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一名 85 岁高龄的老奶奶,输液第五天时整个右手手背已全部淤青,左手手背也有不同程度淤青(其中有两次穿刺失败)。询问患者家属是否按护士教的方法按压针眼,家属也很委屈的表示:每次都是按压超过 5 分钟了,也没揉,可就是成这样了,不管在哪打针,都是这样,不要紧的。查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皮下淤血这种情况?1、生理原因:老年人静脉细小、表浅、弹性差、充盈度欠佳、血管较硬而脆、活动度大、穿刺时易滑动,易穿刺失败,造成皮下淤血。2、输液肢体上段衣服过紧:压迫血管,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大,血液从针眼处溢出形成下淤血。3、输液过程中机械牵拉:使针头脱出,血液溢出造成皮下淤血。4、拔针后肢体用力过猛:使血管内血液压力增大,再次冲开刚闭合的针眼形成皮下淤血。5.1 按压时间不足:许多患者按压的时间只有不足 3 分钟。正常人出血时间为 3 分钟,凝血时间为 5 分钟,所以按压的时间与针眼出血引起皮下淤青有直接的关系。5.2 按压部位偏差:通常拔针时由护士按压再转交给患者或家属 , 交接瞬间易出现按压部位偏差。老年人视力听力下降, 思维反应慢, 交接时即使减慢速度老人按压也已出现偏差 。5.3 按压面积不够:有些老人会用指尖或手指侧面按压, 按压面积小。皮肤与血管穿刺针眼, 有一点距离, 但患者看不到血管针眼, 只按压了皮肤针眼, 导致了皮下淤青。5.4 按压力度不合适:按压过轻起不到对抗出血的作用, 按压太重又会对血管及皮下组织损伤,同样会造成淤青。5.5 按压方法不对:有些患者会误认为按揉血管会促进愈合, 有些患者会按一会抬起手看一下,没有起到持续按压的作用,都会导致皮下淤青。6、患者不够重视:没有完全按照护士的叮嘱 , 以为按压不出血后就可以了。7、凝血功能异常:极少数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下淤血。1、提升护士自身穿刺技术和心理素质,规范操作,争取一针穿刺成功。有研究表明 5.5 号头皮针比 7 号头皮针穿刺周围皮肤淤血少。这是因为 5.5 号头皮针由于内径小, 进针长度短, 对血管壁损伤小, 红细胞及血浆成份渗出也减少, 血管周围瘀血也就减少。而且由于针眼小, 更易愈合, 有利于血管的保护, 提高了血管的再次使用率和使用寿命。针尖斜面向左倾斜约 30°~45°角,使针尖斜面左侧刺入皮肤的同时直接侧身进入血管,达到针尖斜面右侧未切割皮肤。减少了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导致穿刺切口小,患者的淤血率和外渗率下降,切口更易愈合。输液完毕不关闭输液开关, 撕除胶布, 右手快速反折距头皮针 1 cm 处软管, 同时快速拔出针头。即在拔针前, 让病人不输液的手拇指放在针头上方的输液贴上, 不用力。护士的左手拇指轻压于病人的拇指上, 右手拔针, 拔出针的同时左手拇指加压于病人拇指上。
即拔针时用食指, 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横向按压。按压时将针眼上、下 1 cm~3 cm 全部按压住。
「大鱼际肌按压法」即用手掌的大鱼际肌按压穿刺部位,因其受力面积大,按压力度均匀,不需要严格掌握穿刺点的位置 , 就可以同时按压到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从而减轻淤血发生。
按压时间应至少≥5 min,才能有效止血。
凝血功能差者需按压>8 min,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需要超过 9 min。
静脉输液即将滴注完毕时,嘱病人抬高输液肢体 30-40 cm。可减少肢体远端浅静脉压力,血管相对充盈不足,血流减少,血管内压力降低,血液不易渗出到皮下,减少了皮下淤血。加强宣教,告知皮下淤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增加穿刺难度,增加患者痛苦。拔针时再次强调,教会患者正确按压,确保按压方法、面积正确,按压时间足够,减少淤血发生。在我国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带病存活期延长,静脉输液更是治病保健的常用方式之一。保护好患者血管,减少皮下淤血发生,延长患者血管使用寿命,是我们每个护士的职责和义务。
[1] 苏敏, 孙瑜.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致皮下淤血率的护理研究进展 [J]. 新疆中医药,2015,33(03):75-77.
[2] 孙兰飞. 两种型号头皮针用于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效果比效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05):391-393
[3] 汤娟, 温莹浩, 刘爱莲, 陈静. 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1):71-73.
[4] 王爱琴, 丛林.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预防皮下淤青分析和对策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133
[5] 杨秀芳, 张莉, 徐丹丹, 欣翠玲, 彭南海.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16-117+119