阶层的人。在此之前,有文化的人要么是当官的,每天办公务。要么就是平民阶层,每天忙着干活,学这些贵族文化也没什么用。

他开创了先河,并发扬光大了中国的“士”这个阶层,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了公务员这个阶层,专门为国家社会人民,或者说当时的君王服务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

“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个人性情的自由,要做个真性情的人,要忠于自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忠”。

“巧言令色,鲜矣仁”。

另一方面孔子尊崇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是说人在社会中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那么在当时的社会来说,这套社会规范标准就是礼乐制度。所以,孔子才会反复提及礼乐的重要性。用另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恕”。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一个人不但注重个人品行的修养,也能遵循一定的道德规则,这样他才可以接近一个完美的人,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仁”。

孔子的“仁”之道,以及“忠”“恕”的概念多局限在个人修养的方面,儒家后来的继承人孟子在此基础上将其扩展到政治和社会哲学之上。

由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仁之心。”

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中都有善良真诚的一面,我们应该把它发扬,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然你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的思想其实有点唯心主义的意思,他把这个人给它理想化了。

于是荀子出现了,他可能觉得孟子的“性善论”比较片面,他要把人拉回现实。

他觉得这个人性本来就没有善恶之分,或者说可能有善,也可能有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所谓的善是人定出来的标准,不是自然存在的,人就是那个人,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但是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很聪明,能够学习,所以我们学习好的方面,那么每个人都能变好。

“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虽然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些区别,但是他们都是从孔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人性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吸取各家之长。

二、道家之说

首先,冯友兰先生在《《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一文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老聃和李耳是两个人。

因为从《老子》一书的成书时间来说,他应该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它是“经”体,“经”体流行的时间大致就是战国。

另外,在《史记》中司马迁对李耳这个人物的历史描写得非常详细,那么《老子》这本书很有可能是他写的,当然也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很多人合作而成。

那么老聃又是谁呢?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记载了孔子见老聃的事,就是说可能也有个人叫老聃。

从孔子时期到战国后期,已经过去了上百年,这位《老子》的作者按道理不可能活这么长的时间。

因此,冯友兰先生猜测,老聃是位得道高深的隐者,而李耳可能是他门下的后人,他自己也比较低调,于是用了老聃的名来注《老子》这本书。

不过呢,因为关于他们的资料太少了,老子的真实身份也只能是猜测。

那么老子到底讲什么呢?

老子学说的核心在“道”和“德”。

"道”指的是万物自然生发的总原则,因为那个时候科学条件是有限的,对于自然的很多问题当时的人们也不能够搞明白,可是他们看到了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只能用“道”来表示。

还有“德”,它表示的是事物之所以成为某一事物的原因。比如同样的种子种到地里,有的长成大树,有的只能变成一株草,就是因为它本身的机理是不同的。

接着,作者要说明的是因为这个“道”的作用,所以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道常无名”

但是变化是有规律,而且如果把自然的变化运用到人的社会中,你会发现它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所以《老子》他在某些意义上是一部处世的哲学。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和“德”的概念,但是他所讲的内容与老子是不同的,他反而是出世的。

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人想要获得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就要超脱一切。万物是平等的,相通的,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大家都一样。我们应该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特征,那么才会更加自在。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

所以其实庄子的思想有点自成一派的意思,而且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学。

虽然,儒家和道家讲得好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人在认知世界时所理解的不同面。因此,后人在汲取两者思想的同时,就在尽可能地融合他们的理念,从而能够被社会所运用。

三、魏晋玄学的发展渊源

魏晋玄学的代表最主要的是这几个人物,一个是王弼,他注解了《老子》、《周易》。或许他注解的《老子》更有名气,但是,他注解的《周易》更绝伦,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融合儒道,并对性道之学有更深刻的发挥。

王弼其实继承的是荆州一派的“易”学之风。

因为当时处于汉代的末期,中原大乱,唯有荆州一带比较太平,正因为如此,学术思想潮流得以生发。而那时的人们呢,延续了汉代的哲学思想,对人生宇宙之类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有很多人学习《周易》。比如像西汉的文学家杨子云,就曾写过《周易》的2.0版本《太玄》,影响也甚广。

王弼这个人呢,本身天资聪慧,饱读圣贤书,加上他是王粲的侄孙,王粲与刘表关系甚密,受到重用,所以王弼哲学思想的形成肯定与家族的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

王氏形上学的思想主要在以无为本,人生之学就在于返璞归真。

“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

我是这样理解的,我用大白话来说,当然有可能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就是比方说每个人哪都是从“无”开始的,你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你接受了教育,文化,走上社会,然后逐渐成为了某一种人,比如一个学者,一个医生等等。当你成为某一种人的时候,你也在失去你自己。因为很多时候,别人会把我们认为是某某专家,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某某专家,那么长此以往,你可能会看不清楚你自己。

所以说你才要抛掉外在的这些标签,回到“无”的状态,重新做回你自己,这样你才不会受外界影响,并一直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

这只是王弼思想的主要一面,碍于篇幅,其他就不详细说了。

接下来,还有另外两位人物是向秀、郭庄,他们注解的《庄子》,影响也很深远。

他们在《庄子注》中想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魏晋时期所谓的“贵名教”“崇自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内圣外王”之道也是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最理想的政治状态。

一个“圣人”他有理想的人格,同时修养身性,治理天下,他才是我们想象中的完美的人。

但是,在向秀、郭庄所著的《庄子》中,这个理想的圣人却不是庄子。

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这跟历史文化有关,因为汉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的地位就提高了。

另一方面,庄子虽然在书中叨叨了很多,可他是个隐者,没有政绩,而孔子他曾经是个政客,他是当过官,做过实事的,所以,他们认为,孔子更有说服性。

其实,王弼也好,向秀、郭庄也好,他们在注解的过程中就是在调和儒道之间的关系,发扬好的一面,避开消极的一面,从而能够被当时的社会和人们所运用。

那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整个中国哲学思潮的框架已经比较完善了,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虽然后来宋明理学也是有所推进和发展的,但是总体而言,它是有所衰落的,甚至有些方面对社会是有负面影响的。

四、宋明理学的义理之风

自周到汉唐以来,社会所呈现的一直是文武合一的文化,但是宋以后,这种文化分裂了,变成了重武轻文,所以,它导致了当时社会的某些平衡开始失调了。

但是,这不完全是哲学家们的原因,贺麟先生认为这是宋朝在开国时本身政策失误所埋藏的弊端,这并不完全是哲学家们导致的。

再者,那时的哲学家,他们只是教教书,写写文,很多人被政治体系是排挤的,他们没有实权,所以对社会的影响是有限的。

宋明理学的代表就是程朱陆王之学。包括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宋儒哲学才是对中国近几百年来影响最大的,包括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等方面。

因为宋儒对中国人的影响不仅是礼教上的,也是教育上的。

比如,在那时,如果你写了违背程朱思想文化的文章等,你不仅会受到许多所谓礼教人士的谴责,你还会失去科举的机会。所以,大伙不会冒着自己人生机会的风险,去做这个事。

还有,在教育上,朱子注的四书五经是国家公认的教材,就是科举考试,也是按这个标准来考的。

朱子还撰写了很多教材,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在全国通行,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想象影响之大了。

当然,宋儒之学传播甚广,一定是有它文化的根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风貌。

可是,它也有不太健康的成分。

比如,程颐说过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的本意并没有太大问题,就是说我们要保持自我的气节,假如真的碰到生死的问题,也不能丢弃自己的气节。

但到了社会上,它就被人误读了,比如很多人就认为妇女失去丈夫以后再嫁就是失节的表现,不符合礼教。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礼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禁锢了人们的思维,而这些哲学们说的话就被人误用了,加固了这些思维的束缚。

贺麟先生就认为,

“我觉得孔孟的生活态度淳厚朴茂,有栖遑救世之热忱,程朱的生活态度严酷冷峻,山林道气很重,两相比较,前者要康健而近于人情多了。又觉得先秦、汉、唐似都有春夏温厚之气。而宋儒的态度便带有秋冬肃杀之气。”

从秦汉到宋明,以及清,中国的哲学呢就好像走过了一个轮回,最宝贵,最璀璨的东西,都存留在里面了,到最后,它好像又走向了衰落。

不过,这个衰落不是说它不好了,而是我觉得是它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便是中国哲学思想演变的大致脉络,因为一篇文章不可能全部讲清楚,所以只能挑一些重点讲一讲了。

《西南联大哲学课》这本书比较厚重,知识内涵非常丰富,如果真的要阅读的话,必须得花一定的时间和功夫。

当然了,书中所摘录的内容都是很多学者专家的精华部分,他们在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演变的过程中肯定看了很多书,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把比较完善的思考结果呈现给我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窥探其中的一二,也足够我们提升自己的格局,开拓自身的眼界,形成更系统化的思维模式。

读书虽苦也孤独,但真正喜欢的朋友一定痛并快乐着,相信我们都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获得精神的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